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2024年11月23日 03:10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一、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一) 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及准确性手工会计条件下,会计数据处理主要靠人工操作,会计数据处理的效率低、错误多、工作量大。实现电算化后,只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输入正确的会计凭证,各种账簿和报表的加工生成工作都由计算机按照事先编写的会计软件迅速完成,提高了会计住处的时效性;会计电算化领域有“垃圾进,垃圾出”之说,只要在软件的建账、初始化设置和凭证录入过程中能够保证不出错误,后续的计算机处理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是会计软件保证了会计住处的准确性。同时,会计电算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二) 提高会计管理水平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先预测、事中控制转变,为管理住处化打下基础。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手工条件下,会计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会计核算上。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了,不仅会计核算的广度、深度得到了提高,而且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使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从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先预测和事中控制,使会计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企业级财务管理软件在企业以及其他组织中的普及应用,企业通过Intranet完成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有效连接,实现了管理数据的共享和管理住处的快速传递。这将为财务管理人员、会计管理与分析人员、企业领导层利用企业内外部住处进得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良好机遇。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管理住处化打下了基础。(三) 促进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会计产生以来,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经历了手工方式、机械式方式和电子计算机方式。手工会计数据处理至今仍然被许多单位所沿用;机械式方式并没有被真正推广;计算机会计的产生,使得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有了质的更新。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数据处理技术的更新,而且会对会计核算的内容、方法、程序等会计理论和技术产生影响。如由于会计凭证的生成方式和在座方式 的变化将会导致会计凭证概念的变化;由于帐簿存储方式和帐簿生成方式的变化将会导致帐簿概念和分类的变化;由于内部控制和审计线索的变化将会导致审计程序的变更等等。除此之外,会计电算化还在不同程度上淡化了某些会计语言,如会计核算组织形式、计划成本、登记帐簿等概念将会逐渐被淡化甚至退出会计领域。所有这些变化和问题的提出,必将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1. 会计电算化对账簿和会计科目设置的影响 登记账簿,是手工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会计产生以来,就一直与记账、算账、报账密不可分。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处处打上了“记账”的烙印。所以,在传统观念上,“记账”似乎成了会计的代名词。 在电算化系统中,记账过程却是一个虚拟过程,因为并没有生成实际的账,当然不排除程序设计允许独立的账簿数据库文件存在。所谓的“记账”就是将账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做上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账后凭证库文件,表明该记账凭证已入账,不允许再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作废、删除操作。如果有错误,只能采用类似于手工会计下的红字冲销法,通过输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所以,在电算化系统中,记账环节完全可以取消,即平时不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及总账,只将记账凭证保存在一起,在需要时再采用瞬间成账的做法:根据科目余额库文件的期初余额数据和记账凭证库文件的科目发生额数据,当即形成所需的“账簿”并予以输出。同时,这种瞬间成账的方式也使会计报表瞬间形成成为可能。至于很多财务软件所提供的记账模块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会计人员的账务处理习惯,即只有先记账才能查询和打印。2.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编制的影响 会计分录是每笔经济业务列示其应借记和应贷记的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是记帐的直接依据,根据会计分录登记帐簿时,会计实务要求做到帐证相符。会计分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帐户的记录,乃至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传统的手工会计方式下某些会计分录是经过人们大脑的分析根据借贷记帐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采用相反的颜色登记到帐户相反的方向中去的。,在电算化会计中多数会计分录的编制与手工是相同的,但也有部分会计分录的编制与手工存在差异,需要进行相应的变换被计算机接收后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否则输出的帐簿和报表信息有可能是错误的,如费用冲减、帐内调整等事项,这些会计分录的编制在电算化会计中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3. 会计电算化对记账的影响手工会计核算的对账工作,一般可分为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时核对四个方面。在电算化条件下除账实核对以外,其他三个方面的核对要求及核对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3.1 账证核对,需进一步加强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的账证核对应进一步加强,这是由于从原始凭证的归集、整理、审核到填制记账凭证,这一系列过程不是依靠人的处理来完成的,因此差错必须会出现。同时由于计算机对资料的自动处理和共享调用,使记账凭证向计算系统的录入近乎是会计核算的惟一数据输入环节。它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后续其他各环节。另外,由于记账凭证录入后的其他各环节是自动完成的,就使人们对这些账目资料失去了直接接触的机会。所以,对于账证核对应进一步加强,加大核对力度,以保证记账凭证的处理是准确的。 3.2 账账核对基本可以取消 对于录入到计算机的记账凭证进行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登账,因为这些工作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的,它们之间的资料是一致的,所以以核对为目的账账核对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3.3 账表核对要区别对待 因为报表也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所以从上说一张报表设计并经过检验后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也就是没有必要进行“账表核对”了。但是,由于各单位的业务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各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也是有所不同的,这些因素使得报表填列公式缺乏规范性;还有报表公式编辑的完整性没有绝对保障,所以对于账表核对应区别对待:对于业务较稳定,电算化水平较高的账表核对也失去了其最初的设置目的,反之,则仍有必要进行账表核对。4.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报表的编制的影响 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阶段性地完成会计核算任务的标识性工作。当你工作忙碌了很长时间才将会计报表的准备工作准备好之后,在期末账项调整完毕,已将资产全面清查,债务全面进行了全面核实,工作底稿准备完毕,对账结账工作也已经完成之后庞杂的数字足以让我们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出错.我国现金流量表早在90年代就要求编制了,但直到如今又有几人能正确的编制出来正确的现金流量表那.根据该企业会计人员反映,该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从编制之初就开始“凑”数据,数据之间毫无钩稽关系。
会计核算软件中,编制会计报表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设计阶段,有两方面的设计任务,一是"会计报表格式设计";,二是"数据来源定义";第二步是使用阶段,在一定会计期间,即可自动生成当期会计报表的结果。设计完成的会计报表可以长期使用。生成会计报表的过程快速准确,可以进行正确性检验和审核。会计报表之间随时可以横向或纵向的汇总或比较分析。
