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活动方案,中小学任意年级,

要求有目的,对象。种类,时间,准备,过程,简洁最好
2024年11月23日 09:59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中小学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举例
  案例一: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紧握我的手(游戏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辅导,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2.通过辅导,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说明:
  1.重点:游戏中帮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培养合作精神、领会合作技巧的关键,也是这次辅导活动的重点。
  2.难点:使学生通过游戏中的配合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天都要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邻居甚至不相识的陌生人相处,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或者看到别人需要帮助,那么你们在这种时候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先来谈谈好吗?”
  (2)学生们发言,交流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3)教师作小结。“刚才大家都谈得很好,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很高兴看到许多同学都帮助过别人,并且以此为荣,以此为乐。但是我也听说有些同学不太愿意帮助别人,他们抱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认为我不去麻烦别人,别人也不要来麻烦我。他们把帮助当成一种物质上的交换,斤斤计较于付出与回报。其实,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帮助一样是一种满足,是一种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紧握我的手’,大家在做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受助和帮助人的感受。”
  2.活动展开。
  (1)教师介绍规则。“现在我们先来分组。请大家按照小队集合,一个小队为一组,两个同桌为一对,其中一位同学先扮演帮助别人的人,另一位同学就扮演需要帮助的人。现在请需要帮助的人用手帕把眼睛蒙住,要蒙得严严实实,看不到眼前的景象。然后每一对都站到起跑线后。好,下面就让没有蒙住眼睛的同学牵着你同伴的手,引导他越过重重障碍,向终点进发,看哪一对最先到达。注意:帮助别人的同学绝对不可以开口说话,你只能用其他无声的方式来引导他。”
  (2)各小组进行游戏活动。
  (3)游戏结束后,原先蒙住眼睛的同学摘下手帕,和同伴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4)这次游戏结束后,教师让每个小组集中起来,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在游戏中的感受,谈谈自己是怎样当引导者的,怎样才能当好引导者。
  (5)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的活动经过和讨论内容。
  (6)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发现大家普遍有一个感觉,因为在活动中不能说话,所以助人者和被助者有时会觉得很别扭:助人者‘无所畏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被助者被蒙住了双眼,总是小心翼翼,他什么也看不见,又听不到任何提示,自然处处提心吊胆,举步谨慎,这样,引导他的人就会觉得他是那么不听话,双方配合起来就不那么默契。那么怎样做才能配合得更好,更默契呢?请同学们再回到自己的小组里讨论一下。
  (7)在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游戏活动。但这次活动允许引导者开口说话,提示、引导被助者越过各种障碍,到达终点。
  3.讨论。
  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两次活动,哪次更顺利?为什么?
  4.教师总结。
  “同学们,游戏是做完了,但是我们从这个游戏中所获得的体验,我想大家是不会忘记的。在这个游戏中,每个人都分别担任了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的角色。交换角色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受助和帮助人的感受:只有当你体验了需要帮助时的焦虑和得到帮助时的欣慰,你才能深切理解帮助的重要意义。所以,我想今天同学们从这个游戏中学到的第一个人生经验是要乐于帮助别人。大家在游戏中都经历过从互相陌生到配合默契的过程,这个游戏成功的关键就是配合的技巧,而成功的前提则是互相信任。所以,同学们从这个游戏中学到的第二个人生经验就是在帮助的过程中,帮助者和被助者要互相信任。第三个人生经验就是帮助其实是一种合作,合作者不但要有合作精神,还要有合作技巧。游戏毕竟是游戏,你们在生活中会不断遭遇这样的经历,体验这样的人生经验,生活会教会你们怎样帮助别人,与别人合作。
  5.老师提议学唱手语歌《相亲相爱一家人》
  注意事项:
  由于学生之间的合作有一个磨合的过程,难免会有埋怨、争执,这样是会影响到学生的体验的。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控制好他们的情绪,调节好活动的节奏。

