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片酬在拍摄完成时就已经结完了。在剧组拍戏,基本上演员是得罪不起的,特别是男女一号。因为她或者他只要不拍了,或者刁难你,整个剧组就陷入困境,即使是导演都可以换掉,男女一号不好换,换了等于白拍了。所以,在签约的时候,基本上演员都处于强势地位。
在签约之日起,三个或者五个工作日会支付定金。开机前三五个工作日支付一大笔酬金,连同定金,此时大概已经支付了百分之六十左右,拍摄过半支付大约百分之三十。在杀青前三五天支付余下的百分之十左右的尾款。当然也有比例不一样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演员杀青前,片酬已经是结清了。因为演员也怕你拍完了,你不给他钱。
而且影视公司大部分都是在给演员打工的。影视市场看着热闹,实际上赚钱的公司少之又少,因为演员的高额片酬,大部分公司都是在给演员打工,基本都做了个赔本买卖。
举个例子,一部30-40集电视剧,请一线艺人和准一线艺人各一名,预算大概一亿八千万左右。两位一线明星片酬大概在一亿两千万到一亿三千万,剩下的就是其他的制作费用。当资方拿出这么多钱,最后剩下一堆硬盘,所有的风险都在制作方这里。
最后卖不卖得掉,能不能播出,都是制作方的事,演员早就拿钱走了。所以制片方独自承担风险,基本上,制片方就是在给演员打工。
其实演员片酬的交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合同来付片酬。
交付片酬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01、拍完马上支付片酬,无任何分红并不是所有演员都能够获得上映之后的分红,比如一些客串的演员或者是一些咖位不高的配角。他们的戏份并不多,可能只在剧组里待上半个月就走,这样的演员一般拍完之后立马就能拿到自己的片酬。
甚至有一些演员单纯就是友情出镜,连合同都没有事先签署,就直接进组拍摄。这种情况一般也是拍完之后再联系经纪人或者工作室支付片酬,属于事后再进行合同签订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因为友情出镜通常没有片酬,纯粹是人情交易。
而一些群众演员,比如横店影视城的那些群众演员,往往就是在拍摄之前商量好拍一场戏需要多少钱,拍完之后就立马结款,他们甚至可以在拍摄之前拿到一部分钱,等拍摄完毕后再拿尾款。
02、拍完后付片酬,上映后付分红电影中的一些有经纪公司的主演演员,可能自己带资进组或者自己参与了分红,他们签署的合同可能就是拍完之后支付片酬,上映之后再计算分红的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是比较常见的,先将演员的片酬支付到位,后期的分红再另外计算。
由于演员的片酬需要与经纪公司进行分成,所以剧组先行支付片酬,经纪公司好先做好入账的计算工作。而分红这种事情,演员可能会和经纪公司分成,也可能只是个人投资,与经纪公司无关,则无需和经纪公司分成。
这种方法有一个好处就是经纪公司可以提前和剧组沟通好演员的片酬,在片酬合适的情况下再去谈分红,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也就是经纪公司。在拿到了满意的片酬后再参与分红,不管最后的分红到底多不多,他们都是无所谓的。
03、上映后将片酬和分红一起支付部分一线演员可能有自己创设的工作室,但没有签署专门的经纪公司,他们拍戏可能也是自己找的资源,自己投资的剧组。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会是片酬和分红一起,直接支付到演员的工作室,非常快捷。
而演员那边往往不会立即拿到片酬和分红,而是等到年底工作室进行结算的时候,一次性拿到自己该年度应该拿到的钱。这样的演员往往也不是那种靠演戏养活自己的演员,而是将演戏当做一种投资在做。
当然,这样的方式往往只针对于一些有实力、资源多的演员。这些演员的工作重心通常会放在好作品的输出上面,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流量去进行快速的变现。他们在拍戏的时候也会更加认真,期望能够用好的表演来征服观众。
第一:演员片酬在拍摄完成时已经结完!
在剧组拍戏,基本上演员得罪不起,特别是男女一号。因为她或者他只要不拍了,或者刁难你,整个剧组就陷入困境,即使是导演都可以换掉,男女一号不好换,换了等于白拍了。所以,在签约的时候,基本上演员处于强势地位,合约一般会这么签!
签约之日起,三个或者五个工作日支付定金。开机前三五个工作日支付一大笔酬金,连同定金,此时大概已经支付了百分之六十左右,拍摄过半支付大约百分之三十。在杀青前三五天支付余下的百分之十左右尾款!当然也有比例不一样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演员杀青前,片酬已经结清!因为演员也怕你拍完了,你不给钱!
第二:影视公司大部分都是在给演员打工!
影视市场看着热闹,实际上赚钱的公司少之又少,因为演员的高额片酬,大部分公司都是在给演员打工,赚了个吆喝,做了个赔本买卖!
举个例子说明,一部30-40集电视剧,请一线艺人和准一线艺人各一名,预算大概一亿八千万左右。两位一线明星片酬大概在一亿两千万到一亿三千万(一个八千万,一个四五千万),剩下的就是其他全部制作费用!当资方拿出这么多真金白银,最后剩下一堆硬盘,所有的风险就在制作方这里!卖不卖得掉,能不能播出,演员钱早就赚走了。制片方独自承担风险,基本上,制片方就是在给演员打工!
