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 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1000字左右

有理有据,语言精炼。关键是能看的过去,
2024年11月15日 06:06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走进小学初中或高中的任意一所学校,随便拉一个学生过来问:“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呢?”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为了上大学啊!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目标已经足够远大,足够宏伟,足够他们有动力为之奋斗了,可是上了大学又能怎样呢?大学,他能否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很显然不能,大学只是人生追求中的一步棋,是实现每个人人生理想之前的一个小目标,随着这个小目标的实现,经过了一个个或长或短的喜悦之后,很多大学生便陷入了迷茫之中。上大学毕竟不同于高中,高中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那就是高考,都期望经过这一场考验跨进大学校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高考犹如人们常说的“龙门”多少人“头悬梁,锥刺骨”多少人废寝忘食,多少人挑灯夜战。众多的人都在为之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这是怎样一个悲壮的场面啊!一旦有朝一日,这个愿望终于如愿以偿了,越来越多的人就发现,大学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大学校园里,校友们从五湖四海聚集到这里,他们带着异地的口音、异域的生活习惯、行为特征,人与人之间的特征差别更为明显,友情似乎有些飘渺,尤其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日渐成熟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理想和性格,彼此不希望受到干预和影响,此刻再期望曾经那种单纯的友谊无疑是奢求了。大学生天天都在微笑,同时天天也在孤独。他们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冒冒失失的轻信周围的人,人与人之间已经不可避免的添加了浓重的功利色彩,我们害怕别人了解自己,因为自己有很多缺点;我们害怕了解别人,了解别人的优秀和成功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压力。就这样,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远,人际关系变的虚无朦胧,谁都难以看青面具后面真实的面孔。人都害怕受伤害,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我们把自己伪装起来,。一方面我们希望把自己伪装的更严实一些,另一方面又希望了解别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就这样矛盾着。人性本身是善的,由于个别的特例,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可信度逐渐降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每天都会看到熙熙嚷嚷的人群,他们摩肩接踵却互相陌生,宁愿挂着一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姿态,宁愿选择孤独,宁愿独自承受生活给予他们的不可预料的一切,宁愿选择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躲藏在角落里伤心流涕,还仍然在别人面前展露一脸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没有人愿意被当作是懦夫,没有人愿意让人觉得自己幼稚,所以选择默默的独自完成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飞跃。人性本身又是自私的,有严重利益冲突的人很难成为朋友;当好朋友面临利益冲突的时候是很痛苦很残酷的,不忍伤害友谊又不愿割舍利益,在一场场这样的考验中人的心肠变冷了也变硬了,所谓的铁石心肠这是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考验而练就的金刚不坏之身。也因为如此,很多人宁愿自己没有朋友,那样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时候,他们才会好受些,才会少一些顾虑,才能更坦然。因而,大家可以一起聊天,一起打扑克,一起逛街,但不会或尽量避免进行内心深处的交流和沟通,不可否认,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只不过大家都不愿提及这些,在平时的生活中只管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维护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和平的假象。然而,作为远离家乡的游子,谁不需要关心和帮助,但他们不敢敞开胸怀,也许这是正确的,完全暴露自己有时候确实是危险的。以上只是我剖析大学生心理的一己之辞,难免有不妥之处,但确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心态。其次,长久以来,人们都过于把大学神圣化了,现在还有人认为大学无所不能,这是老思想太根深蒂固了。在早前,只要被大学录取了,就等于今后的一生都有了着落,国家负责一切费用,时至今日“三包政策”早就被聘任制代替了。由于上述老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带着满身的轻松和愉悦进入了大学,结果却发现一切原本不是那么回事,心头油然而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原以为考上了大学就算是登上了山顶,事实却是还没有到达山脚,更长更难的路还在前头。