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是什么学历

2024年11月23日 05:02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沈从文
  编辑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中文名
  沈从文
  外文名
  Shen Congwen
  别 名
  沈岳焕
  国 籍
  中国
  民 族
  苗族[1]
  出生地
  湖南凤凰县
  出生日期
  1902(壬寅年)年12月28日
  逝世日期
  1988年(戊辰年)5月10日
  职 业
  作家
  毕业院校
  高小毕业[2]
  主要成就
  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
著名文化史专家
  代表作品
  《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
  笔 名
  甲辰,上官碧,璇若
  目录
  1 人物生平
  ▪ 个人经历
  ▪ 婚姻家庭
  ▪ 婚外情
  2 人物轶事
  ▪ 孩童趣事
  ▪ 初次授课
  ▪ 题字
  3 个人作品
  ▪ 小说集
  ▪ 散文集
  ▪ 学术著作
  ▪ 相关传记
  ▪ 书法
  4 作品风格
  ▪ 创作风格
  ▪ 创作题材
  5 人物评价
  6 后人纪念
  ▪ 故居
  ▪ 墓地
  ▪ 纪念馆

  人物生平编辑

  个人经历
  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

  少年时期的沈从文 (2张)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就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3年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他的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3]
  1928年从北京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和出版社。
  1929年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爱上女学生张兆和。
  1930年后赴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前身)执教,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1931年陪同丁玲营救胡也频未果,护送丁玲母子回湖南。1931年至1933年在国立山东大学任文学院讲师;1933年9月9日,与张兆和结婚。同月23日,与杨振声合编《大公报·文艺副刊》。
  1934年完成的《边城》,
  沈从文小说边城
  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1938年春,到昆明继续与杨振声编选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1月,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
  1948年开始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同年,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文物研究。1949年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建国后,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50年因承受不了政治压力而自杀,获救。
  1960年发表《龙凤艺术》等文。1969年去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1978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沈从文解放后从事中国纺织服饰考古研究工作,1983年突患脑血栓,住院治疗。1984年大病一场。抢救脱险后,说话、行动更加不便。1988年5月10日下午,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去世。
  1987年、1988年沈从文入选诺贝尔文学奖。[4]

  婚姻家庭
  1930年7月张兆和沈从文在胡适的办公室第一次见面,刚见面时,胡校长大夸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张兆和却不以为然,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恋来得默然,却是一发不可收拾,写给她的情书一封接一封,延绵不绝地表达着心中的倾慕。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以做张兆和的奴隶为已任。他说,多数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最终打动了张兆和,于1933年9月9日在北京中央公园成婚。[5]
  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探望。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打击着沈从文,使他陷入了迷狂状态,他不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张兆和无言地面对此情此景,眼泪禁不住滚滚而下。后来,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药物治疗下,沈从文渐渐恢复了健康,他和妻子坚强地度过了艰辛清贫的岁月。[6]

  婚外情
  沈从文外遇的对象是女作家高韵秀,笔名高青子。当时她是熊希龄的家庭教师,沈从文有事去熊希龄在香山的别墅,主人不在,迎客的是高青子,双方交谈,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这段故事的线索是在林徽因和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之间的英文书信中发掘出来的,这件事很隐秘,沈从文只对林徽因一个人倾诉。后来我发现高青子是西南联大的图书馆职员,档案我也找到了。”蔡登山说。[7]
  而这段往事的发掘,也解答了为什么沈从文的《看虹录》如此晦涩难懂。这部小说叙述一个作家身份的男子,在深夜去探访情人的故事。

  人物轶事编辑

  孩童趣事
  1915年,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文昌阁小学。因沈从文天性活泼好动且贪玩,常常逃学去街上看木偶戏,书包就藏放在土地庙里,有一次,他照样把书包放在土地庙,看了一整天的戏,戏看完了,别的孩子早已放学回家,他再回到土地庙里取书包,才发现书包不见了。第二天,他硬着头皮照样上学,刚走到校园里一株楠木树下,就遇见了他的级任老师毛老师。毛老师罚沈从文跪在那株楠木树下,大声责问沈从文昨天到哪里去了。沈从文回答:“看戏去了。”毛老师见沈从文贪玩逃学还如此理直气壮,便狠狠地批评说:“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经毛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8]