  案例二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案例:我的问题出在哪儿?(游戏活动)
  课程目的:
  1、通过活动发现自己日常学习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马虎、不认真倾听、着急等问题;
  2、冷静下来思考当发现这些问题后自我的感受;
  3、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出错,没有人会完美,但我们要用心不重复犯错。
  课程流程:
  1. 教师简要介绍今天让大家来完成一个不计入学习成绩,但要比赛以下看谁速度最快的练习;
  2. 教师给每人发一张印有下列文字的纸(附案例二后),当确认每个人都拿到后,对着纸念前面指导语,然后宣布开始,并强调过程中不可交流,完成后只是不出声举手示意老师即可。
  3. 当大部分同学都完成后,宣告结束。
  4. 讨论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个人的感受是什么?邀请同学们发言。
  5. 教师总结:若你认真完成的话,这一定是一个很有冲击的游戏。其中,会对自己有很多的发现。
  附:(参见下一页)

  开头的话:
  这是一个需要速度的游戏。总共30道题,请你先看一遍题目,然后在右边的空白纸上按题目的要求做,速度当然是越快越好。做完后看看你花了多少时间,能挑战我们的记录吗?

  计时准备,开始!
  1。在纸的正中写上你的名字。
  2。在姓名旁边写三个“好”字。
  3。把你的性别和生日写在纸的右上角。
  4。在纸的最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在纸的左下角画三个正方形。
  6。在这三个正方形外各画一个圆。
  7。再在这三个正方形里各画一个三角形。
  8。在你的姓名上方写上你父母的姓名。
  9。把那么三人的生肖属相分别写在姓名的旁边。
  10。把你的生日数字单个相加,把答案写在生日的下面。
  11。在纸的左上角写出你所读过的一所学校的名称。
  12。把你最喜欢的一样东西写在纸的左边。
  13。把你最讨厌的一样东西写在纸的右边。
  14。在纸的右下角画五个五角星。
  15。在你的姓名下面画一条波浪线。
  16。在父母的姓名旁边写上他们的生日。
  17。算算你父亲比你大多少岁。
  18。算算你比你母亲小多少岁。
  19。再看看你父母相差多少岁。
  20。在你最讨厌的东西上打一个×。
  21。在你最喜欢的东西旁边画一个☺。
  22。接下去的三题你不用做。
  23。将题目前面的单数题号圈出来。
  24。在题目前面的双数题号上打√。
  25。在纸的下端写出28乘以82的答案。
  26。把第7题中你所画的三角形全部涂黑。
  27。把第14题中你所画的五角星全部涂黑。
  28。看完后你只需要做第1题和最后两题。
  29。在你的姓名下面写上“遵守指导我第一”。
  30。数一数当你“幡然醒悟”时已做了多少题。

  案例三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案例:考试焦虑自我辩(角色扮演)
  课程目的:
  1、 通过对考试焦虑的自我意识进行辨析,了解自己对考试的态度和考试焦虑的状况;
  2、 增强学生对考试焦虑的积极自我意识,克服消极的自我意识。
  课程理论说明:
  考试会给大多数学生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使他们产生心理紧张和焦虑。学生对考试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焦虑和紧张属正常现象。适度的焦虑有助人集中精力地投入到准备及考试之中。但焦虑过度会抑制大脑活动,影响感知、注意、记忆、思辩等心理能力。
  本活动采用行为治疗的独白法和空椅子方法,通过学生对考试焦虑问题的内心独白和自我辨析,帮助其了解自己对考试的自我意识,认识考试焦虑对自我意识的消极的危害,强化学生对考试的积极的自我意识。
  课程流程设计:
  1、 教师在讲解考试焦虑的基础上先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考试的消极意识。
  如:离考试时间越近,我越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
  要是考不上,以后的前途就完了。
  都说我考试不成问题,可越是这样,心理就越不塌实,担心考不好丢人现眼。
  我担心别的同学考得比我好。
  父母对我寄予厚望,假如考不好,怎么交代。
  自己成绩一向不错,考不好,老师怎么看我。
  我讨厌考试,它让我紧张,忧心忡忡。
  2、 引导学生归纳对考试的积极意识
  如:消极意识是不必要的,而且有害。
  要保持乐观而自信的心境,才能考出好成绩。
  必须抛开各种杂念干扰,减少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复习。
  平时要掌握放松的方法和技巧。
  3、 空椅子上的内心独白
  (1) 在表演区里面对面放两张椅子,一张上写着“消极意识”,另一张写着“积极意识”。
  (2) 每次让一个学生上台表演
  (3) 先让学生坐在“消极意识”的椅子上,表达自己对考试的消极自我意识,然后坐到对面的“积极意识”的椅子上,以积极意识对消极意识进行辩论。
  4、 讨论与总结
  (1) 从刚才同学的内心独白中,我们看到什么?
  (2) 对考试的积极意识有那些?我们可以怎样运用?
  5、教师小结
  每个人对考试都是有所担忧的,同学们的内心独白也反映这一点,关键是我们怎样看待考试焦虑的问题,这需要同学们自觉意识到考试焦虑的危害,用积极的意识克服消极的意识。
  注意事项:
  1、 在运用空椅子进行角色扮演时,学生可以在两张椅子之间来回坐,表示消极意识和积极意识之间的相互交错状态。
  2、 本活动中角色扮演的关键在于学生内心的表白和思辩,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 观看的学生要着重体验别的同学的内心感受,理解考试焦虑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关键是要以积极的意识来对待它。

