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下日本高考 国立公立私立都是怎么进行入学考试的?考什么?具体点。

2024年11月14日 17:04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学费大概100万日币-----7万块左右吧~~~

如果学习好的好,会有减免制度,所以提前查一下比较好~~~
还有我是普通高中毕业的与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是不是考的东西不一样?

一样。。。

AO是Admission Office的简称。“AO入学考试”注重对考生的全面考察,侧重面试,重点选拔有强烈学习愿望、目标明确的考生。根据规定,下列标准当中,考生必须满足至少一条,方能被录取: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术、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有突出成绩;参加过志愿活动;有高等技术资格证书;在高中担任过指导学生工作;语言或计算机能力优异等。
“AO入学考试”的具体实施因大学而异。东北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等名牌高校侧重“选拔”:先审核考生材料,要求合格者提交论文或报告以及详尽陈述入学动机和目标的志愿书,筛选之后面试。静冈大学、立命馆大学和福冈大学等则侧重“体验”:根据考生在模拟课程和研讨会上的表现及其提交报告的内容和成果,判断他们是否符合要求。
实施“AO入学考试”的国立和公立大学一致反映,通过这种选拔制度,招到了一批被学科/科目考试错过的人才,这些学生入学后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欲望。

一、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简述

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可以说是统一性和灵活多样性并存的考试制度。日本也有全国统一的学力考试制度,即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简称中心考试)制度。它是文部科学省(原文部省)下属机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出题学科包括国语、地理历史、公民、数学、理科、外国语等6学科。因每个学科包含若干个科目(如数学学科包含数学I、数学II、工业数理、簿记等7个科目),所以出题科目多达31个科目。中心考试出题的科目虽多,但参加多少学科、多少科目的中心考试,是让所有考生都参加还是限定部分学部(系)、部分专业的志愿者参加,中心考试和自校考试各科目成绩在总分中的比重等在于各大学的判断和决定。因为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间的组合没有统一规定,所以各大学的招生考试呈现出灵活多样性。利用中心考试的大学包括所有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以及部分私立大学。开始实施中心考试制度的1990年,利用中心考试的私立大学只有16所 (9个学部),之后逐年增多,2002年利用中心考试的私立大学增至311所(762个学部)。
日本大学的入学考试方式包括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制度,而个别考试主要包括个别学力检查、小论文测验和面试、职业高中,综合学科毕业生选拔,特别选拔等几种。一般选拔是通过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也可以是其中的一次考试),对一般考生进行选拔的考试方式是目前日本高校入学考试方式的主体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考入高校的新生占高校新生总数的65.8%。职业高中.综合学科毕业生选拔是专门为职业高中,综合学科毕业生留出一定招生名额,对其进行选拔的考试方式。特别选拔是相对于一般选拔而言的,包括推荐入学、归国子女特别选校、社会人特别选拔等。除通过一般选拔考入高校的新生外,所占比例大的是通过推荐入学的方式考入的新生,占新生总数的31.7%。

二、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现状

日本现行的大学招生考试是并行“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通过这两种考试来综合考察考生的学力、能力和适应性等。
(一)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
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简称“中心考试”,是由独立行政法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举行的全国统一学力考试,其目的是“判定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基础性学习的完成程度”。考试科目共有6科31门,这6科是国语,地理历史、公民,数学、理科和外语,考生可以应所报考大学的要求参加1科、2科乃至全部6科的考试。各大学利用该考试主要是“判定考生是否达到了一定的学力水准”,在利用学科、科目和分数上各大学自主决定。截止到2002年1月,有95所国立大学的380个学部、73所公立大学的159个学部,310所私立大学的772个学部,共478所大学的1311个学部准备在2002年度的招生中利用“中心考试”。2001年度国立、公立大学利用“中心考试”的情况如表1所示。