由于会计报表软件带来的方便性,较之传统会计方法,可以编制更多、更详细的会计报表,为管理提供更及时、更有用的会计信息。即时、准确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已经满足了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投资者,以及企业本身作业的要求。 6.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档案的影响 由于许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会计数据盘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并且每次备份不少于两套,分两地存放;按时清理磁盘备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除过期数据。但一些单位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针对以上情况,各单位应对现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二)会计电算化对于会计监督的影响 1.会计电算化对政府监督工作的影响 2.会计电算化对社会监督工作的影响 3.会计电算化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影响 三、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传统手工模式的改造,对会计信息系统设置和调整不够。手工模式下的突出弱点是治理效率低下、信息不能及时处理和反馈、处理流程重复等问题,一些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没有对手工系统进行,这样就不能减少中间环节和合并、调整简单重复的业务流程,无法按照机治理的特点重新规划业务流程。同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治理要求和运行模式,但企业没有对会计信息系统做个性化的调整和设置。而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最佳的人机结合方式,即以最小的成本,重新确定业务的处理流程,哪些环节应完全由计算机代替,为适应计算机处理,又需增加哪些环节。2.财会专业人员计算机知识的欠缺一般会计人员所把握的知识、能满足手工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把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把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一般会计人员业务经验丰富,但计算机专业知识却很匮乏,难以胜任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工作。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把握的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软件的熟悉有局限性,对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这个问题已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3.重视账务功能,忽视治理功能。一直以来,我国的会计工作主要从事事后核算,事前的分析猜测和事中的控制因计算复杂而很难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和可以极大地发挥计算机卓越的计算功能,将财会人员从繁重的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加强财务治理方面。然而,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却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治理功能的现象。采用软件的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功能较强,而具备治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猜测等模块,根本没有设计或内容过于简单,功能不全。并且查询功能也不健全,限制了其治理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治理的功能。4.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在会计电算化开发应用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协调,各单位往往各自为战,闭门造车,信息交流不畅。有限的人力、财力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一些单位通过电算化生成的会计信息资料不系统、不完整,口径不一致,难以被单位领导和主管部门以及外界单位有效利用。5.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制度没有作相应的修改。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以手工核算为基础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从账户设置、账户.登记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系统设计、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财务会计制度做出相应的修改。由于会计电算化的运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大多数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软件使用上,财务会计制度的滞后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6.会计电算化档案治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许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治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会计数据盘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并且每次备份不少于两套,分两地存放;按时清理磁盘备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除过期数据。但一些单位对会计数据备份治理未形成制度,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四、会计电算化应用所产生问题的对策1.运用的和做好系统实施工作。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编制实施策略和方案,制定具体规划、实施的步骤与进度安排、实施机构的设置、实施各阶段的任务、实施经费预算等。对手工模式下的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制定解决方案,对各个处理环节的功能、数据处理特点、权限和职责作出规划。从而提高实施的成功率,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力量。2.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会计电算化要求财会人员不仅应把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机和财务治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只有把握了比较丰富的治理知识,才能根据本单位的自身特点,利用电算化会计的特点,为单位猜测、决策和控制等治理工作服务。因此,在各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培养“会计一一计算机一一治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3.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向财务治理方面过渡。现行的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已开始从核算型向治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不能适应治理需要,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单位治理服务,必须将其纳入治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加具有治理型功能的模块。4.建立一致的会计电算化协议。应由相关的上级组织部门协调各单位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会计电算化协议,各单位遵照执行,使各单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同时,治理电算化软件的良好运行,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有效系统,还需要生产技术人员、企业治理人员以及企业高层领导参与和配合,非凡注重企业治理电算化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衔接,以保证数据的共享。5.完善制度,规范治理。依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制订岗位责任治理、操作治理、维护治理、机房治理、档案治理、财务治理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制度,确保系统高效、安全地工作,充分体现出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五 主要结论与不足 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能有效地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使他们能从简单重复而又无味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精力从事更主要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从而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使会计的两个主要分支一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能更有效地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但是随着电算化的发展,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职责过分集中;原始数据输入错误;会计档案的损坏;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做无形化等等。六 结束语:我国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要不懈努力,锐意进取,采取各种方法、政策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并使之日益成熟完善。21世纪,将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的会计电算化时代。

