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丝绸之路的几次兴衰

汉代丝绸之路的几次兴衰
2024年11月15日 01:44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
汉武帝打算联合曾经被匈奴击败被迫迁徙的大月氏(月氏被匈奴击败西迁后分为大小月氏)夹击匈奴。同时还有一个深层原因,基于中国帝王传统的治国方略,汉武帝要为这个国家寻找一条可持续的对外发展道路。正是基于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由匈奴人甘父(也作堂邑父)当向导,带领随从一百余人,从长安出发正式出使西域。
虽然这次远征没有达到夹攻匈奴的军事目的,但是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确实巨大的。张骞回来后将沿途所有国家的地理状况、山川人文、军事情报等信息收集回来。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引用了张骞的资料。并用“凿空”二字概括了张骞的功绩。因为这次丝路的节点在沙漠边缘,有水有草有湖,可以进行休息和给养,所以被称作“沙漠绿洲丝绸之路”。

2、河西之战——丝绸之路的兴盛
公元前124年,经漠南(蒙古大漠以南)战役后,匈奴单于远徙漠北,在大漠以南对汉朝威胁最大的就是河西走廊的匈奴人。于是汉武帝将下一个打击目标指向了河西走廊地区。以剪除匈奴右臂,切断其与西域及西羌各部之联系,保卫丝绸之路。
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进攻河西走廊的匈奴人。这就是第一次河西之战。经此一战,汉军重创匈奴精锐。同年夏,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河西,深入匈奴境内两千余里,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当年秋,汉武帝令霍去病率万名骑兵前去受降。休屠王突然变卦,拒绝降汉。浑邪王攻杀休屠王,收编其部众。汉武帝封浑邪王为漯阳侯,将其部众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郡(今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边界。为了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朝在河西地区先后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从内地迁移大量人口到这里戍边、生产。
两次河西之战,在短短一年内歼灭使汉朝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地区,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彻底消除了丝绸之路上的隐患。此后,汉朝在丝绸之路上设立驿站,保护往来商旅。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访问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历时四年。进一步扩大汉朝影响,加深了与这些国家的交流,标志着连接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正式建立。
自张骞后,汉朝使者往来西域诸国,一年多则十余次,少的也有五六次。公元前60年,汉朝正式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一职,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也标志着西域正式的归在了汉朝中央政权的统治下。这也是丝绸之路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3、唐代高仙芝之战——丝绸之路的衰落
中亚阿拉伯兴起,特别是在高仙芝一战之后,唐代放弃了对丝路的经营,中亚落入伊斯兰的手中,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网友(2):

从两汉到明代,1,500年间,丝绸之路一直承担内地与西域、中国与欧亚一些国家间紧密联系的任务.但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政治条件的变化,丝绸之路亦时通时绝.

  概括地说,两汉时期,丝绸之路把当时世界上的四个文明大国——中国、贵霜、安息和罗马联结起来,并使这四个国家以其经济和文化的最高水平互相吸引.这是丝绸之路的畅通期.

  3到6世纪,即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虽然处于政治上的分裂状态,但文化与经济仍然有很大的发展.丝绸之路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它作为贸易与文化交流国际通道的作用.中国的蚕丝技术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西方的.

  唐代是丝绸之路繁荣畅通的顶峰.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都会.

  但是唐代后期,西北地区被吐蕃与回鹘交替控制,随后东北少数民族的崛起导致了宋、辽、金、夏的长期对峙,使丝绸之路出现了壅梗局面,时间长达400年之久.这期间丝路贸易又回到了通过中间站进行间接贸易的时代.

  随蒙古的崛起和横跨欧亚的蒙元帝国的建立,丝绸之路再次进入繁荣期.

  明代的西北边防内缩至河西走廊西部,但与西域的交往还算密切,与中亚、西亚的帖木儿帝国也有贸易关系.只是总体看来,由于西方世界已经进入产业革命的前夜,西方航海业高度发展,丝绸之路已经不再承担它曾经承担的重要使命;

从中西交通史的意义看,这时的丝绸之路已经不再闪耀昔日的光芒.这是丝绸之路兴衰史的大概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