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自问世以来,深受各阶层读者的喜爱,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小说作者通过艺术的手法,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而使该部小说成为中国文学画廊中的不朽之作,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所塑造的诸葛亮这一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作者耗费笔墨最多的艺术形象。从“水镜先生”司马徽第一次提到他的道号“伏龙”(即“卧龙”),为他的出场预作铺垫,到他去世后被安葬于汉中定军山,他一直处于作品情节的中心。罗贯中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他塑造为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我们简直无法想像,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还有什么看头,还怎么能成为世代相传的古典文学名著!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我历来十分敬重历史人物诸葛亮,也深深地喜爱艺术形象诸葛亮。下面我就从他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卓越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才能,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等四个方面对其形象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帮助人们全面认识和了解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
一、胸怀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十年中,也是诸葛亮逐步成长完善的重要时期。他摆脱许多的束缚,大量阅读并精心研习各类经典。《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学习方法提到“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这“三人”,是指徐庶、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以独特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中国一贯陈腐的学习观念。这与诸葛亮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务实的态度有关。对他而言,知识与学问,不是用来卖弄和应试的,而是帮助他在日后运用的。在《三顾茅庐》中,刘备就在南阳的田间听到耕种的农民们高唱优雅的歌曲,他很惊讶这些农夫竟可以唱出如此高雅的田园歌曲,而农夫们告诉他,这些歌曲都是隆中的那位“卧龙”先生所做。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隐居时的诸葛亮,是和这些农民们有深入接触的,他们一起劳动和耕种。在后来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他也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也与他一贯事必躬亲的行事风格相一致。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诸葛亮有机会可以和广大的下层人民交流接触,并体味生产劳动的艰辛。对诸葛亮来说,这无疑是他非常重要的生活磨练和心理磨练。
孔明以经世致用为己任,匡扶社稷为理想,自然不同于寻常只会在书卷中经营雕凿的腐儒酸丁,只知引经据典,死于句下。与此同时,诸葛亮还四处游学与观察,关心当时的政要,体察民间的疾苦,而且虚心向民间的劳动人民学习气象与风俗和各类生活、生产常识。出山后,形势和任务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医卜星相、兵器机械等都有相当的研究。诸葛亮不仅具有高远的理想和强烈的政治抱负,而且积极进取,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行动百折不挠,直到累死在前沿阵地。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如关羽大意失荆州、夷陵之败、刘备病死白帝城、南中之乱、多次出征祁山而无功。“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是对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和总结。诸葛亮作为一个贤相,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备,为共图霸业奋斗了一生。
二、兼有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的多方面智慧和才能。
《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诸葛亮形象是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忠贞不渝的节操、有超世才能和智慧的德才兼备的完人形象,是智慧和忠贞的典型。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称他是“古今来贤相第一奇人”,把他的“智”与曹操的“奸”、关羽的“义”并称为“三绝”;鲁迅也曾经评价说:“妆诸葛亮之智近于妖”。蜀汉的兴衰,三国之间的每一次重大的军事、政治斗争,几乎都与诸葛亮有密切的关系,显示了其经天纬地之才和其军事、政治、外交等各个方面的才能。