  案例四: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价值大拍卖(角色扮演)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
  2.帮助学生体验和澄清自己的人生态度。
  活动说明:
  价值是指个体的一套有系统的内在标准。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人生态度有重要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家庭传统与教育的影响。由于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时期,很多价值观念还是模糊不清的:本活动就是用类似魔术店的方法,帮助学土了解有关爱情、友谊、健康、美貌、爱心、金钱、欢乐等多方面的价值观念:因为在拍卖会上,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学士在拍卖时的选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取舍中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思考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
  活动过程:
  1.事前准备
  (1)足够的道具钱和拍卖槌。
  (2)将拍卖的东西事先写在硬板纸上(最好是不同颜色),以增加拍卖的趣味性及方便拍卖进行。
  (3)宣布游戏规则。
  每个学生有5000元(道具钱),他们可以随意叫卖下表中的东西。每样东西都有底价(见下表),每次出价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5000元的,立即成交。
  ┌——————┬—————┬——————————┬——————┐
  底价表
  1. 爱情 500元 9.财富 1000元
  2.友情 500元 10.欢乐 500元
  3. 健康 1000元 11.长命百岁 500元
  4. 美貌 500元 12.诚实 500元
  5.礼貌 1000元 13.享受一次美餐 500元
  6.威望 500元 14.分辨是非的能力 1000元
  7.自由 500元 15.大学毕业证书 1000元
  8.爱心 500元
  2.教师引发动机
  (1)教师问:“有谁不喜欢金钱?”(预期学生会一致说没有,而且反应是热烈的。)
  (2)教师继续问:“若你有5000元,你希望得到什么?”(让一两位学生回答)
  (3)给每个学生每人5000元(道具钱),介绍拍卖游戏的方法和拍卖的东西。
  3.举行拍卖会
  (1)由教师主持拍卖。
  (2)按游戏方法进行,到所有拍卖东西卖出为止,然后请学生认真考虑买回来的东西。
  4.讨论
  示例:
  (1)你是否后悔得到你所买的东西?为什么?
  •不后悔,因为“爱情”是最令人快乐的体验;
  •“威望”使我高人一等,受人尊重;
  •“诚实”是美德;
  •“大学毕业证书”等于美好前程,一生无忧……
  (2)在拍卖过程中,你的心情如何?
  •很紧张,一定要赢!
  •有时叫到高价就舍不得再叫。
  (3)有没有同学什么都没有买?为什么不买?
  •有,因为没什么值得买;
  •有,因为钱最重要;
  •有,因为叫输了。
  5.教师总结拍卖活动,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1)假如现在已经是人生的尽头,请看看你手上所有的是什么东西?
  (2)它们对你来说是否仍有意义?
  (3)你是否后悔刚才为自己争取的东西太少?
  (4)你争取回来的东西是否是你最想得到的东西?
  (5)金钱是否一定会带来幸福和欢乐?
  (6)有没有一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或比金钱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呢?
  (7)以上问题都没有一定的答案,然而,你是否甘愿为了拥有金钱、声望而放弃一切呢?
  (8)有没有比这些更值得追寻的东西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注意事项:
  1.拍卖会可以由教师主持,也可以由学生主持。
  2.“底价表”的内容和价格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认识加以删减和修改。
  3.应鼓励学生尽量投入,以获取最真实的反应和体验。
  4.拍卖的东西必须少于学生的人数,以增加拍卖的紧张气氛。
  5.在拍卖过程中,留意学生的参与程度。

