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比天人感应的程度更深。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
天人感应把天和人看成两个独立而不想干涉的客体,他们作为人类生存的两大基本要素,虽然能够互相感应,但是互不干涉。
天人合一注重的是天和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他比天人感应的程度更深。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儒学的最高境界,成为一种终极关怀。
拓展资料: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庄子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参考资料:天人感应_百度百科
天人合一_百度百科
主要区别是:“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人合一”指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
一、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是一种理论学说,用来解释人和自然、宇宙的关系,是由阴阳五行学说发展和改造而成。
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本来于天地万物为一体,相互溶入生息,只因识神分别之故、渐脱离自然。“天人感应”把天和人看成两个独立而不想干涉的客体,他们作为人类生存的两大基本要素,虽然能够互相感应,但是互不干涉。
二、天人合一:
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矛盾对立统一体,在万物诸矛盾中,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层级矛盾!而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又全在这天人合一的四大矛盾运动之中!
拓展内容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感应——百度百科
天人合一——百度百科
二者的区别在于:天人感应,代表的是早期儒家所倡导的谶纬神学;天人合一,代表的是早期道教所提倡的宇宙哲学。其在所追求的终极命题上有着本质差别。但天人感应深受天人合一的影响
①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儒教神学术语。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
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
明宋濂《序》:“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
②“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庄子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③相比起“天人感应”的思想,“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家之思想,更是万物的对生存状态的表述。其二者于不同处的比较,恰恰印和了儒道两家秉持的不同世界观。中国历史上,儒道思想以阴阳之态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的基石。虽然源头和主张不尽相同,但经过历史的演变后,“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两种思想逐渐相互吸收,在百姓的信仰中已经无太多二致,这大概也正是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兼收并蓄之包容性的典型表现之一。大儒程颢的“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的观点,便是对“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两种思想的最好总结。
拓展资料:
①“天人感应”一词源出于《尚书·洪范》,其写道:“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意思是说,当朝君主的施政态度如何,会影响到大自然的气候变化,认为人的行动其实是与天象有关联的。
孔子在作《春秋》的时候,也曾经提出“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的疑问,并规劝国君要“正刑与德,以事上天。”由此可见,早在先秦时期,天就已经被人们供奉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具备根据人类行为的善恶而做出征兆的主动性。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便是这一观点的集中体现,而孔子强调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则直接奠定了人类在苍天面前的无能为力。
② 作为“天人感应”论的集大成者,董仲舒在进谏汉武帝的时候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其观点基本上继承了先秦时期的“灾异说”,同时董仲舒还充分发挥了阴阳五行学说的生成论,认为天地与人类自身的祸福、社会秩序的制定都是按照五行的生克来运转生存的。当万物合于五行,则生生不息而万物昌;若万物背离于五行,则天降灾异、社会失序、万物皆祸。
董仲舒还认为,构成天地万物与人类自我的基本物质是相通的,他秉持“气化论”,主张人之气若能够调和顺适,天地之气因感而必然化现祥瑞。相反,人之气如果邪乱乖谬,当此气与天地之气相混淆时,就会使得灾象丛生。“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乖,志癖而气逆,则天地之化伤,气生灾害起”,这是“天人感应”论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观念,在世界很多高级宗教中都有这类观念,并且有详细系统的修行方法。儒、道、释三家均有阐述。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孔子,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
道家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儒家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当代思想
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能够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能够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极度巧妙完美的结合。
④ 季羡林老先生说:“‘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虽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强调人类的行为要合天道,否则就会自遗其咎,但这种合道的思想、行为并不是以某种附加了人格意识的神明做主宰的,而是以天地万物都需要遵循的自然之道为准则。
⑤科学阐释: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天体运动学,即天体是地球的扩大,或地球是天体的缩小。古代天文学认为天球的南北极所形成的天轴与地球南北极所形成的地轴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其轴与公转轨道所形成的夹角均成66.5度,即无论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那一个点,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而且,此理论也得到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的支持,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认为:天体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天轴南北两极是南北磁极;地球居天体之间,是一小磁体。地球南北两极也是南北磁极,分别与天体两大磁极发生磁感应,所以天地的轴心倾向相同,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天地感应最根本的内涵之一。[1]《黄帝内经》所述五运六气的种种感应之道,统统建立在这个感应性上。这种感应性或磁力,都属于无形的能,在中医名之曰"气"。
参考资料: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百度百科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百度百科
1、天人感应”是一种理论学说,用来解释人和自然、宇宙的关系,是由阴阳五行学说发展和改造而成。
2、天人合一是天人感应的一种理想状态。
3、“天人合一”比“天人感应”更超越
4、尽管董仲舒及其带有儒家纲常色彩的“天人感应”论是建立在先秦道家及阴阳家“天人合一”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但很显然其把先贤口中“天”的概念狭隘化了。天的意象,有三个不同层面的表达:
一为自然之天;
二为董仲舒所谓之天神;
三是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界运行秩序的某种概括性表达,此略同于老子讲的“道”。《庄子·达生篇》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拓展资料: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
天人感应把天和人看成两个独立而不想干涉的客体,他们作为人类生存的两大基本要素,虽然能够互相感应,但是互不干涉。
天人合一注重的是天和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他比天人感应的程度更深。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儒学的最高境界,成为一种终极关怀。
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万物在道的层面上的同一,即是和谐共生。庄子言:“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恰恰是因为人类社会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来限制自然本性,才阻碍了自我对道的体认。
所以老子极力倡导“绝圣弃智”,把“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各种规章制度打碎,真正解放了人性,才能使人们复归于自然,最终实现“万物与我为一”的超越境界。
天人感应之说,起源自儒家六经中的《尚书·洪范》。《洪范》曰:「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意思是说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
孔子作《春秋》,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参考资料:
天人感应_百度百科
天人感应_百度百科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
天人感应把天和人看成两个独立而不想干涉的客体,他们作为人类生存的两大基本要素,虽然能够互相感应,但是互不干涉。
天人合一注重的是天和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他比天人感应的程度更深。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儒学的最高境界,成为一种终极关怀
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天人感应”是指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本来于天地万物为一体,相互溶入生息,只因识神分别之故、渐脱离自然。
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
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我们用天和人来代表万事万物中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如无人,一切矛盾运动均无法觉查;如无天,一切矛盾运动均失去产生的载体;唯有人可以运用万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给人运用矛盾的资源!总之,以天与人作为宇宙万物矛盾运动的代表,才能最透彻的表现天地变迁的原貌和功用。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矛盾对立统一体,在万物诸矛盾中,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层级矛盾!而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又全在这天人合一的四大矛盾运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