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诸葛亮这么做有何深意?

2024-10-30 13:37:51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司马彪在《九州春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这里讲的是刘备几经沉浮地盘尽失之后投靠刘表,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感慨自己年岁渐长而无用武之地,急得直欲落泪。这之后,刘备听得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于是三顾茅庐请其出山,终于渐成气候。


《三国演义》中说了的是刘备见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三国演义》中没说的是诸葛亮其实比刘备还急,而且急的事情和刘备一样。刘备投靠刘表之时,曹操已经基本统一的北方;孙权坐稳江东也已过三代,天下的局势或者曹操南下荆州一统天下,或者孙权西征“竟长江之极”实现南北对峙,又或者再崛起一方势力,统一荆州、益州,与曹操、孙权实现三足鼎立。


前两者的可能性都比第三种可能性大,但无论荆州是被曹操统一还是被孙权统一,整个荆州士大夫阶层都注定要当“二等公民”。这样的结局刘琮、蔡瑁等人能接受,但有着雄才大略及雄心壮志的荆州士大夫的精英绝不能接受,尤其是卧龙凤雏这样的国士,更不能接受。


也因此,卧龙凤雏在招贤纳士的刘表治下居然不出仕而选择了隐居;一边隐居还一边把声望打得世人皆知,说穿了是觉得刘表不值得辅佐,想等一英明之主成大事,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诸葛亮与庞统看似是布衣百姓,其实与荆州几大家族都有联姻关系,卧龙凤雏自身也是一大家,他们两人的隐居,其实是荆州士大夫集团集体的选择:有些人负责主政刘表,有些人负责等待新君。

诸葛亮知道刘备是英雄,但他还要确定刘备是不是真的倚重他。这不仅是诸葛亮的意思,而且是整个荆州士大夫阶层的意思,于是三顾茅庐,看出了刘备的诚意。这种考验很有必要:刘备当时手下没有谋臣,于是刘备尚参礼贤下士;一旦有了诸葛亮,居然就嫌弃凤雏丑陋了,直到诸葛亮与鲁肃两个国士同时举荐,刘备才开始重用庞统。由此可见,诸葛亮做的三顾茅庐之局,也是确定明君的重要“程序”啊。

网友(2):

三顾茅庐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明白,在刘备三次拜访之后才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并且把他请出来帮助自己打江山。但是我想大家应该能够明白其中一个细节,刘备在第三次拜访诸葛亮,事后诸葛亮特别的高兴,而且早就知道刘备要拜访他。但是葛亮为什么非要等到第三次才会跟刘备见面呢?

原因很简单,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汉朝王室已经衰落,当时的天下已经成为各国诸侯分割的蛋糕。而在这许多诸侯里边儿,刘备的实力并不强。但是刘备的梦想很大,他想要光复汉室,重新帮助汉王朝登上顶峰。从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样的梦想无疑痴人说梦,刘备显然很难实现这个梦想。所以诸葛亮就趁着这几次机会想要让刘备死心,结果没想到刘备竟然这么的坚持。最终打动了诸葛亮,所以在第三次拜访的时候,诸葛亮就出现在自己的房间里边儿。

不过后来的事情我们也知道刘备虽然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但并不能帮助他恢复汉王朝的江山,只能建立一个蜀国偏安一隅。等到关羽去世的时候,刘备怒火中烧,一气之下,在白帝城当场,只留下一个阿斗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残存的一生就为了实现刘备的梦想,在当时为国事他们头号敌手,所以为了击败魏国,诸葛亮六出岐山。就是为了要打败魏国,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诸葛亮最后病死在五丈原。诸葛亮这时候也幡然醒悟,自己还是抵挡不过历史的潮流,大汉王朝已经是属于过去式。但是既然已经跟随了刘备,诸葛亮也是士为知己者死,在去世之前还为蜀国安排好一切事务。不过当时的魏国已经强,在司马家族的协助下,魏国成功的击败了蜀国和东吴。不过讽刺的是,最后这三大家族被司马家族给全部打翻,成功窃取了曹家的果实。

网友(3):

刘备为何不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的家世强大到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