  案例五:
  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习需要意志力(行为训练)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取锻炼意志、毅力和耐心的体验。
  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在学习上需要这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活动说明:
  1.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锻炼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
  2.难点: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把在活动中感受到的内心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理解意志力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3.活动准备:准备黄豆、赤豆、黑米、白米、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常会遇到困难,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它。可是要克服困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下面我们来做两个游戏,体会一下锻炼自己的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
  (2)进行游戏。把黄豆和赤豆混在一起,然后把它们分拣出来。试一试你花了多少时间?
  (3)小结、交流。先由教师发问:“同学们,你们在分拣时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啊?你们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大家交流一下想法好吗?”
  同学们进行交流,各自谈谈在分拣时遇到的困难和感受。
  教师作小结:“好,大家都谈了很多自己的体会,从这个活动中也感受到了锻炼人的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再做一个类似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同前面那个游戏相同,但难度更大一些,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游戏能够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
  2.分拣比赛。
  分别取一把白米和一把黑米,并把它们混在一起,然后分拣开来。试一试你花了多少时间?
  学生在分拣时,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计时,发现已完成分拣任务的同学,就在他拣好的米堆上插上一面小红旗,并报出他所花的时间;没有拣完的学生继续分拣,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分拣完毕。
  3.学生进行交流。
  (1)教师发问:“在这次比赛中,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2)学生们对此进行讨论、发言。
  (3)教师特别提出:“在这次比赛中,最先完成任务的同学固然值得祝贺,但最后一名完成任务的同学精神更加可嘉,请你谈谈你的感受好吗?”
  (4)学生作自我表露。
  4.教师宣布最先完成的同学获得“优胜奖”,而坚持拣完的最后一名同学获得“意志奖”。
  5.教师对这次活动作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很成功,每个人都尽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刚才大家在讨论中提出的许多想法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感受,也说明同学们在这个活动中确实体会到了锻炼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它不仅对我们现在的学习,而且对我们将来的工作乃至生活,都是成功的必要品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重视意志力的锻炼和培养。”
  注意事项:
  在游戏中,学生的速度有快有慢,怎样保证每位学生都完成游戏,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慎重考虑游戏的过程,在实际操作时灵活掌握,控制好节奏。

  案例六
  初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我自信我快乐(行为训练)
  活动目的:
  通过训练,增强自信心。
  活动说明:
  一个人的不自信往往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如不敢向别人提要求,害怕遭到拒绝;面对任务退缩,担心自己完不成;讨好别人,不愿得罪别人,等等。不自信的人很少尝试自信的行为。行为训练对于克服不自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活动过程:
  1.不自信的等级排定
  教师出示令学生感到不自信的几种情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不自信的程度进行排列。(可以用PPT投影打出,也可以事先印在一张纸上,学生一人一份)(按最不自信做的到较自信的做的水平排序):
  在马路上向陌生人问路。
  你正在家里做作业,而且正做在兴头上,有同学打电话来聊天,想挂电话又不知如何开口。
  要好的几个同学建议一起到外面去玩,但自己又没有这么多钱,自己的家境也不允许到这么高档的地方去玩,该怎么办?
  在班里,你学习比较好,笔记也很整齐全面。有一些同学老是上课不好好听,但他们临考借你笔记背背,更有人考试时作弊获得比你还好的成绩。你知道这样做他们是自己害自己,但是自己心理还是不舒服,也不想再借笔记给他们。不知该怎么做?
  看电影时,前排的人正好挡住了你的视线。
  你的老师正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一个同学,而你知道这个同学是被冤枉的,你会站起来为他说句公道话吗?
  在公交车上,你背了一个大书包,又拎了一大袋东西,你想请坐在位子上的人腾一点地方让你搁一下包,你会开口吗?
  2.学生计划应对策略
  在学生对上述几种情况排好等级后,请学生在旁边写出自己平时的反应,然后再写出自己认为较好的反应形式。如对于第七种情况,你会说:“对不起,叔叔(阿姨),能请您让我在您的位子边上搁一下我的书包吗?它实在太重了。”
  3.分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项情况,交流自己的应对策略,并试着在组内练习自己的应对策略。
  4.矫正与模仿
  教师在学生活动的时候,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并作指导。
  请做得较好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演示。让反应不得法的学生模仿该学生的行为、语气及表情。
  5.讨论
  请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让自己感到不自信,应该如何应对。
  6. 辨别行为过激与行为自信。
  教师可准备几个行为过激的例子与行为自信的例子,让学生加以辨别。
  7.应用(泛化)
  请学生举出在生活中其它让自己觉得没有自信的例子,并讨论应如何解决。
  8.附:应对策略(对应于前七种情境)
  (1) 请问,去某某大街怎么走?您能说得详细些吗?我还不是很清楚。
  (2) 对不起,下次再陪你聊吧!我正赶着做作业呢。
  (3) 哎呀!我没钱,大概不能参加你们的活动了,或者我们换个地方玩,不过花钱要少一点。
  (4) 你把你的笔记给我看,我希望我们可以交换看,互相学习。
  (5) 先生,对不起,您这样坐正好挡住了我的视线。
  (6) 老师,请不要生气,我想告诉您事情是这样的……
  (7)对不起,叔叔(阿姨),能请您让我在您的位子边上搁一下我的书包吗?它实在太重了。

