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克拉通东北缘

2024年11月19日 06:14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扬子克拉通系经晚前寒武纪晋宁运动固结而成的陆块。基底由两套变质岩群组成,一套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杂岩,以川西康定群和鄂西崆岭群为代表,主要为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变质岩系;另一套为以昆阳群及四堡群、板溪群为代表的中、新元古代浅变质沉积岩及火山沉积岩系,有四堡期、晋宁期花岗岩类贯入。

盖层包括两套岩系:新元古界上部—古生界为稳定类型沉积,以海相地层为主夹陆相沉积,晚二叠世分布有大面积玄武岩;中新生界主要为内陆盆地及断陷盆地型沉积,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可有含煤岩系,中侏罗统—白垩系多红色岩系,新生代早期可形成含膏盐沉积。在陆块边缘分布有古生代及中新生代以中酸性为主的侵入岩。

研究区及编图范围所涉及扬子克拉通的东北缘地区,位于苏北-南黄海盆地的西侧。大别-苏鲁造山带东南,与江南隆起带之间的下扬子及苏北地区,为一个重要的凹陷带沉积区,在晋宁运动(800Ma左右)形成的统一基底上,发育有完整的震旦纪—早中三叠世以海相为主的稳定型完整地层系统,其中南京附近宁镇山脉,可作为这一时期“下扬子型”地层剖面的代表。

印支期是上述下扬子凹陷带重要的形变期与转折期。自晚三叠世起(大致相当印支运动中的淮阳造山幕),扬子克拉通向北俯冲,上述沉积盖层系统剥离缩短,形成一系列轴面倾向NW的褶皱构造及同一倾向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断裂系统。而且自中、晚三叠世转变为陆相环境,侏罗纪则形成类磨拉石建造,并形成侏罗—白垩纪的钙碱性火山岩系。至新生代初转变为裂陷带,形成巨厚的近源陆相碎屑岩系。因而有些研究者将这一地区称为扬子克拉通北缘前陆褶断带,笔者则将其视为扬子克拉通东北缘印支—燕山期的陆内造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