(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
各大学自行组织实施的个别考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个别学力检查
个别学力检查各大学组织实施的学力考试,其考试科目共有4科,考生可任选1科或数科。它根据大学、学部的专业要求等判定考生的学力、适应性和能力等。
2.小论文测验、面试和听力测试等
除学力考试(即个别学力检查)以外,各大学还实行小论文测验、综合问题测试、面试,实际技能检查和听力测试。应当指出的是,近年来有的大学不进行学力考试,只以小论文测验、面试等选拔学生。
3.以专门高中和综合学科毕业生为对象的选拔
这种选拔是商学、工学、农学、水产学、家政学、护理学等类型的大学、学部为了招收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新生,以进行职业教育的专门高中和综合学科毕业的学生为对象而进行的有别于一般考生的招生考试,这种制度是从1996年度开始实施的。
4.入学选拔办公室考试
入学选拔办公室考试,即AO考试(Adrrassions Office)是由大学设立的专门负责招生考试的机构组织实施的考试。这种考试的特点是:大学为了招收适合自己的使命和校风的学生,而利用评价考生高中时的活动的文件、本人填写的志愿理由书、高中以后的活动报告书等材料和面试等,从多方面综合评价考生的学业成绩和能力;考试由专门的职员实施,周期为2-3个月。日本于1990年首先在私立大学导入这种考试,从2000年开始国立、公立大学也引入这种考试,同年有75所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采用了这种考试。2001年有5所国立大学的23个学部、3所公立大学的6个学部实行了这种考试。
(三)特别选拔
各大学的特别选拔包括推荐入学和以归国子女、自中国等返回者的子女、社会人等为对象的选拔。其中推荐入学跑的最快,所占比率也最大。国立、公立大学也在利用。私立大学的学生有1/3以上是推荐入学的。推荐入学主要是参照高中的在校成绩和校长的推荐书。其中推荐入学主要是依照高中校长的推荐,类似于我国的高中保送制度。

三、日本大学招生考试的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其毕业生的能力、适应性和学习经历更趋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学方面正在深入地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学、学部为了招收到“想要的学生”(即适合各大学、学部的教育目的、特色和专业特性的学生)而在招生考试上注重从能力、适应性等方面综合地考察考生。因此,作为联系高中和大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及大学教育第一步的日本大学招生考试正在谋求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考试机会的复数化,选拔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尺度的多元化。
(一)考试机会的复数化
扩大考试次数,给一试失败的考生以再次挑战的机会,日本中心考试以及单独考试相结合的现行高考制度,使得考生在一年内向多个学校多次挑战成为可能,即实现“考试机会的复数化”是日本近年多次议论的话题。现在,日本的许多大学一般在前期日程进行学力考试,而在后期日程进行面试和小论文测试等。日本大学审议会在 2000年11月22日发表的咨询报告《关于在学入学考试的改善》中明确地把“使考试机会复数化,构筑使考生能重新应战的体系”作为今后大学入学考试改革的方向之一。因此,日本大学审议会建议,今后无论是在前期日程考试还是在后期日程考试中都要用多样化的评价尺度和方法考察考生。而中国除北京等地进行“每年两次考试”试点外,均以一次考试定终身。我国应政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给考生再挑战的机会,增加考生成功的机会。
(二)选拔方法的多样化
现在,日本从促进以招收各种各样的学生为前提的大学教育的灵活化的观点出发,为了发现想要招收的学生,而注重从多方面考察考生的能力和适应性等,谋求选拔方法的多样化。目前,在日本的大学招生考试中主要运用的是以下方法:笔试(如“中心考试”、个别学力检查等),论文测验、综合问题测试、面试、实际技能检查、听力测试,有的大学全部免除这些考试,仅以高中的调查书等材料录取新生。可见,日本在选拔方法多样化上已经有了重大进步。应当看到,在选拔方法多样化方面,各大学的个别考试是多样化的,但“中心考试,还有形式单一之嫌。因此大学审议会建议:推进“中心考试的”资格考试化,在读考试中导入听力测试。
(三)评价尺度的多元化
评价尺度的多元化是指大学在招生时不仅看考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看他们的兴趣、特长、适应性和各种能力,从多个方面加以评价。日本不断完善“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就是谋求评价尺度多元化的一千重要表现。另外,日本的大学在招生时注意参考高中的调查书和各种学习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就业经验、活动经验等的记录及成果等调查材料,也是对考生进行多元评价的一个重要表现。