作为一个杰出的的政治家,诸葛亮在辅助刘备建立蜀国、打击豪强、任人唯贤、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等许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从三十八回谈起,书的作者为突出诸葛亮的大智大勇,一开场就把他给描绘了出来。“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①接着作者把玄德等人渴求拜见大贤的心情表露出来。诸葛亮初见刘备时便提出了拒蜀、联吴、抗魏的长远战略思想,显露了一个政治家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 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 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 图中原也。②
他所预见的这些情况是否正硧呢?是否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物?作者接着就把诸葛亮超人智慧展现开来,博望坡一仗,曹操令夏候敦带十万人马进犯当时只有几千人的新野,企图把刘备扼杀在摇篮之中。诸葛亮分析了敌情,利用了敌人的弱点,巧伏奇兵,以少胜多,将曹军杀得大败而逃。
孙子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做为一个军事家的诸葛亮深知其中的奥妙,为保全实力,避免被曹军呑没,他采取了联吴抗曹的策略,以实现取荆州、占西川的目标。在分析了敌情后,诸葛亮只身入吴,先以博大精深的知识和口若悬河的雄才舌战群儒、巧说孙权、智激周瑜,使吴蜀两国确立了联盟关系,终于在赤壁之战中使曹军败北。在争夺荆州之事上,诸葛亮也显示了超人的手段。周瑜发现了诸葛亮的过人之处,便处处先发制人,企图达到除去诸葛亮的目的。诸葛亮为保全大局,采取了既斗争又联合的策略,使周瑜损兵折将,在争夺荆州城池时还中了一箭。周瑜先后使用了“美人计”、“假途灭虢之计”,其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周瑜最后病急交加,命丧黄泉,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死后,为保证联盟不被破坏,诸葛亮冒生命危险去吴国吊丧,使吴国又与蜀国重归于好,从而表现了诸葛亮的外交才能和过人的胆识。
在六十回“张松献图”的事情上,也充分显示了诸葛亮政治家的智慧,他深知西川是刘备立足的必争之地,同时曹操、孙权也认识到占领西川的重要性,恰巧张松又是西川一个要弃暗投明的要员,所以他事先就派去了间谍刺探军情,当他得知张松在曹操处碰壁之后,立即派人远道迎接张松,用仁义之心感动了张松,使其把西川的地图献于刘备,实现了刘备多年夺取西川的夙愿。
街亭本是夺取中原时的咽喉要地,由于诸葛亮用人不当,失去街亭,因此丧失了进取中原的有利战机,诸葛亮又使用空城计使司马懿兵退千里,没有超人的智慧和过人的勇气是很难做到的。
做为汉承相的诸葛亮,他之所以要为汉家天下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除了有封建的正统思想之外,其原因是“为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和‘托孤’之重,他竭忠尽智,从博望坡到五丈原,为蜀汉霸业建立了巨大的功绩。”③
当然,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智慧不是天生就有的,虽然书中某些地方对他的智慧进行了神化般的描写,但他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表现出的宽容和睦的外交家风采方面还是说明了他智慧的来源——实践。蜀汉建国之后,刘备不听诸葛亮的苦劝,坚持要给二弟关羽报仇,以致夷陵大败,身死白帝城。蜀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南中各路豪强又先后起兵叛乱,一时间南中诸郡并皆叛乱。非但如此,叛军还煽动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乘机叛乱。为了安定蜀国后方,诸葛亮亲率大军征讨,制定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来平定叛乱。南王孟获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在当地影响甚广。为了能使孟获从内心诚服,诸葛亮又一次开创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将孟获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诸葛亮恩威并施,折服了孟获,也赢得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民心。为后来的以夷制夷,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的外交风采的篇章还有很多,如第四十三回的“舌战群儒”和第四十四回的“智激周瑜”。
