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025年01月08日 13:06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一、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在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在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在对于人的教育问题上,由于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拥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时首先要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多方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老师应深入学生的生活,不仅要了解学生学习上的情况,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只有到了这些,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才能对症下药。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平共处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允许学生和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桃子,即通过思考解答问题有新收获,有所提高。为使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提得当,我做到摸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使得自己能正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使自己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条合适的学习路径,不致于使低层学生因台阶过陡而滋生惧怕心理甚至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致于使高层学生因学习台阶过缓而滋生骄傲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

趣,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勤于钻研。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让学生的“强项更强”,“弱项加强”,以免因某一方面知识的缺陷而影响以后的继续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注意设置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使设计的提问或练习,并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并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意志的制止功能排除不良情绪(如恐惧慌张、挫折感、悲观失望和狂喜等)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英语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过程中,我还注意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加以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在进行提问时,我还注意做到因人而异,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我则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方法,使他们变苦为巧学;对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学生。在教学形式上我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成就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教给学生深化知识、夯实基础的方法,使其变浅学为深学;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则教给他们博学多思、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使其变学满为学而知不足,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我尤其注意引导他们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他们制定目标、改进策略的方法,使他们能变厌学为愿学。为了避免学困生进行过多的盲目的思考,同时消除学困生由于多次无效的思维所造成的倦怠情绪,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细心引导,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这样通过在深入浅出的分析中,不仅使学生达到解疑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学困生把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融汇贯通。这样,既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得问题的解决能力,并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 

二、正确评价学生,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在现在的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大部分还是以成绩为主,要对学生真正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我们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学校总是有一部分学生被老师,家长,同学认为是学困生。在大家的印象中,他们总在不断的犯错,学习不认真,考试成绩差,简直就是一无是处。这些学生也习惯了被当做差生,自己也无所谓,干脆破罐子破摔。其实这些学生也是有着自己的优点的,在这些学生的教育上,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全面关心学生,正确评价学生,特别需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的闪光点点燃自己的“发动机”。一句安慰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学困生,都有可能促进一个学生的发展。针对这群学生,老师应多找他们谈话,多鼓励,常表扬。在课堂上多说一些鼓励

性的话语,在作业批改中多批上一些:“进步真大”,“真棒”,“你的字写得真工整,继续保持”。评价的内容尽量具体些,让他们觉得老师是真心的在表扬他们,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动力和认为自己可以学好的信心。在平常进行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以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到,只要努力学习、方法得当、持之以恒,自己完全可以学有所得、取得好的成绩。

“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这不仅仅是口号,而且应逐渐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而我们老师要在同中寻异,异中求同。个性中的问题,以共性的优势去解决;而共性优势的形成,在于个性的发展。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我们一定要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网友(2):

一、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转变态度,转变方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做到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随时注意摒弃自己的陈规陋习,解除学生的束缚,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不断发展和提升。
因为教师本身的优良品质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随时加强自身的修养,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注意设置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使设计的提问或练习,并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并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意志的制止功能排除不良情绪(如恐惧慌张、挫折感、悲观失望和狂喜等)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过程中,教师还注意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加以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在进行提问时,教师还注意做到因人而异,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教师则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方法,使他们变苦为巧学;对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学生。在教学形式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成就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做到教给学生深化知识、夯实基础的方法,使其变浅学为深学;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则教给他们博学多思、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使其变学满为学而知不足,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教师尤其注意引导他们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他们制定目标、改进策略的方法,使他们能变厌学为愿学。为了避免学困生进行过多的盲目的思考,同时消除学困生由于多次无效的思维所造成的倦怠情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细心引导,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不仅使学生达到解疑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学困生把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融汇贯通。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培养他们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联成一个整体,用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差生去掌握和学习数学。
三、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师注意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允许学生和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桃子,即通过思考解答问题有新收获,有所提高。教师注意做到正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使自己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条合适的学习路径,不致于使低层学生因台阶过陡而滋生惧怕心理甚至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致于使高层学生因学习台阶过缓而滋生骄傲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勤于钻研。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让学生的“强项更强”,“弱项加强”,以免因某一方面知识的缺陷而影响以后的继续学习。
低层次的学生知识水平较低,分析解决问题主要靠教师“扶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教”重于“学”,即以教师的“教”为主,因此,教师注意通过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多数知识只要求他们能识记或简单理解,在能力方面主要达到“模仿”的层次,使他们获得知识,再适当加以学法指导。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上主要靠教师“领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教师注意做到“教”和“学”应并行,并更注重学法上的指导,尽量缩减“教”的时间,增加“学”的时间。讲课时着重放在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上,使他们切实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的内涵,在能力方面达到“学会”的层次;高层次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强,学习上可“放开走”。对这一层次的学生,“学”重于“教”,因此,教师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主,多进行学法指导,讲课时突出重点,画龙点睛,重点向他们讲解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能力以及实验、创新的能力,在能力方面达到“综合运用”的层次。
对一些特殊意义上的差生,为使自己能对他们的要求要恰当,一步步地引向深入。教师注意既看到他们的闭锁心理,又抓住他们内心强烈的求同情性,从情感着手,加大师生间信息交流,尽可能给他们更多的真诚,更多的理解,用博大的宽容和接纳之心去温暖他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逐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也昂起头走自己的路。
“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这应成为教师们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每个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教师们应该认识到:转化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教师们一定要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网友(3):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要埋怨学生不聪明、不要埋怨家长不教育,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平常人,每一个体的知识、能力、思维等发展各不相同,个体差异的存在理所当然。
春秋时期,教育先贤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所以,我们不要强求每一个学生都优秀,不要强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是积极主动的,不要强求每一个学生都能考出高分,都能全面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何况是充满生命力的人呢?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人”来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对于学生来说,他的某一方面不如其他学生,他的心理肯定是难过的,或者说不舒服的。
哪一个正常的人不渴望成功,不渴望他人的赞赏和掌声呢?然而,个体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体育好,有的学生文艺好,有的学生性格好,有的学生动手强,有的学生会做家务……只要教师用一颗明亮的眼睛真正关注每一个孩子,你都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如金子般有着闪光的一面。让我们带着对孩子的欣赏、引导他向着对于他个体来说的合适目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