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攻打曹魏。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参军马谡,被派往驻守战略要地街亭。而马谡在街亭违背诸葛亮的部署,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劝告,主观武断,在远离水源的山上安营扎寨。结果曹魏大军蜂拥而至围困孤山,蜀军大败,马谡失魂落魄、灰头土脸逃回大营,致使街亭失守,这就是著名的马谡失街亭的故事。事后诸葛亮上表刘禅免去自己的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并且处斩了主要责任人马谡,这就是有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当中却折射出众多复杂的问题,马谡该不该杀?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仅仅是因为他丢失了街亭吗?
马谡街亭失守,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半途而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胜败乃兵家常事,人才乃制胜之本,如果说一个将军打了败仗就要杀他,那这个就没有法做了。打一次败仗杀一个,再打一次败仗再杀一个,再打一次败仗再杀一个,有多少将军杀?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对于蜀汉绝对是一个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