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3-7岁时,父母的教育应该注意什么?

2024年11月17日 17:54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原因原来在这里,父母应该注意

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有些家长认为这句话纯属于“封建迷信”的思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小洁家的女儿在四岁的时候就是个“暴脾气”的孩子。虽然平时的待人接物都很有礼貌,但是如果有人和她开玩笑就会就会引起她心中的“炸点”。一次小洁邀请几个朋友到她家里吃饭,其中就有我们一家,在吃完饭小洁的女儿和另一个孩子在沙发上玩拼图,两个孩子拼到最后就发现拼图少了两块,两个孩子在屋子里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这时小洁的女儿就有些不耐烦了,跑过来问我们看到拼图了吗,而一旁的一个叔叔对看到后,对小洁的女儿说:“我看到拼图了,你谢谢我,叔叔就给你。”果真,小洁的女儿礼貌地谢了谢那位叔叔,但叔叔却说:“我家也有这样的拼图,可是也缺了一块,你送给我吧。”但是这位叔叔调皮的话却把小洁的女儿惹怒了,扭头就走了还用力地摔了一下门。


孩子的这一举动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尤其是那位叔叔,他尴尬地说:“我就是想逗逗孩子,没想到小姑娘脾气这么厉害。”现在小洁的女儿已经到上小学的年龄,小洁经常向我说:自己家的孩子虽然没有小时候脾气那么火爆了,但是现在却经常因为一点小事生气,如果和别人发生矛盾了,对方还没有怎么样,却把自己气得哇哇大哭。

其实这与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是老一辈人生经验的总结。因为一个孩子在三岁时养成的习惯与性格,是延续了孩子的整个童年的,而一个孩子到七岁形成的习惯,其实可以影响孩子一辈子。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原因: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在三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长大后的一些基本素质,三岁之前模式期的教育就好比给建造高楼大厦奠基,基础的偏正,兼顾与否直接关系建筑的质量与安全,这个时期婴幼儿与生俱来的语音识别能力、视觉识别能、记忆力极强,导致孩子们在此时接受事物的能力极其特殊,孩子们会把对事物的印象,原封不动地做了一个“模式”然后再把这个“模式”放在大脑里,这时孩子的大脑还处于懵懂状态,对所观察到的事物便会“照单全收”。

而3-7岁又称为孩子的学前期,“七岁看老”是指孩子的个性在此时也开始形成,而孩子此时形成的个性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因此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此时的品格、个性,如果发现孩子在此时有什么不妥帖的地方一定要及时纠正,不能觉孩子还小就对孩子的一些错误忽视不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父母给孩子营造一个幸福的童年生活,而且父母更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使孩子形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因此,如果孩子在3-7岁出现一些坏习惯,父母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

李玫瑾教授曾就七岁之前孩子的管教提出过这样两方面的建议:

1、三岁之前有恩于孩子

孩子在一岁之前,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父母可以通过怀抱,温柔的语气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当孩子在2-3岁左右,正是孩子的基础的自理能力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时孩子的开始学习爬以及独立完成大小便等;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积极地配合孩子完成一些事情,不让孩子在学习这些的过程中出现危险;这是就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爱心与耐心

尤其在孩子刚刚学习独立大小便时,父母不要因为孩子把衣物弄脏了就对孩子大吼大叫,因为这样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紧张与焦虑,甚至使还在产生对父母的疏离感,因此孩子在三岁之前父母要有恩于他。

2、3-6岁立威于孩子

在3-6阶段孩子的各种意识开始逐渐形成,而孩子此时的哭闹可能不是因为身体上的痛苦与不适而哭闹,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威胁”的哭闹。因此父母在此时就要教导孩子,这样的哭闹是不正确的、不可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孩子进行无理的哭闹或者提出无理的要求时,父母给孩子建立起明确的规矩,让孩子在合理的范围内健康成长。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只有让孩子在七岁之前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习惯,品德修养才有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发展。

网友(2):

第1点注意对孩子的这种思想上的教育,让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2点教会孩子为人处事,让孩子很懂礼貌,这样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网友(3):

家长的教育一定要着重能力和性格的培养,不用紧张学习成绩好坏,这段期间只有注重前两者才能让孩子以后学会自立自强,健康成长。

网友(4):

要注意孩子的学习模仿能力。
这时候孩子已经具有学习模仿能力了,所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把错误的举动和不好的语言传递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