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为什么要说谢谢精品教案

2024年11月15日 20:04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课题

说声“谢谢”

学科

品德与社会

学段:

中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
领域

我们的学校生活 我们的社区生活 中华传统美德:感恩教育
文明用语

教材

书名:品德与社会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育即生活”要源于生活,提升生活,指导生活。
课标中强调“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生活中鲜活的实例,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断拓展与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入社会,让学生在感受到社会温暖的同时去回报社会,关爱社会。
《说声“谢谢”》一课中,感谢,是对他人行为的认可、尊重与赞赏,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亲近起来。不论是谁,能在为人服务、帮助他人时,听到一声“谢谢”,心里都会感到温暖与满足,同时增添努力工作和继续帮助他人的动力。
本课,简单的两个字──“谢谢”,学生说起来容易,难的是在内心中,理解他人,在态度上,懂得感谢和尊重;在行为上,做到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说声“谢谢”》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中的最后一课。本单元的三课,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旨在让学生了解社会上谁在为我们服务,为我们提供着方便;在此基础上,《阿姨叔叔辛苦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他们是怎么为我们服务的,他们付出的艰辛;《说声“谢谢”》则是让学生学会我们该如何对他们表示尊重和感谢。
可以说,本课既是前面学习的延续和升华,又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反思。
教材中 “你会表示感谢吗”、“小记者在行动”、“尊重不仅仅是说声谢谢”这三部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调查采访、观察思考、合作分享、反思自己的行为,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要向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们表达感谢;我们要理解、尊重他们,学会将这份“感谢”落实在日常的行为活动之中。
学情分析:
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问卷见附页1),我发现: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
学生现阶段认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密切接触身边简单的社会生活,乐意用自己的视角来发现身边的人、事、物。在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为我们提供服务,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这节课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感谢,应该说,孩子们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基础。
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因为授课班级的进度未到,学生们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距离。加之现在孩子比较自我,尤其是这个学段,他们往往对他人的帮助,对社会给予,认为是理所应当,与己无关。让学生怎么能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呢?怎么能发自内心地说声“谢谢”,并将这份感谢付之于行动中呢?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
学生现阶段认知:我校和中关村三小的学生处于社会文化生活丰富的海淀区,熟悉的生活场景是丰富多彩的。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在校的学习生活,在商场购物的经历,接触的小商店,课外补习的老师,驾驶各类车辆的司机……这一幕幕,都深刻印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
实地授课班级更能参与到精彩纷呈的社会活动中,但是,通过课前采访,与家长的交流,发现尽管家长自身素质较高,但是对于孩子如何表达感谢,孩子面临疏于感恩的现状,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也无形中给本次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在这丰厚的生活经历中,孩子对于说声“谢谢”,持的是不置可否,可有可无的态度,有时认为心里感谢了即可,有时因为匆忙而忽略……他们没有认识到一声简单的“谢谢”对彼此的帮助,没有认识到说声“谢谢”是一种美德,应该成为一个人终生的良好习惯和基本素养,更没有意识到尊重不仅仅是说声“谢谢”。普遍存在着“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教学策略和手段: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考虑到他们在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我需要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实地采访法、合作探究法、情境体验法、任务驱动法,调动学生的感官,用他们的心灵去触摸、去发现,进而理解他人,从而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谢,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课堂生成,调整教学预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满足孩子在不同教学环节上有可能生发出的真实需要。
教学准备:
学生的准备:
  1. 填写“前测问卷”(见附件1)。
  2. 采访身边劳动者,记录采访内容和感受 (见附件2)。
  老师的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设计“前测问卷”,基于前测,设计“采访记录表”。
  3.老师的备课本、参考资料等。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对为自己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2.能力与方法:
  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3. 知识:
(1)知道接受他人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2)会表达自己的谢意,愿意用行动珍惜别人的劳动。
【教学重点】知道接受他人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教学难点】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问题框架(可选项)

单元标题:《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基本问题:为什么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单元问题:
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2.这些劳动者是怎么付出的?
3.我们该如何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内容问题:(课题:说声“谢谢”)
1.在生活中,你记得对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服务的人说声“谢谢”吗?
2.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说“谢谢”,又该怎样表达对他们的谢意呢?
3.谢意换来什么?
4.对别人的尊重和感谢,仅仅是口头上说声“谢谢”吗?

网友(2):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