曹操取得荆州南下时,诸葛亮已经对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都已作了比较,而诸葛亮在其它的战争中之所以取胜,也是由于他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的结果。如在几次战争中,诸葛亮事先实地观察地形,调查对方兵力部署,根据地形和客观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利的作战方案,击败了敌人;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用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方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诸葛亮不但善于分析情况,而且善于解决问题,他不但满腹经纶,而且善于组织,他运筹帷幄,料事如神,又安详沉着,指挥若定,使诸葛亮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因此,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正确判断来源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锻炼一个人。
三、谦虚谨慎、严于律已的优秀品质。
国家的强大,必须具有健全的法令和制度,也要靠执政者的仁政,在诸葛亮身上可以说两者都具备。作为统治者的一员更重要的是具有谦虚谨慎、严于责已的优秀品质。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也说“诸葛亮的理政和品德我是推崇的”。我们以博望坡初用兵为例:曹操差夏候敦率兵十万,杀奔新野,为解新野之急,诸葛亮第一件事并不是如何调兵,而是如何用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由于剑印的确立,才使关、张二将用心,才赢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
诸葛亮不恃才自傲,为维护汉室天下,他做到对内实行法制,赏罚严明,对犯法人不管其地位高低,功劳大小和自己关系亲疏都要依法惩治。李严是蜀国托孤重臣之一,他在一次督运粮草、器械中误了期限,为了逃脱罪责,竟假传皇上诏令命诸葛亮退兵,诸葛亮了解李严为一已之故废国家大事,立即予以严厉处分,李严被“谪为庶人,徙于梓潼郡闲住”。而李严的独生子李丰有才能,他又任命李丰为长史。
诸葛亮之所以法度严明,还在于他的以身作则。马谡做为一个军事要员,在街亭之战中,由于居功自傲、刚愎自用,不听王平劝告,失去了战略要地街亭,导致进取中原计划的破灭,针对此事,诸葛亮并没因马谡是重臣,又与自己私交甚密而废军法,最终挥泪斩死马谡。用孔明的话说:“昔孙武所以能制胜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④而他的哭也体现出了他对汉室的忠贞:
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 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⑤
同时,诸葛亮对此次战争的失误,不是只追究他人的责任了事,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他意识到这次战争的计划失误,是用人不当,为能使军法严明,他自作表文,令蒋琬申奏君主,请自贬丞相之职。
诸葛亮还知人善用,推举有才有志的人出来为官,那怕是敌方阵营中的人才,他也要千方百计收他归顺,象黄忠、魏延,最令人称颂的是计收姜维这个有智之士,都显示出他的过人之处。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将相能做到这一步十分难能可贵,这也是他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原因之一。
四、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
“义肝忠胆,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后,三代而后一人。”这是陕西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的一副赞扬诸葛亮的对联。这副出自佚名者之手的对联,没有对诸葛亮的一生进行泛泛一般的叙述,而是对他忠于蜀汉、托孤寄命、竭忠尽智、死而后已的精神加以赞扬。五丈原是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死军中的地方,诸葛亮以自己的生命实现了他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诺言。作者没有按一般楹联的方式概述他的生平事迹,而是重点赞扬了他“托孤寄命”、“死而后已”的精神,很符合五丈原诸葛亮庙的地点和环境。而把诸葛亮推崇到“三代而后一人”的地位,也赞美到了极至。千古一帝康熙也称诸葛亮“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唯诸葛亮能为之”。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把这种矛盾斗争反映的如此真实、深刻、全面,这是作者的杰出的成就之一。《三国演义》正是通过记叙惊心动魄的军事和政治斗争,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批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诸葛亮是被作为忠贞和智慧的典型来塑造的,作为封建社会理想的贤相,小说突出描写了他对刘备的忠贞,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竭忠尽智,赴汤蹈火,为蜀汉的霸业立下了巨大功勋。刘备死后,阿斗年幼,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独立支撑局面,如在八十五回魏国联合孙吴政权及南蛮诸兵,起兵五路(五十万人)来进攻蜀国,在满朝文武惊慌失措的情况下,诸葛亮稳如泰山,将敌人的情况做了周密的分析,安排了退敌之策(安居平五路)。当后主刘禅面见诸葛亮时,他笑谈:
“先帝以阶下付托与臣,臣安敢旦夕怠慢。成都众官,皆不 晓兵法之妙,贵在使人不测,岂可泄漏于人?……”⑥