第三:演员片酬制度急需改革!
基于演员片酬畸形的现状,制作公司和社会各界一直在呼吁整顿,之前总局和影视制作业这会也联合发出了限制演员片酬的通知,现在看起来,有一点效果,因为限制了演员最高片酬不能超过5000万,最少不再像以前动不动八千万,一个亿的天价片酬。
但是这样,依然没有解决问题:第一,演员片酬依然过高,一部戏5000万,你们自己掂量。几个月时间,一个公司一年赚5000万都了不起了。一个演员三四个月可以毫无风险的赚到!第二:演员没有风险。不能把所有风险压到制作公司手上,演员也必须共同承担。卖不掉,收视率不好,演员必须一起负责!
虽然同样是演员,但也分三六九等,顶级的演员薪酬可以私人定制,直接与资本方讨价还价,最低端 的全中演员,只能每天领倒一盒盒饭外加可怜的临时工费用,同时还可能被黑心中介刮去一大半。总之,在纸醉金迷且充满欲望的演艺圈里,有多么阳光就有多么肮脏,人性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野蛮生长。
下面就来说说关于演员的薪酬的具体情况:
根据2018年的演员薪酬数据,全国片酬前十的演员最低都是3000万人民币起步,顶级的成龙、周润发的片酬甚至达了惊人的8000万人民币,但这二位基本已经快到岁数了,也并不是年年的拼命拍片,给出这个片酬,更多的是处于对他们在影视圈地位的一种肯定。
即使是3000万人民币这个数字应该已经超过很多上市公司全年的净利润了,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且这仅仅是是一部影视剧的收入,如果演员在这一年里高产一些,收入过亿相比并不难,努努力赚几个“小目标”更不在话下。
这些钱一般都会在与演员签约时支付一定比例,在后续影视作品拍摄的过程中,再陆陆续续支付完成,不过一般都会在电影拍完上映前完成支付,而不会等到票房出来后再付钱,因为如果这样,相当于演员也要承担票房不佳的风险,万一相关公司来了个破产,岂不是打水漂了。
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基本是微乎其微的,毕竟大家在圈里长期吃这口饭,没必要砸了饭碗以后没得吃。此外有些制片方为了能够抢到热门的演员,很可能会在签合同的时候一次性先支付片酬,以此表示诚意,签下想要签的演员。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当红的流向明星,以及一些自带流量的当红演员身上。
除了制片方抢演员,一些尚在拼搏期的演员也会为了出演一些好的剧本或是与某个知名导演合作,而原因延期支付片酬,甚至自降片酬。这样的新闻其实一搜就能搜到,比如当初《战狼二》筹备的时候,很多鲜肉演员如果出演,就相当于自降片酬了,所以最后只有张翰有远见,参与了拍摄。
演员片酬除了直接给付现金,还有参与分红的方式,这类一般是将演员的一部分片酬转为成立的影视公司的股份,等到上映结束,票房受益分成时,便会按照比例享受到票房收入,如果出现像《战狼二》,或是更早的《阿凡达》,如果演员将片酬转为一定比例的股份,参与最后的分成,那么就很可能赚嗨了。
当然,高回报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这么做是需要承担一定票房不佳的情况。
其实国内电影业还在成熟过程中,目前并没有一个行业通用的片酬支付模式。
比如现在公开的几种片酬支付方式:
一、分阶段支付,比如入组支付一部分、拍摄中期支付一部分,尾款在杀青后支付;
二、片酬转股份,把约定的一部分片酬转为电影投资,根据票房成绩后续支付;
三、一次性付全款,这种在行业少的要命,而且多数是在洗钱。
其实这些支付方式这些都是演员和剧组协商后的结果。而且大家不要把片酬简单的想成“演员的酬劳”,更多时候,片酬是资本运作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们把一部电影和电视剧看成投资项目,剧组和演员都是参与者,而片酬和其他成本,其实都是项目经费而已,它的支付方式,完全取决于项目的进展和盈利情况。
大陆电影市场一个比较独特的情况,那就是演员本身就是资本控制,并且跟它们一起运营的管理者,而不是我们理解的只拿片酬的打工者。这点跟日韩欧美都不一样,在有成熟电影工业体系的日韩欧美,演员根本不需要去参加什么前期炒作,以及陪吃陪喝什么的,他们只需要按时进组并且老老实实把镜头拍完,并且根据合同约定,有问题自己回去补拍就可以了。
所以他们的片酬都是一次性支付,大部分价位并不高,除了超一线巨星像小罗伯特唐尼那种,以及成龙李连杰这种国际巨星,其实这二位如果仅仅在好莱坞的咖位不算一线,但算上他们背后的中国市场,那么片酬就能进入一线明星之列。所以演员片酬在咱们国家更多时候是个虚无的数字,这里面更多的是整个项目的投入成本,并且不都是落入演员或者团队的口袋,可能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已经花出去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