四、中日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一)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属高度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日本则是相对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
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从计划、命题、考试、阅卷、录取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管理下进行的。在高度统一下的招生考试制度更具权威性。但又由于高度的统一性,使我们的招生考试带有明显的“一试定终身”的倾向。
日本的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是报考国立、公立大学的考生必须参加的考试,其具有资格认定的性质。这种第一次考试都并未完全决定考生该上哪所大学或不能上哪所大学。考生可以通过各大学举行的第二次考试弥补第一次考试的不足,不至于因一次考试发挥不理想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日本的高校招生的统一考试是相对的统一,具有较大的弹性。
(二)日本高校招生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而我国高校在招生中由于政府行为较多,自主权较小
日本在两次考试结束后,录取新生的工作全部由各大学单独自主完成,政府很少干预。相比之下,我国大学在招生中政府的行为较多。如招生计划的硬性下达便是一个典型的表现。过去由于是精英教育,计划内的招生数限制较为严格,学校招生数较少,因此统一计划的招生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但是当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过渡时(主要指扩招后),政府下达的招生计划连年增加,而高校接纳新生容量的增长相对滞后,高校又无法自主地根据自己办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招生计划。这样就造成高校只能被动地去适应政府下达的计划指标,所感受到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高校的办学质量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我国高校目前需要量校而行的招生自主权。
(三)中日都很重视考生中学阶段的学业成绩,但侧重点各异
我国历来都非常重视考生中学阶段的德、智、体等方面的考查。尤其是我国采用了会考制度,更显得我国对考生中学阶段学业成绩的重视程度。这确保了我国高校能源源不断地招到一批批可造之材。然而,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我国对考生中学阶段的综合评定工作在管理上与日本尚有一定的差距。中学在招生过程中的发言权较少,大学与中学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
在管理上,我们能否借鉴日本的严格的调查书管理经验,规范我国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综合成绩评定?在会考制度的测重点上,我们可否借鉴其经验,将会考成绩也在升学考试中占一定的比例,以减轻考生因“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压力?这些都是我们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另外,我们应大力倡导大学与中学的多方面联系,充分给予中学在招生工作中的发育权,使中学积极主动地迎接高校招生工作,而不是“积极”被动地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跑。2001年清华大学九十华诞期间,清华大学邀请了全国二百多所重点中学的校长,举行了一次“21世纪中学校长论坛”。这是可喜的现象,说明我国高校开始意识到加强与中学联系的重要性。
(四)中日两国对学生能力的考核都很重视
日本采用的大学单独考试,其根本目的就是考核学生学习相应学科所具备的能力,以利于以后的发展。我国于1999年,广东省事先在全国实行高考科目“3+2”的改革实验。“3+2”的出发点是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和兴趣去发展特性。这充分体现我国既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办学指导方针。“3+x”模式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基础课为必考科目。另外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6科中选试若干科,科目由各校自行决定。“3+X”的出发点是好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经两年的试点工作,一些问题开始初露端倪。问题就出在“x”上。现在的“x”是否能真正考核学生的能力,值得我们深思。
(五)日本的招生方式灵活多样,而我国的招生方式略显单一
日本的大学在招生中采用了综合选拔、推荐入学、调查书选拔、调查书初选等多样化的方法。相比之下我国的招生方式就单一的多,虽然我国也有保送制度,但规模较小。我国在198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规定,由国家教委授权的高校可以招收保送生。 1988年,国家教委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暂行规定》,确定52所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可以招收保送生,各省可以确定一两所师范院校招收保送生。
显然,我国在招生方法上已做了一些改革,但改革的力度较小。如上所见,保送的招生方法只限在几十所高校和一些师范院校实行,而且比例也较小。这显然实行范围小了点。笔者认为,只要加强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我们是可以适当采用推荐入学的方法,扩大保送生的招生面。而这正是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肯定。1996年上海大学把录取推荐生的比率扩大到录取总数的10%,就是一个好的例证。上海大学推行这项工作Ⅲ年来,对中学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凡被录取的优秀高中生在大学里都得到了好评。

五、结语

但是,我们在进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时应重视考虑中国的国情,不能因噎废食,为改革而改革。坚定走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道路,严格把住招生入学的质量关,应是我们现阶段在进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时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原则之上,实行考试机会的复数化,选拔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尺度的多元化等是有利于我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合理化的。改革的路还会很长,“吾将上下而求索”。

网友(2):

不是光靠考试就能进国立的,看你的学历只类的,还有很多,我现在想进国立根本进不去,不是学的不好,就是不让你进,因为身份问题,只能进私利,但是私立的环境不是一般的好.要是能考进去,那我早进去了,不让进 没办法,要办好多手续,还有你在那有日本的户口进国立是好进的,没有的话有点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