此时此刻,我们已因为备战高考而耗费了太多的心力,满心希望着实现一劳永逸,可事实却给我们开了一个没有任何可笑之处的玩笑,怎不让人恼火,在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泄气,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人人都说,在社会的众多机构当中,学校的天空是最纯净明朗的了,他受到的社会不良风气污染最轻,可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连这最后的一块净土也在不断的遭受着侵蚀,大学已经越来越接近社会了,好的地方接近,坏的地方更接近。为了争得一官半职,请客吃饭早已司空见惯,为了考试不挂科而极尽手段之能事更是屡见不鲜。。。。。。大学跟以前的求学经历真是有天壤之别。从小在那种单纯的空气中长大,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相处,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温馨舒服,嘴角甚至不自觉的漾出微笑来。现在迅速的换了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加之离家遥远,举目无亲,无论适应能力多强都可能会彷徨,如果适应能力再不是很好,那就更容易迷茫了。难怪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愤世嫉俗,对生活现实极其不满。新的大学生是有朝气有活力的青年,他们身上有棱有角,这是很多人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大学生的标准,然而,社会就是容不下这样的人,社会在按照自己的标准打造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所以这些大学生往往会到处碰壁,跌得浑身是伤之后,身上的棱角渐渐的被消磨殆尽,人也变的圆滑多了,或者说成熟多了。这样,他们便可以顺利从大学毕业了。在大学校园里,最重要的不是你学到多少知识,而是你学会了那些为人之道,大学在用四年的时光,教会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对于许多人来说,大学是一个门槛,在跨越之前,往往很费了一番周折。可能有的时候是孩子主动去学,但更多的时候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断的布置课余作业,不断的报补习班,还不断的投以“我为了你好,你却不领情”的无辜眼神。种种情况,使得高考前夕成了很多大学生记忆中最暗无天日的时光,难怪众人齐呼“黑色七月”真是不无道理的!高考给很多人无穷的压抑,一提到什么娱乐活动,家长或老师总会拿高考来推脱,什么事都是“等高考之后吧”,其实学生自身也是有压力的,也在自觉的珍惜时间,抓紧机会。一旦考试结束,考生的情绪便犹如决堤的洪水一涌而出,他们也的确应该发泄发泄了。很多学生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以致进了大学还是过度娇纵,赖床、迟到、逃课。泡网吧、逛迪厅、在酒吧里狂欢、通宵K歌。。。。。。好像要把曾经错过的机会全部弥补回来,却丝毫没有觉察到他们正在挥霍着自己最宝贵的青春,正应了一句话“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悔读书迟”。目前,享乐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流行。当代大学生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但因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的特殊方式感受时代的变革。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这样的大学生,有多少这样的父母,可是我相信每个学校都有。每天都看到许多光鲜靓丽的面孔在校园里穿行,游弋于教室、酒吧、网吧、迪厅,他们夜夜笙歌、寻欢作乐,他们把大把大把的时间仍在网络游戏里,仍在歌房、酒店里,他们学着一切出身富贵家庭的孩子那样挥霍,拿着父母挤出来的几百元生活费心安理得的花,以维持自己的面子,支撑自己的虚荣心。而身后,有两张包涵期待的脸,有两望眼欲穿思念的眼睛,有两个饱经风霜含辛茹苦的父母,日日想,夜夜盼,然后辛苦劳作,想着自己争气的儿女,盼着他或她有朝一日也能出人头地,起早贪黑的为了上万元甚至更多的学费而日夜工作操劳,为了子女,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心肝挖出来给他们吃掉。这些父母,有的是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家徒四壁;或者是父母都没有什么工作,半夜里起来做些早点在晨风里卖些钱以贴补家用;或者是在城市里摆小摊,一分一厘的与人争,还要忍受城管时不时的暴力执法,他们一年到头也舍不得卖什么新衣服,他们没吃过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没有进过夜总会、旱冰场,没打过保领球。。。。。。岁月像把刀在他们额头留下深刻的沟壑,更像一场霜雪,将他们一头青色的发无情的漂染,他们却还天真的认为他们的听话的孩子们正在远方刻苦攻读,所以一任生活的暴戾,他们义无返顾,无怨无悔。。。。。。醒醒吧!我可爱的同学们,小孩子脾气早应该从我们身上退去踪影了,二十载风雨,我们长大了,父母苍老了,我们每个人都欠了上辈人永远无法偿还的债,该清醒了,什么时候我们会像父母爱我们那样无私的爱他们呢?莫非我们大家都宁愿背负一生的歉疚么?珍惜与家人相守的每时每刻吧,不要像我高中的某个同学那样,当一切都已经太晚时,才发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时的眼泪即使如一江春水般汹涌也已经失去意义了.中国是一个很重视教育的国家,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大学生求职之路真的及其艰辛。