  案例七
  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团体活动
  妈妈的手最温柔(表达性艺术性活动:音乐与手语)
  活动目的:
  检验父母与子女之间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身体接触,这有助于密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加强子女与父母沟通,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与感恩。
  活动说明:
  1.重点:通过游戏后的交流,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得以沟通,彼此能够倾听对方的心声。
  2.难点:通过对母亲的手的辨认,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情感。
  3.活动需要学生家长妈妈的配合。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讲述: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是在妈妈温柔的双手下长大的,可是你们有没有仔细端详过妈妈的乎,你们有没有用心抚摸过妈妈的手?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哪位同学对自己妈妈的手最熟悉。
  2.步骤:
  (1)找一块很大的布帘挂起来,在一定的位置开出能容下一只乎通过的孔缝。把布帘挂在背光处。
  (2)活动规则:妈妈除去手上的装饰品;站在布帘后的妈妈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做任何暗示。
  (3)请到场的妈妈站到一块能够掩住整个人的布帘后,从留出孔缝的布帘中伸出一只手。请同学们观察哪一只乎是自己妈妈的乎,并上去握一握妈妈的手。
  3.集体交流:
  游戏结束后,请同学们谈谈在活动中的体会;也请家长谈一谈在家庭生活中与子女的关系。在交流中,大家彼此增进相互了解,融洽两代人的关系。
  4.深化感受:
  伴随音乐,老师讲解《感恩的心》故事,过后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表演手语歌《感恩的心》。

  案例八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案例:
  作为高三学生的我(表达性艺术性活动:九分格绘画)
  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加强自我的了解和相互的了解
  2. 协助学生宣泄面临高考最后一年的紧张、焦虑、兴奋或跃跃欲试等情绪
  3. 通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缓解压力的技巧,找到自我的定位
  活动说明:
  1. 九分格的绘画是艺术治疗,强调不是比较绘画,请同学们尽可能不使用语言文字而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2. 准备好纸和足够彩笔
  3. 注意说明规则
  活动过程:
  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今天活动的主题:“作为高三的我”,并邀请同学们用与平常不同的口语或书面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即用绘画将自己看到“作为高三的我”这个命题时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2. 给每人发一A4纸及一盒彩笔,请大家先在A4纸上尽可能大地画一长方形
  3. 将画好的长方形分成相等的九个格子
  4. 在九个格子里按照由自己编制的顺序做画,一定要尽力将九个格子画满,可以用图画、符号等。再次强调主题是“作为高三学生的我”。
  5. 教师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所有同学画完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5人一个的小组,每人在小组中描述自己的画。
  6. 教师发现那些比较有信心、有计划或者对困难有充分准备的同学发言。

网友(2):

同舟共济 踩报纸
目的:增强团体合作意识,营造团结和谐的团体气氛
对象:小学六年级以上的学生均适用
时间:约10分钟
准备:报纸
操作:团体成员按原小组为单位。将报纸看作本小组在落水时唯一的一艘救生艇,请小组想办法让让更多的人站到报纸上获救,每个人都必须踩到报纸作为支点。看哪一组获救的人最多。
分享:团体成员分享感受,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指导者作本次活动总结,宣布最后一次活动时间。
注意事项:在团体成员参与讨论各成员的问题时,不要过于强化问题的解决,引导成员在团体讨论当中得到一些启发,或引导成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