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是非常敬重余秋雨的,当然现在也对他没有任何看不起的意思,只是性质变了。
余秋雨的文章在当年我看来真的觉得无可匹敌,他每一篇文章结构之严谨,词句之精确,立意之宏大自五四运动以来绝对没有!但是,正因为他结构严谨,所以文章就像被关在了监狱里,正因为他词句精确,所以文章就像给上司看的报告,正因为他立意宏达,所以文章只能看到广度而挖不出深度。
所以,我认为余秋雨就是一个典型的被自己的长处限制住的文人,正如陈丹青说的,余秋雨是个官员,这就代表他的视角永远也站不到陈丹青的角度上,也就是说他看不到社会的锐利面或者说对社会的锐利面视而不见!
我接触余秋雨时,我已经读了很多很多的民国时期的散文。我读《文化苦旅》,觉得干涩涩的,以为自己功底不够,又读《霜冷长河》《山居笔记》,,,根本尝不出味道。试用洪七公的话来说“你吃遍了山珍海味,还吃的下残羹剩饭吗?”
最让我不舒服的是余秋雨不止一次,为了文章的完整性与流畅性而篡改历史事实,我听说过“新历史主义小说”可从未听说过“新历史主义散文”,而我最不愿意做的还是把余秋雨的文章叫散文。
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寻觅中华》《摩挲大地》还在我书架上摆着,一直痛跟自己性子太急,当时做事不过脑子,把《文化苦旅》系列全都买了,虽然痛恨,但也决计不会再像以前看了,等什么时候闲的浑身发毛,翻翻这几本,再写出一部《石破天惊逗秋雨》。
现在,最爱读的还是民国时候的郁达夫,周作人,鲁迅,梁实秋,朱自清,老舍,徐志摩,沈从文的散文,建国之后的,我认为汪曾祺,贾平凹,陈忠实,陈丹青的最有味道。
读散文就像嚼牛肉干,太干——味道就挥发尽了,太湿——味道全让水泡着,非得半干半湿,味道润润的,浓浓的,嚼着不硌牙也不粘牙。你让做牛肉干的给别人做,有可能干了,也有可能湿了,但若是为自己做,则会把一切把握的恰到好处。做文章也是这样,文章做给别人看,处处投鼠忌器,生怕别人不喜欢,处处就得讲求完美,结果物极必反,成了或者干得咬不动,或者湿得拿不起的牛肉干,白费了功夫;写给自己看的文章,只为自己过瘾,社会不爱听的自己爱听——写上,社会都排斥的我不排斥——写上,好了,这样的文章大都生动耐读,就是那些有嚼头又有味道的牛肉干了。
显然,余秋雨的牛肉干是做给别人吃的。
可能太傲,也有些自以为是,初看他的文章感觉很震撼,反复看越看就越没有味道,套路太多,尤其不是很喜欢他非要把政治和文学割裂开来的态度
中国的文化人大都会拼着老命,瞄准时机,不择手段往体制内钻,千方百计戴上官帽,他却是一个自愿从体制里走出来,决然扔掉了官帽,走向了依靠写作才能为生的独立生活。就这一点,余先生是空前独后的,为中国文化人竖起了一座丰碑。
高中语文课本选录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读完以后觉得不够过瘾,后来买了整本的余秋雨全集读完。能感受到苏东坡的无奈和精神,亦感受到了余秋雨的才情。我有朋友嫌弃他,觉得他装文化人,有一点道理吧,不是说他不是文化人,我觉得他本质上是个文化人,一个很装的文化人。
个人觉得他的文章不像是在分析历史文化事件,更像是烘托一种理想化的气象,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比起学者这个标签,也许散文家更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