远的不说,就说说自己身边的,那天跟同学一起去“香牌坊”吃香辣虾,一看那些表情熟悉的服务生,竟发现全是郑州大学的学生,郑州大学可是国家“211”工程中重点建设的大学,而就读其中的学生竟然要在饭店做服务生!这着实令人惊讶,我们国家的国民素质可谓真的有了飞跃式的提高,连餐饮业等其他低层次的服务行业中的从业人员都达到了本科水平!仔细想想,那他们何必上大学呢?不上大学也不过如此而已,他们花费数万元再搭进四年的青春韶光所学到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看到这样的现象,我真的无比痛心,于是上网关注了一下,发现大学生确实很可怜,我亲眼所见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事实上有不计其数的本科院校大学生在酒店或宾馆做洗碗工,给人家打杂;上海某小区里有一名收废品的小伙子竟然是山东淮坊大学毕业的大专生,据他透露,他的一些同学都去当了泥瓦匠,在建筑工地上跟一群袒胸露背的民工在一起掺灰、搬砖头。这样的现状给我们在读的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很多人一进入大学就开始为了以后的工作担忧,21世纪的大学生究竟应该何去何从?从小到大,十几年的时间都花在读书上了,挤过了高考这根独木桥已经是九死一生了,现在继续花费大笔大笔的时间和金钱,却不知道自己脚下的路究竟在何方,他们不得不反思了,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犯错了,或许,根本就不应该上什么大学。眼看着自己儿时的同伴早些年出去打工的现在已经有了稳定的收入,有的甚至已经结婚生子,小家庭过的和和美美、其乐融融,而自己依旧一叶浮萍,不敢想路在何方。这样的境况怎不让我们心灰意冷呢?许多人开始疑惑,难道我们就拿着学校的文凭,就这么按照老师的步骤机械的做作业、毕业。。。。。。将来就会有好机会就业了么?真不知该如何面对现在的学习!现在到处都在喊讲求素质教育,致力于提高能力,那么什么才是能力呢?跟着老师按部就班的学就可以提高能力了么?能力,是文凭?是证书?还是书面的考题?学校对外面的东西谈的太少了,甚至造成学生与世隔绝。我们在学校开设那么多的课程究竟有什么用途,是不是有点盲目呢?也许有很多科目的知识我们根本一辈子也不会用到,可是我们现在却在不吝惜花大量时间去学,果真没什么用的话,那不就意味着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有很多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么?那我们有何必劳力费神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渐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培养人才应该像某些技校那样,根据具体厂家的实际要求去培养人才,不用学太多理论方面的知识,也不用浪费时间学其他不相干的学科,单刀直入,把科学技术学专学精。这样的话,不用费这么大劲,照样可以过的很充裕。举个例子,我们家乡有个朋友,因为成绩差得连小学也没有毕业,后来学开挖掘机,日收入一百元呢,比像我们这样当年学习成绩叱咤风云的大学生们不知强多少,我们生活不能自给,依然寄生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想想都觉得汗颜啊!国外的教育机制就跟我们的大相径庭,他们学的理论知识就很少,我们的初中毕业生到了国外都可以做老师,而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很高,如果说他们的教育方式不可取的话,为什么他们国家的人才比我们国家多得多呢?我们应该学习外国的教育模式,鲁迅的《拿来主义》早在几十年以前就提出来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时候了。目前谁都清楚,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跟社会的实际需要相差很远,那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为什么不纠正不当的做法呢,难道我们的学校没有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大学生么?这的确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如果说大学生就业难,那么女大学生就业则是难上加难了,看过无数的招聘启事都决绝的一口将性别限定在“男”,女权运动进行了几多春秋,公共场合都在奉行“女士优先”的口号,女性“半边天”的呼声也在口头上得到了承认,可是事实上却没有摆脱社会对女性的摒弃,雇主总会找出充分的理由来阐明他们的职业不适合女性。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较男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真不明白,社会因为同情女性,将她们作为弱势群体来看待,怎么能给予她们比男性更严峻的考验、更猛烈的挑战呢!这是矛盾的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男女平等的呼声不过是神话中的一个传奇,永远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执行起来永远困难重重。很多女大学生抱者并不比男生差,不信到大学里一争高下的豪迈心态进入了大学,结果却发现自己比其他女生输的更掺、更彻底,不仅没有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且落了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评价。自古以来,女人就被当作仆人一样被呼来唤去,永远只能烧水做饭、相夫教子,牢牢的被束缚在家中,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更别奢求拥有自己的事业了。女性这一角色历来就带着浓重的悲剧色彩。不知还有多少女大学生在同这种世俗的偏见做着不屈不挠的抗争,可她们的抗争是如此的苍白乏力。。。。。。去年,在秦皇岛某大学还有一女大三学生因无法忍受巨大的压力而投海自尽,或许,这个世界真的太小了,小的容不下女人的理想,这个时候,只有大海才有宽仁的怀抱,所以她才放弃了世上让她留恋的一切把大海作为了自己最终的归宿。