网友(2):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体现以下方面:

(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手工方式下,会计核算形式是将记账凭证的内容按会计科 目登记到日记账、明细账及总账中。因此围绕如何减少登账产 生了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分别是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 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以 及日记总账核算形式等。这样,一方面各有侧重地反映会计信息, 同对发挥总分类账对明细分类账的统辖作用,通过各账之闻的核 对发现可能出现的记账错误,及时加以纠正。但这些核算形式,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简化转抄的工作而不能完全避免。

(二)对账薄的影响

账簿是指根据会计凭证序时、分类记录经济业务的簿籍,按 性质和用途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手工会计中 账簿属于数据存储。一张新凭证产生后,将数据按会计科目、金 额及方向进行转抄、登记到相应的日记账或分类账中。电算化 改变了这种处理过程:首先是账簿的概念发生变化,电算化后的 会计账簿只不过是根据记账凭证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统计的 中间结果,在电算系统内部根本不存在手工意义下的各种账簿: 其次会计账簿划分为日记账、总账及踢细账的必要性已不存在。 电算化后,只要选定一个会计科目,软件系统就可将涉及到该科 目的所有业务全部筛选出来形成所谓的账簿,只要对筛选的结 果按日期进行排序或索引,所有的账都可按日记账的形式输出。

(三)对记账规则的影响

在手工核算的前提下,日记账、总账要使用订本账,明细账 要使用活页账,通过设置不同的账簿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凭证、 账簿记录不能空行、隔页,错误之处要用划线更正法和红字冲销 法更正;电算化会计形成的账页是打印输出的,可装订成活页式, 不可能是订本式,打印输出的一般是日记账、总账和报表;明细 账记载的各种会计资料只需计算机查询功能就可完成、显示或 者在需要时打印出来;只要输入的凭证正确,软件系统可以迅速 完成手工条件下的各种账务处理功能,

(四)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电算化后,同样需要审计的监督,不同的是审计内容和方法 发生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 而对内的财务报告的内容、编报原则以及报表格式则根据管理 上的需要决定,并不固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将会改 变目前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报表体系和陈报方式。建立定期报告 和实时报告结合的财务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会计电算化为 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网友(3):

呵呵 题目很大啊
最直接的好处 工作效率会很快 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