1、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2、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5、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9、与其轻人,不如重我。
10、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11、谈泊明志,宁静致远。
12、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1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5、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16、井底之蛙,所见太小。
1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18、勤学苦练,永争上游。
19、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2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2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23、东隅已逝,桑隅非晚。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6、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27、竹贵有节,人贵有志。
28、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29、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30、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31、默默无言,冉冉上升。
32、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33、力求有功,方能无过。
34、学海无涯,心存高远。
35、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3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8、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9、时光如水,总是无言。
40、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41、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4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4、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4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46、理想是世界的主宰。
4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8、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49、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50、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攻篇》
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释义:天性聪敏的人大多不爱学习,地位高的人又多以下问为耻。因此谥法中将”勤学好问“谥为文,这大概就是人们的困难之处吧。孔圉能够谥为文,也就是因为这样而已。)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某一年,临近黄河岸畔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黄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然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
老农的儿子听了不以为然说:偌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拉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里的水猛涨起来,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渗透出来,继而喷射,终于堤决人淹。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意在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 不怕路远,就怕志短。
2. 千日造船,一日过江。
3.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4. 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