她在以自己的牺牲向世人昭示制度的不合理,她的死,是全人类的一大耻辱!大学生一词,听起来多么轻松,多么荣耀,它包括了所有正在上大学或已经毕业的人,似乎千篇一律,殊不知大学生跟大学生也千差万别,有的父母做高干,只等孩子混张文凭便可以轻松进机关谋得一官半职;有的亲戚中有经理董事,只求四年大学时光一过,也可以使他们的后辈名利双收;可有的就不同了,家长或者都限于一般工薪阶层或者干脆在家种田,这种出身的大学生与前者就有了本质的区别了。他们不像前者那样见过多少大的世面,初来乍到,对未来的花花世界既向往又胆怯,他们明白自己很“土”,更清楚自己要一点一点的改变,不求比前者强多少,至少不要落的太远,他们有很多东西要学,可是究竟哪些是对哪些是错,哪些该学哪些不该学呢?从“小鱼塘”来到“汪洋”缤纷的色彩,形形色色的事物让他们迷乱,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困惑将他们包围,他们一步一步走的很小心很慎重,怕犯错误,所以循序渐进;怕比别人差的太远了,所以又急于求成,矛盾的双方在他们心里无休止的进行拉锯战,他们在这样艰难的挣扎中慢慢的重拾自信。从小池塘中的大鱼到大池塘中的小鱼,这本身就是对他们人格和心理的巨大考验,能挺住已经不错了,说实在的,他们没有资格去自卑。他们有什么错呢?出身有不是他们自己可以选择的,他们能改变的也只是从现在开始奋起直追了。整体来看,他们要比那些家境优越的学生强的多,至少他们知道怎样生活,怎样进去,怎样珍惜,怎样感恩。。。。。。他们对生活这本书的理解较一般人要深刻的多的多。当贫困的大学生正在为自己的落伍感到苦恼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已经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了。大学生谈恋爱大家早已司空见惯,也慢慢的习以为常,纯真的爱情是很美好的,谁都有权利去追求,而如果单纯的为了爱而去爱的话就不那么值得提倡了。现在校园里大部分的是泡沫爱情,韩国的肥皂剧正在影响着中国的年轻人。也有人高呼着“不在无聊中变态,就在无聊中恋爱”周围有许多人都在抱怨:上大学就学会了两个字“郁闷”。现在,社会上已经有很多有识之士开始为大学生的将来担忧,大学校园里恋爱已蔚然成风,几欲强夺学习而作为大学生活的主流。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恰逢朝气蓬勃,有学校提供师资,家庭提供经费,只为了我们能好好表现一把,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的条件下,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过度的沉溺于不切实际的温柔富贵之乡?叔叔的一句话曾经给了我很深的触动“你现在有什么资本去谈感情,你凭什么啊?现在竞争那么激烈,你们总不能向家长要钱养活自己的小家庭吧。。。。。。”以前我也老是安慰一些朋友说:相信我们都会幸福的,现在想来,凭什么啊?我们有什么资格这样说啊!大学校园里的现实真的很不容乐观,晚上,随便在校园里转悠一圈,卿卿我我的情侣数都数不过来,到了周末,去附近的小旅店里转转,你将会吃惊的发现,几乎每家都爆满,且90%的都是在校大学生情侣一起住的。许多人都不明白,学习真的就那么没劲么?难道只有这样才算大学没有白上吗?何以有这么多的大学生置学业于不顾,而沉迷于风花雪月呢?我认为,大学生还是不够成熟,没有认清当前的形势才误入歧途。一时的感官刺激能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校园爱情这无根之花、无本之木能成的了什么大气候?没有事业做经济基础,再好的感情也是白搭。人往往怀念童年,可童年真正值得怀念的是它的单纯,而不是像现在的看法那样的幼稚。有句古语说的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希望广大的大学生朋友抽时间冷静思索一下,即使不同意我的某些观点,至少应该认真的对自己负责吧,切莫一失足成千古恨,现在我们都老大不小了,我们实在没有多少机会允许犯错了,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如果现在不慎重,迟早我们要为我们的卤莽付出代价的,好自为之!虽然上面谈到的几乎全是当代大学生不好的行为和表现,可是不容否认的一点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仍然是好的,他们努力寻求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积极健康,务实进取,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当代大学生的总发展趋势是乐观向上的。当代大学生,从年龄上来看已经成人,他们也迫切的希望自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成人的样子来,每次到了月底,又该向家里要生活费的时候,他们拨电话号码的手指正在变的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迟疑看到周围的老朋友们渐渐的独立,他们怎么不心急,于是恨自己没能力,这么大了仍然让家长负担生活费,他们急需找寻到一个养活自己的途径,以求早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成人。鉴于这样一种心理,大学生创业的念头油然而生,他们不但敢想,而且敢做,有了念头就大胆的尝试把它付诸实践。比如,上海外贸学院在开展“创业教育”是,该校三位女大学生开面馆的经历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三个女生分别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洪非非,王驰怡和电子商务专业的薛雯雯,她们都是大四学生,合资在松江大学园区开办了一家“小阿姨牛肉面馆”。类似的例子在我们河南工业大学也不乏其人。很多同学,特别是女生经常批发适量的化妆品或小饰品或文具在甬路旁摆地摊;也有的同学,大多是男生代销电话卡或帮助营业厅销售手机号等;还有一些同学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开理发店快餐店或精品店等,虽然只是小本经营,却充分展示了大当代学生大胆创业追求独立的品质。