又如在七擒孟获的斗争中,他认真分析敌情,做到知已知彼,为消除进取中原的后患,采取了马谡的建议:
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 之日,必用此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 功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 矣。⑦
把孟获抓了放,放了擒,用诸葛亮的话说:“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直须降伏其心,自然平矣。”⑧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经过七擒七纵,南人不复反矣,消除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达到了预期目的,胜利班师回朝。
诸葛亮为汉室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为突出的表现在他的前后出师表上。
在《前出师表》中,他分析了形势,认为现在天下三足鼎立,益州又是穷困偏僻之地,在存与亡的关健时刻,只要内臣和外臣忠心于汉室,将先帝的高尚品德发扬光大下去,“亲贤臣,远小人”,汉室兴隆就指日可待了,如果不这样就会重蹈桓灵二帝的复辙。又剖析自我,认为正是由于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出身低微,曾经三次求助于草庐之中,令我十分感激,虽然自己奔波二十一年,取得了一些战果,但为先帝托孤之任不敢有半点懈怠,因此我应该报答先帝之恩,忠于自己的职守,出师伐寇,兴复汉室的大业。在此基础上他指出了哪些大臣是可以依靠的,哪些大臣是必须疏远的,满纸忠义之心,读之使人潸然泪下。陆游曾赞之曰:“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后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了当时的实际情况,认为先帝身边虽然人才济济,伐贼虽还不能胜,而偏安蜀都,这是坐以待毙。伐寇,有人认为不可行,他认为这是可行之计,因此,他阐述了几个方面的“未解”,即:(1)蜀幅宇狭小,难以与敌国持久地抗衡,若不乘敌国空虚之时北伐,不仅不能实现先帝遗愿,而且可能导致坐以待毙。“此臣之未解一也”;(2)失去作战良机使孙权势力扩大,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3)以为不危害目前而认为安定,而欲以为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4)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5)蜀地人才匮乏,人才损失惨重,若不抓紧利用目前的人才资源,数年之后,就会丧失北伐中原的人才资源,就可能永远丧失北伐中原的机会。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6)人民要求统一,而不以此时出战,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于是他追述先帝的遗德,认为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睹也”。无怪乎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称赞说:“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诸葛亮的高尚情操不仅表现在对汉室,也表现在对待部下的态度,从马谡的被斩到李严的降职,这些看来是被对方咬牙切齿的事,诸葛亮却处理的十分自然,使人心服口服,毫无怨言,其原因就是他的忠义之心和为人师表的本性——不为一已之私而废国家大事,天子犯法与民同罪。正是这样,他才赢得了上下的一致拥护,我们从不同的人,闻听诸葛亮的死讯后的反映,就可看出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后主闻言大哭曰:“天丧我也!”哭倒于龙床之上。吴太后 闻之,亦放声大哭不已。多官无不哀恸,百姓人人涕泣。后主连 日伤感,不能设朝。⑨
就算是被诸葛亮处分的蜀长水校尉廖立和李严亦大哭,李严因“尝望孔明复收己,得自补前过;度孔明死亡,人不能用之”,甚至大哭而忧郁病死。他们哭的原因是蜀国失去了一位贤相,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材,可见诸葛亮的情操何等高尚!
综上所述来看,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对他进行了完美的刻画,他是智慧的化身——料事如神,才能卓越,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政治、军事、外交无所不能,为后人传颂和学习。诸葛亮死后1700多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形成诸葛亮社会文化现象。诸葛亮一生清廉俭朴,没有给家人和自己的后代留下多余的私产,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留下了一篇篇见解深刻,内容丰富的政治、军事论文,他留下了不少精巧的发明创造,而他的美德和智慧更是受到人们永远的崇敬和怀念。但是《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过分渲染夸张、神化性,以致失真,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诸葛亮的形象,如:诸葛亮一出场就先告诉刘备,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于人世,每次重要事件他总要授人锦囊妙计,七星坛祭风,写诸葛亮登坛作法,呼风唤雨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不足为信的。
