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疚的心理,是怎样的罪恶

2024年12月05日 01:02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明明不是自己的过失,却总喜欢将所有过错包揽在自己身上;明明跟自己无关的事情,却总在为他人着想,使自己焦虑不安;明明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情,却总是觉得对别人有愧疚。

到底是什么心理致使自己有这样的感受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由于缺乏主观判断,一味地听从他人想法,潜意识里对别人感到愧疚,将主动权交给他人。认为别人的建议都是正确的,自己的想法不正确。

心理学: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愧疚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在一个村庄里,有位爷爷和孙子去镇上赶集,爷爷骑在驴上,孙子在下边走,路人看见了便说爷爷,怎么能让小孩子走路。

爷爷听后立马下来,让孙子骑驴,这时候又有人说话了,大让小,小让老,应该照顾老人,爷爷和孙子听后觉得谁骑都不好,于是两个人都骑在驴上。

谁知又有人说,两人都骑在驴身上会把驴压死,太没有爱心了。

爷孙俩一听,怎样做都不合适,于是只好将驴捆着抬起来走。

这个故事反映了哲学中动机与效果的思想。

所谓动机,即是引起人们进行某项活动的主观愿望、设想,属于主观范畴。

所谓效果,则是指人们进行该项活动所产生的某种客观结果,属于客观范畴。

心理学: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愧疚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动机也不同。

所以人不能缺乏应有的自信和主见。

俗话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遇事盲目,屈服于某种压力,这样不果断的行为方式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
愧疚感的人总是对自己进行自我批判,遇到事情总是认为是自己的过失。

蒋方舟在一次演讲中曾说:

“我感受到一位讨好型人格一路走来的内心独白,其中一句话狠狠的撞击着我的内心。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

从小时候我们就学习如何赢得别人的喜欢,在家里要学会赢得父母的喜欢,在学校里要学会赢得老师的喜欢。

心理学: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愧疚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我们无时不刻被教导着要做一个惹人喜爱的好孩子,迎合别人的需要,却忽略了培养坚强的自我独立意识。

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一举一动非常敏感,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会造成错误而使自己陷入无尽的愧疚中。正是这种自我批判伴随的愧疚感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大的负能量。

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只顾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这是一种很矛盾、很危险的人格。

当自己拒绝别人时,内心非常不好受,感到很煎熬。参加聚会时,总是担心冷场一直主动寻找话题。跟他人微信发消息,如果对方没有及时回复,便会心存愧疚,反复斟酌自己的言词是否得当。

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坏情绪,害怕自己的负能量会影响到他人却没想过自己的情绪不能得到释放,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学: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愧疚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讨好型人格通常有如下表现:

对别人的感受很敏感
讨好型人格的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害怕自己做了什么让别人不喜欢的事情,非常重视对方的感受,从而忽视了自己,如若做出了不得当的事情,就会感到非常懊恼。

经常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抬高他人,贬低自己是讨好型人格的特点。他们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切事情都让别人先选择,自己对于别人的选择都双手赞同。

经常通过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来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友善,也是一种对他人莫名愧疚的一种表现。

心理学: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愧疚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害怕说不,不懂拒绝
讨好型人格对于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遇到别人求助,也不懂拒绝,害怕一旦拒绝,就会影响与他人的关系。

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己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提出来,害怕给别人添麻烦,成为别人的负担。

蒋方舟曾说过:“我与自己达成了和解,用这种和解来告别自己的讨好型人格。这种告别不代表漠视身边的人,而是更好的认识自己,关爱自己。”

我相信,总是觉得对别人有愧疚心理的讨好型人格的人也可以做到这样,做到更好地认识自己,爱护自己。

网友(2):

愧疚,是道德与情感的博弈。愧疚,无关乎对错。
1、当一个人待救之人,垂垂欲死,你施以援手仍未从死神手里抢夺回生命,你会愧疚。
2、当一场利益纠葛之间,人趋之向好,择善于己,看他人吃糠喝稀,你会愧疚。
3、当一个人心智未开,一叶障目,之罪当诛,之恨当伐,回首过去,你会愧疚。
也许并没有对错,只是心里的道德底线在告诫自己,正确的方向在哪里。

网友(3):

愧疚就代表你知道你有错~!你自己看着办吧

网友(4):

一、产生心理机制:
(1)内疚是内倾性,内归因才能产生内疚,如果有人把伤害别人的行为统统归结为外界的原因自然不会感到内疚。
(2)内疚源自于个人内部道德的违规,内疚的标准总是比较私人化的,有些人撞倒别人会内疚,有些人觉得没什么,道德标准、社会规则、风俗等当然也会影响个人内部道德的形成,内疚是社会化的产物。
(3)与心理失衡有关,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准则产生矛盾不协调,只能通过调整心理准则或者外在行为来恢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