所有这些勇敢的尝试都是值得肯定的,它们代表了当代大学生抑或说是年轻人特有的精神风貌,他们都很优秀,有闯劲,有智慧,可是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做某些决定的时候仍不可避免的带着些天真的痕迹,并且这些创业的尝试也多半因赚不到钱而无以为继。“小阿姨牛肉面馆”也早已在开业三个月后亏本停业。在这个关头,如果她们能够得到一些正确的指导,便不会有这么多夭折的梦想了。大学生创业几多艰辛,几重风险!创业活动本身是应该支持和鼓励的,这是学以致用的具体表现,将所学的知识拿到实际生活中去验证,从得失中分析总结,汲取经验教训,这要比平时旷课考试是临时抱佛脚侥幸达到不挂科来的实惠的多。大学生本来不该把自己局限在校园里或书本中,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切身的经验要比课堂上背诵得到的所有理论都更有帮助。大学生对外界社会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大学中的课安排的挺空闲的,学生完全有时间走出校园,涉足社会,品尝社会百态。寒暑假就是最好的机会,我们大学生应该抓住机会多体验生活,看看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也好明确自己今后奋斗的方向。人如果没有方向,就像船没有舵一样,只能随波逐流不可能远航。我们不应奢求自己成为全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足矣。现在不乏有干劲的大学生,他们想做点事,不甘于平凡的大学生活,却苦于不知该在哪用劲,所以很可能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不但没能满足自己的心愿反而在经济和心理上蒙受巨大的损伤。一方面,我很欣慰的看到中国有这么多不甘平庸的大学生,另一方面,有很惋惜他们最终的结局。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也很迷茫,不知道当务之急是什么,不知道该在哪个方向上下功夫,只是很不满足限现状,希望有所改善。我想许多成功之士的过人之处也许就在于此吧,成功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奋斗方向很明确吧?我们也应该早点儿给自己做恰当的定位了,然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力求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几乎每个人都有很明确的理想,比如出国,比如考研、考博,大多数学生只是陷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暂时没有找到出路。人活着最可怕的不是没有理想,是有了理想却没有找到适当的途径去实现,这样理想就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困惑,时刻都在折磨着自己。当前,我国正处在典型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同性质的政治观念、道德标准和文化思想错综复杂,交叉碰撞,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必然要首当其冲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的各个领域的有用人才,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看一个国家的前途,最直接的方法是看它的年轻一代,如果年轻人能比前辈人更胜一筹,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一个正在上升的有光明前途的民族。所以,大学生应该得到国家和社会更多的关注,我们应该号召全社会共同致力于培养有为的新人,这样才能是伟大的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才能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http://hi.baidu.com/tanchuang596/blog/item/78d6b154612b501e3b293545.html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的人生追求也直接的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乃至将来的发展状况,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80后出生,他们是在国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这个任何事物都飞快发展的时期,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间有西方开放的人生观念的传入,和我国80--90年代大学生的几次思潮运动,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又是在传统的品德教育下进行的,必然导致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不确定性,如果能够加以分析引导为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国家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人生追求 网络调查

  人生追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它存在着个体差异和整体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是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追求的,而人生追求的整体一致性又能从侧面说明一个大的社会环境
  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3162219&of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