  初次授课
  沈从文第一次登台授课那天,因为紧张,呆呆地站了10分钟。好不容易开了口,急促的10分钟全讲完了。他再次窘迫,无奈,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下课后,学生议论纷纷,传到北大校长胡适耳里,胡适笑着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2]

  题字
  1982年5月,沈从文携夫人张女士一起去张家界,前一天看了山下的金鞭溪,第二天要上山去,他因腿脚不方便,夫人和陪同的人去了,他留在宾馆里,张家界管理处的同志拿来纸和笔要请他题字,他答应了。管理处的人员想陪着他,被他拒绝了。管理处的同志想到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放心,怕有什么不方便。沈从文说,“至于身体,我才检查的,没什么大毛病,你们放心吧”。玩了大半天,夫人和陪同的人回到宾馆时,看到沈从文写了“张家界”“金鞭岩”“展卷”等好多幅。这时,他已是一身疲倦,见了夫人便说,今天是真正写累了。看到一沓题字,管理处的同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对于要出书请他题写书名的,他常常要写好几幅寄给人家,让人家去选。沈从文写字,从来不讲究笔和墨。1981年,他在给作家彭荆风信中说到,用的笔通只值一毛三分中小学习字笔,纸也只用一毛五分的糊窗高丽纸,墨是沉淀后加水的墨汁,所以无光彩,应叫死墨,用书行家看来就知道是外行。他也常常不满意自己写字。[9]

  个人作品编辑

  小说集

  《老实人》
  
  《蜜柑》
  
  《雨后及其他》
  
  《神巫之爱》
  
  《龙朱》
  
  《旅店及其他》
  

  《石子船》
  
  《虎雏》
  
  《阿黑小史》
  
  《月下小景》
  
  《八骏图》
  
  《如蕤集》
  

  《从文小说习作选》
  
  《雪晴》
  
  《新与旧》
  
  《主妇集》
  
  《春灯集》
  
  《黑凤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
  
  《边城》
  
  《长河》
  《街》 《萧萧》 《三三》

  散文集

  《记胡也频》
  
  《从文自传》
  
  《记丁玲》
  
  《湘行散记》
  
  《湘西》
  

  《废邮存底》
  
  《烛虚》
  
  《云南看云集》
  
  《沈从文散文选》
  《不知为什么忽然爱上你》

  学术著作
  《从文赏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相关传记

  沈从文《从文自传》
  
  湖南美术出版社
  

  书法
  沈先生一直爱好书法,而且在圈子里颇有声名,但从来视书法于自己是件好玩的事情,从没想到卖字,以此谋利。只是有一回例外,抗战胜利以后,帮助一位诗歌作者柯原。

  沈从文书法 (2张)

  作品风格编辑

  创作风格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

  沈从文及其作品 (5张)
  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10]

  创作题材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11]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人物评价编辑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文学作品《边城》

  沈从文先生在北京(1983年) (4张)
  、《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不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12]

  先生一生中,着有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他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13]

  后人纪念编辑

  故居
  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来瞻仰者络绎不绝。[14]

  墓地
  家乡人民非常崇敬他,县委、县政府与其家属商议,决定将沈从文骨灰安葬在“听涛”山下,沈家主动自理安葬费。

  沈从文墓地 (2张)

  沈从文墓碑,采天然五彩石,状如云茹,高2.8米,宽1.9米,厚0.9米,重约6吨。碑石正面,集其手迹,其文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为沈从文姨妹张充和撰联并书,联曰:“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由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章教授镌。
  先生一生,淡名如水,勤奋、俭朴、谦逊、宽厚、自强不息。先生爱祖国、恋故乡,时刻关心国之安、乡之勃兴、民之痛痒、人之温爱,堪称后辈学习之楷模,特立墓地,以示永远怀念。[15] ——凤凰县人民政府一九九二年清明立

  纪念馆
  沈从文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大学内,与黄永玉艺术博物馆相临,在2012年12月28日正式开馆。开馆仪式上,北岳文艺出版社、沈从文祖籍地江西、工作地山东等相关单位分别为纪念馆捐赠了沈从文图书全集、文物及书画作品。随后在纪念馆内举行了一场关于沈从文先生的学术研讨会。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作协,国内各相关高校,研究机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开馆仪式。[16]

网友(2):

