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石家庄市成为河北省省会。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26日,石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将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间,石家庄市西北部的平山县的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
毛主席、党中央在此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宣告成立,并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
1949年8月1日,石家庄市归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为省辖市。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石家庄市成为河北省省会。1993年6月30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合并,成立了新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扩展资料:
城市介绍: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靠京津,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山,是首都的南大门。
现辖6个区、12个县、5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7.5万,其中市区面积455.8平方公里,人口217.3万。石家庄市是随着近代铁路的开通而崛起的新兴城市。城市是年轻的,而她的扎根的这块土地,是古老的,更是富饶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人民焕发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大潮中,不断创造出优良业绩。目前石家庄已经成为经济特色明显、主导产业突出、人民生活富有、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国北方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家庄
1968年2月3日,河北省革委会在石家庄成立,省会由保定迁至石家庄。从此石家庄成为河北省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的中心。 据有关史料分析,石家庄村创于明朝初年,原是正定卫的军屯和官庄。直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废除卫所军屯制石家庄才成为隶属正定府获鹿县(今鹿泉市)的一个小村庄,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据清光绪《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20世纪初,石家庄村的面积还不足0.1平方公里,仅有200户人家,600 余口人。 1902年,由法国和比利时投资兴建的卢汉(京汉铁路)铁路修到了石家庄,并在石家庄设立了车站,因石家庄名气不大,以相距不远的振头镇命名,叫振头站。1903年正太(今石太铁路)铁路动工兴建,为了减少费用,避免在滹沱河上架桥,将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振头站。历史的事变如万花筒,让世人应接不暇。由于偶然的因素,石家庄成了两条铁路的交汇点,而由此带来了一个区域在世纪之初的重大变故,一个乡野小村被隆隆的车轮托起,使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南移,先取代正定,后取代保定,成为控燕京南门、扼冀晋咽喉、连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 正太路起点南移,是石家庄由乡村向城市化迈进的诱因,真正起基础作用的因素,还是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伴随铁路线的通车,一批近代工业相继兴办,其中包括:在石家庄村东创建的正太总机厂(今石家庄车辆厂前身);大兴纱厂即石家庄大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井陉矿和正丰矿等。近代大工业的兴起,带动了中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1920年在铁路以东建造石沧路场子,同时,平和轧棉公司、万华肥皂公司等企业也在铁路东兴起。随之,大批农村人口向石家庄集中。到1930年,仅产业工人就达1.6万人,大大促进了石家庄城市化的进程。 20世纪初叶,石家庄还是获鹿县辖下的一个小村,那时的获鹿就是通燕赵、连三晋的货物集散地,素有“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之称,但是,随着正太铁路的兴建通车,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东移,石家庄逐渐取代了获鹿的地位,日渐繁荣的商业、服务业,成为石家庄向近代化城市迈进的又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