是,比较失真。你要明白,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有明显的尊刘抑曹的倾向,这是的诸葛亮这个人象神仙一般。
历史上的诸葛亮聪明不?十分聪明,但是并不像《三国演义》里面那么神。三顾茅庐的故事确实有,可见他的机智,他的报复早已被天下人所共晓。历史上的诸葛亮出世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太大的中用,应为一开始他的计谋没有帮助刘备打了多大的胜仗。知道中年,才有建树。
有学者曾经评价过中国最聪明的几个人(按时间顺序)1范蠡2张良3邓禹4刘基,并没有诸葛亮,我甚至有时候觉得他没有周瑜有气魄,周瑜才貌双全,为人豪爽,心胸开阔,并不像小说中那么心胸狭隘,最后被诸葛亮气死。小时候就当官了,这点诸葛亮比不了。
咱们讨论一下,为什么刘备有那么多猛将,比如赵云 张飞 关羽 马超…………,还有卧龙,为什么终究没统一天下?因为小说不能够违背历史,历史上是晋国统一天下,不是蜀国,汉朝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要说真正有气魄,有人格魅力的,我认为还是曹操。从《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就能看出来。
我认为人们赞许诸葛亮还有一方面就是忠。他死心塌地的为蜀国服务,你如果看过他的《出师表》《后出师表》,你就能体会到,很感人的,而且他的书法也很好。
总之诸葛亮与历史的偏差完全是唐朝以来尊刘倚曹和罗贯中的思维造成的
演义本就不是正史 必定会有艺术的渲染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更是把诸葛亮写成了集古来智谋于一身的神人:出山前,隐居南阳时,先由水镜先生之口说出伏龙、风雏之说,然后由樊城一战中验证了自己才华的徐庶道出诸葛亮才华更甚其百倍,坚定了刘备非求到诸葛亮不可的心理;在造访诸葛的过程里,诸葛亮动用了朋友、同学崔州平、石广元和孟公威等人侧面表明自己的高深玄远,再借兄弟诸葛均、岳父黄承彦等之口介绍求见自己之不易,将刘备的胃口高高吊起,将自己的身价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三顾茅庐后,一番隆中对,剖析天下三分的大势,刘备死心塌地封他为军师,把所有军国大权都交给了诸葛亮;出山后,“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外便为霖”,从博望坡大捷到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智料华容、三气周瑜、巧摆八卦、七擒孟获直到祁山上与司马懿斗智斗勇,无往而不胜。即使因用人不当而造成街亭失守,作者不忘让他唱一曲空城计,以二千五百名老弱伤残吓走司马懿十五万大军,以至于后人认为写失街亭目的是为了让诸葛亮唱空城计。到了五丈原上大星遽殒,诸葛亮该无所作为了吧,但作者却神来一笔,来个“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就是诸葛亮死后,仍通过写姜维的智谋写诸葛亮。怪不得鲁迅先生读了《三国演义》不禁感叹: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时,对《三国志平话》中的诸葛亮形象作了大幅度的改造,删除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之类的神异描写,使诸葛亮形象复归于“人”本位——当然,是一个本领非凡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书中对诸葛亮智谋的描写,大都有迹可循,奇而不违情理。在政治谋略方面,作品写诸葛亮的“隆中对”、智激孙权,基本上是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加以叙述,并无多少夸张。在军事谋略方面,作品写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空城计等事,尽管颇多虚构,但要么早有野史传闻或《三国志平话》的相关情节作基础,要么是对史实的移植与重构,即使纯属虚构,也编排有度,大致符合情理。这样的智谋,虽有传奇色彩,却并非神怪故事;虽非常人可及,却符合人们对传奇英雄的期待。这与全书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是一致的。
演义不同于历史,诸葛亮的形象被作者塑造成了智慧的化身,就如同刘备代表了仁慈,关于代表了义气,吕布代表了勇猛,曹操代表了阴毒。
实际上三国演义里写的很多关于诸葛亮的事情在历史上都不是诸葛亮做的,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记、借东风、气周瑜等等。可以想象,这么多事情都是杜撰的,那诸葛亮本身肯定也是不真实的。
一两百字还是很难说明白,不过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1、《三国志》中诸葛亮的记述就不全面。到了《三国演义》就与历史相去甚远。
2、《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文学形象,基本上塑造是成功的,性格是立体的,具有文学的真实性。
3、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失真的人,是把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混淆起来。
时间比较紧张,不到“100——200字之间”,给你提供一个思路,希望你不要被似是而非的非专业语言所蒙蔽。
祝你在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的同时,有一个正确的人物性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