小学学历
1928年4月,胡适担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聘请沈从文来校任职。当时争议颇多,不少人认为他只有高小学历,虽然发表了一些作品,算个“名人”,但真要登上高等学府讲台,差距太远。何况此人不擅言词。就连沈从文自己听到这一消息,也大为吃惊。但胡适力排众议,不拘资历,坚持延聘。偏偏沈从文一上讲台,就闹出一个笑话:站在讲台上十多分钟,却说不出一句话,最后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一时传为笑谈。胡适却不管这些,对沈从文一直认真帮助,热情鼓励,使他终于成为学生爱戴的老师。看看胡适对沈从文的延聘,那种不拘资格学历、不以死框框来框死活人的勇气,那种容许青年人一时闹点笑话的雅量,那种对有真才实学的人知人善任的远见卓识,怎能不让人掩卷三叹!

楼上的若真能给沈先生北大本科学历倒是大好事

网友(3):

东堂子胡同属东城区建国门地区,是东单北大街路东从南往北数的第六条胡同,自西向东沟通东单北大街与朝阳门南小街,长700多米,胡同南侧与协和胡同相通。

明代,称“堂子胡同”(旧时苏沪方言称妓院为“堂子”);清代,因与“金鱼胡同”北面的“堂子胡同”重名,遂将此“堂子胡同”改称“东堂子胡同”,彼“堂子胡同”改称“西堂子胡同”;“文革”中一度改称“瑞金路十二条”,后复称“东堂子胡同”。

胡同内有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现为公安部接待站和宿舍。《天咫偶闻》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东堂子胡同,故大学士赛尚阿第也。”院内原有一联:有水有山有竹,宜风宜雨宜晴。赛尚阿,字鹤汀,正蓝旗,阿鲁特氏,是当代国学大师启功的外高祖父。赛尚阿在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中举人,曾任内阁学士、理藩院尚书,又被授予过头等侍卫,最后官至步军统领、协办大学士。咸丰元年(1851年),因在与太平军作战中连连失利被治罪,其宅第亦被籍没。咸丰四年赛尚阿的宅第被改为铁钱局公社;咸丰十一年,铁钱局公社改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顺天府志》载:“此次总理衙门义取简易……拟将大门酌加修改,其余则稍加整理,不必重行改修。”

东堂子胡同51号,旧时的门牌是东堂子胡同21号,在胡同中段北侧,坐北朝南,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西邻。该院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宿舍,购于1952年,原为二进四合院,有起脊瓦房26间,建筑面积为459平方米,院内空地面积为350平方米;现已将房屋全部拆除,成为施工现场。

著名文学家、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在这个院子里住了近三十年。1953年沈从文入住之时,分配的住房是里院靠东头的北房三间:“文革”初期,沈从文被斗,家被抄,住房也被挤占了两间,全家人挤在一间房内;1972年,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分得小羊宜宾胡同3号东厢房两间,夫妻二人分居两处,相隔大约一公里,年已古稀的沈从文只好以“东家食而西家宿”的方式两头奔走,在小羊宜宾胡同3号就餐,在东堂子胡同51号继续进行“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的研究;1980年,沈从文从东堂子胡同51号搬出,搬到了前门东大街3号的一套小三居室楼房内。

沈从文(1902-1988),文学家、文物研究专家,名岳焕、字从文,湖南凤凰人,苗族。

沈从文幼年时,他的滕姓干爹为他起的乳名叫“茂林”;在湘西土著部队当兵时,军法长萧官麟根据“岳焕”二字,引《论语》中“焕乎其有文章”,又为其取表字“崇文”;后沈从文自改“崇文”为“从文”,取弃武从文之意。沈从文著作颇丰,有《沈从文文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龙凤艺术》等著作行世,创作中影响大的是乡土小说,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西散记》,语言清丽隽永,风格自然淡远,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沈从文用过的笔名也有好几十个,如:休芸芸、则迷、小兵、凤哥、茹、红黑旧人、上官碧等。鲁迅先生称沈从文是“自新文学运动开始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之一。晚年的沈从文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沈从文生于军人世家,其父沈宗嗣曾是天津大沽提督罗荣光的裨将,其本人高小毕业后便辍学参加了当地的一支部队。按照现在流行的“前学历”和“后学历”的说法,沈从文最高的“前学历”只是“高小毕业”。所以,沈从文一直保持一种质朴、一种粗犷。季羡林先生说:“一次和沈从文吃饭时,当时要解开一个用麻绳捆得紧紧的东西,只需用剪子或小刀轻轻地一剪一割,就能弄开。然而从文先生却抢了过去,硬是用牙把麻绳咬断,这一个小小的举动,有点粗劲,有点蛮劲,有点野劲,有点土劲,并不高雅,并不优美。然而,它却完全透露了沈先生的个性。在达官贵人、高等华人眼中,这简直非常可笑,非常可鄙。可是,我欣赏的却正是这一种劲头。”

