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什么宰相

2024年11月20日 09:22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明朝时没有宰相的,朱元璋为了避免丞相专政,处心积虑的放任汪广洋、胡惟庸作恶(甚至有篡位意向),然后把他们灭掉,借此彻底废除丞相制,所有明朝没有宰相。朱棣时期因为感觉自己处理政务精力不济,但是又不能违背老爹做出的决策、于是另辟蹊径设立内阁,阁臣之首叫首辅。内阁成员开始职位低但是职权重,属于皇帝的高级秘书,但是后来逐渐演变成变相的丞相,而明嘉靖时期的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则是首辅制度的巅峰代表。而张居正更是巅峰之中的巅峰!嘉靖死后接替高拱成为首辅,大力推进改革,内革弊政外治武功。主要的政绩就是一条鞭法,就是把向老百姓征收的财务尽量折现上缴,并且把收税时间定在秋收之后(以前是再秋收之前),避免了官员的贪污和士绅们哄抬物价剥削农民。还有就是考成法,以固定的税收额度考校官员政绩~就是现在上班签到的由来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祖籍安徽凤阳 。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张居正像
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严厉整肃朝廷上下。在张居正功成名就之时,他把矛头对准了曾给他带来巨大利益的阶层——文官集团。张居正除了推行一条鞭法,使得税收统一收钱不收物,节省了很多土地,更实行考成法,其具体实施方法类似于今天的考勤,方法如下: 比如一位知府(五品),年初时就要写好一份计划,不能太少,写好后自己留一份,给张居正一份。如计划过少,就要退回重写。计划通过后,以后的一年里这位知府就要为完成计划而努力。如果到了年末,核对后发现这位知府有什么事没有完成,那知府就会被贬职降为知县。如果到了县里还是如此,那就一直降下去,直到知府什么官都被削去,回家当老百姓为止。 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六月二十日,帝国内阁首辅、正一品太师兼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年五十八,死后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二年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明朝文臣,内阁首辅,因其辅佐皇帝治理有效,具有重大历史功绩。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

网友(2):

宰相一职在朱元璋时已被废除,所以说张居正不是宰相

网友(3):

这个怎么说呢?那时候不叫宰相,叫首辅,应该说是大明朝最牛的一个政治家吧,在他当政的期间,皇帝都听他的,貌似皇后还跟他有一手。。。

网友(4):

张居正,汉族人,祖籍湖广江陵(今属湖北)。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又称张江陵,号太岳,谥号“文忠”。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

网友(5):

不是宰相,是首辅,也就是第一辅臣,不过他搞得比宰相权力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