1923年,二十一岁的沈从文从湘西来到北京,他说:“便开始进到一个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也学不尽的人生了。”来到北京后,沈从文很快陷入困境。既上不了大学,自己的习作也无处发表,而且家乡的资助也中断了。1924年11月初,穷困潦倒中的沈从文给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郁达夫写了一封求助信。当时的郁达夫也正在苦闷之中,甚至有些消沉。因为在文坛颇有名气的他,却只能在大学教会计学;生性不甘寂寞的他,却要忍受一份没有爱情的婚姻。郁达夫接到沈从文的信,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会有比自己更惨的人。于是,他冒雪去看望这位陌生的年轻人。

富可以诱惑人,穷可以激励人。当郁达夫见到在寒冷的冬季身着单衣在煤棚中仍然做着“文学梦”的沈从文,赶快解下羊毛围脖给沈从文围上,又请沈从文到西单牌楼附近的“四如春”饭馆吃饭,把剩余的三块多钱也都送给了沈从文。之后,郁达夫在报纸上发表了《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为沈从文鸣不平,还把沈从文介绍给《晨报副刊》的主编。一个月后,《晨报副刊》发表了沈从文的第一篇文章,沈从文从此步入文坛,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只几年工夫,沈从文便享誉文坛。

郁达夫在帮助沈从文的同时,自己也重新振作精神,既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又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二个春天。《谁成全了谁》的作者苗恒评论:“没有郁达夫,沈从文可能会客死他乡;少了沈从文,郁达夫可能会沉沦一生。其实他们是在互相成全着彼此。”正可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沈从文走的是一条自学成才之路,靠的是天赋与勤奋,而使其天赋与勤奋尽情发挥的是他与张兆和忠贞不渝的爱情。五十五年相濡以沫,张兆和搀扶着沈从文跨过一道又一道沟沟坎坎。

比如:1949年3月28日,沈从文因精神崩溃而自杀,经医院抢救脱险。起因是1948年3月香港《大众文艺丛刊》刊出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该刊同人的《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荃麟执笔)以及冯乃超的《略评沈从文的〈熊公馆〉》等三篇文章,对沈从文等自由主义作家进行了猛烈批判,说他们“为艺术而艺术”,“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帮凶和帮凶文艺”。之后,北大学生也贴出了声讨沈从文的大字报,并转抄了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沈从文感到:“我应当休息了。神经已发展到一个我能适应的最高点上。我不毁也会疯去。”然而,沈从文在张兆和的悉心照料下既没有“毁”,也没有“疯”,顺利完成了文学家到文物专家的转型。沈从文从沙滩附近的中老胡同32号北大宿舍搬到交道口大头条11号,而且喜欢吃北新桥的“烤白薯”,岂不是有点因祸得福的味道。

再比如:沈从文在“文革”中自是在劫难逃,但他仍然进行着他的学术研究,就是他一个人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之时,还写出了“尺璧非吾宝,寸阴宜所争”的诗句。因为,家庭是他平静的港湾,妻子是他忠诚的知己。他能够毫无顾忌地将心中的委屈和不平向张兆和倾诉:“这次运动……又为了工作,处处爱护范某,到时却被他陷害。写了十二大张纸二百几十条无中生有罪状(当时都能致人死命),无一成立……大知,小知,为人阴险竟一至于此,真是不易令人相信!”

“文革”是史无前例的,在运动中受到冲击的何止千万,可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沈从文一样有一个可以毫无顾忌的倾诉的对象呢?(王之鸿)

参考资料:《沈从文年谱》(吴世勇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燕都丛考》(陈宗藩编著 北京古籍出版社)

《北京文物胜迹大全·东城区卷》(谭伊孝编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研究所编 当代中国出版社)

《谁成全了谁》(作者苗恒 载《辽宁青年》)

网友(4):

小学学历,胡适聘请他当大学老师。

网友(5):

http://baike.baidu.com/view/4068.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