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最近3年连续1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
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
21小时11分/14圈
搭载物品:
一是旗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技术应用:
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
2001年1月16日晚上7时22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
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 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返回时间:
2002年4月1日 .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
飞行时间/圈数:
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
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十项,四十四件之多,包括:卷云探测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太阳紫外线光谱监视仪器、太阳常数监测器、大气密度探测器、大气成分探测器、飞船轨道舱窗口组件、细胞生物反应器、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固体径迹探测器、微重力测量仪、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据介绍,微重力测量仪、返回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三次参加飞船试验;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和轨道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二次参加飞船试验;其余设备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试验。
试验项目: “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2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 除了大气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备已经参加过此前的飞行试验外,其他的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33件科研设备都将是首次“上天”。一场筹备了10年之久的两对“细胞太空婚礼”也将在飞船上举行,一对动物细胞“新人”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另一对是植物细胞“新人” ———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专家介绍说,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现象将消失,更有利于细胞间进行配对与融合这些“亲热举动”,此项研究将为空间制药探索新方法。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
发射火箭: 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
返回时间: 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四子王草原秋韵
飞行时间/圈数: 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
搭载物品: 共有8类64种搭载物品,其中包括香港金利来、查氏集团等知名企业标识,搭载的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则用于太空育种实验。在开舱仪式现场,6位特殊的“乘客”有机会精彩亮相,它们分别是极地考察时使用过的中国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五环旗、上海世博会会旗、《申报》百年纪念特刊、书画作品《六骏图》和10幅少先队员太空画作品。神舟六号返回舱搭载的物品还有“我给‘神舟’六号航天员写封信征文活动”特等奖作文、共和国元帅特种邮票和神舟六号个性化邮票等邮品以及书画名家的作品等。
技术应用: 飞船的种类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是卫星式载人飞船。这种飞船像卫星一样在离地面几百公里的近地轨道上飞行,飞行高度大约为300公里。飞船有单舱式、双舱式和三舱式,目前国际上成熟航天国家的飞船均是三舱式,这次神舟六号就是三舱式飞船,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初步达到国际水平。
神舟六号飞船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起点很高,飞船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
其次是一船多用,航天员返回后,轨道仓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作为卫星继续利用半年,甚至可以在今后进行交会对接实验;第三是返回舱的直径大,俄罗斯的直径是2.2米,我国的是2.5米。最后是飞船返回,非常安全,这方面已经进行过全面的测试。总体来看,神舟六号飞船的技术进步是巨大的。
技术进步主要反映在:首先是新材料领域,据悉近年来中国在新材料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上,有2000多种是来自航天领域;其次是电信领域,这方面有硬件设备的进步,也有软件领域的进步,比如编码技术就确保了话音质量和图像的清晰度;第三是图像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于民用领域;第四是特种食品,航天员的食品研制非常复杂;第五是特种纺织材料,航天服是一个系统,更是高科技的结晶;第六是电子控制系统的进步,飞船是涉及各种复杂子系统的复杂系统,所有系统均需要有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第七是生物医学体系的进步,载人航天与无人航天有本质上的差异,系统复杂性和可靠性大为不同,神舟六号的成功,表明中国的相关生物医学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神舟六号飞船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整船外形和结构与原来相同,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飞船入轨后先是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由于此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神舟六号取消了用于这项功能的附加段,另外,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
神舟六号的改进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围绕两人多天飞行任务的改进。首先,准备了足量甚至余量的航天员消耗品,包括食品、水、睡袋等。食品柜置于轨道舱中,以前处于空置状态。按照每人每天一个半暖壶的用水量,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其次,提高了座舱的环境控制能力。一人一天呼出近一升水,神舟六号提高了对水汽冷凝的能力,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舱内的氧气、温度和湿度都可自动感应并调节。
二、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很多航天员生活的必需品,如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失重状态下人其实可以浮在空中睡觉,但考虑到人在地面养成的习惯,所以通过睡袋人为地制造一种“床”的感觉,否则航天员睡觉时可能会产生坠入万丈深渊的错觉。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湿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三、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返回舱中航天员的坐椅设计了着陆缓冲功能,这是为了在反推火箭发生故障时依然能够保证航天员安全。神舟五号飞船里坐椅的着陆缓冲功能有个小的缺陷,就是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员难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神舟六号对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与整船结合进行了反复试验,从高塔、飞机上抛下的3次试验每次均获得了成功。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如果在返回时关闭不严,将威胁航天员安全。俄罗斯曾经有3名航天员因此而丧生。神舟六号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了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并花费了数月时间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四、持续性改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启动,至今已经过去了13年,飞船上最初使用的元器件和原材料有的已经不再生产,个别技术已经稍显落伍。神舟六号做了一些日常的持续性改进。比如神舟一号到五号上的“黑匣子”,是1994年研制的,存储容量只有10兆字节。现在的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神舟飞船构成
轨道舱:“多功能厅”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5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神六”的轨道舱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厅”,是因为2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盥洗和方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逃逸塔:保飞船万全
逃逸救生塔:位于飞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火箭运行距离在0至100公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神舟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迅速逃离险地,并利用降落伞降落到安全地带。
留轨舱:航天员的“家”
轨道舱:也叫工作舱。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体,它是航天员的“太空卧室”兼“工作间”。它还兼有航天员生活舱和留轨实验舱两种功能,所以也称留轨舱。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与地面进行通讯等。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返回舱:航天员的“驾驶室”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六号”完成绕地飞行任务后,两名航天员也将乘坐返回舱回归地球。
推进舱: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
舱段介绍
轨道舱
尺寸:长2.8米,直径2.2米。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的外形为圆柱形的。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到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
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返回舱
尺寸: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放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共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个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另外,舱内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神舟好飞船的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测窗外的情景,另一个共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测地面驾驶飞船。返回舱的底座是金属架层密封结构,上面安装了返回舱的仪器设备,该底座重量轻便,且十分坚固,在返回舱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被炙热的大气烧毁。
推进舱
尺寸: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
神舟号的推进舱又称设备舱,它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两侧各有一对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阳翼的面积为2.0×7.5米。与前面轨道舱的电池翼加起来,产生的电力将三倍于联盟号,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当于富康AX新浪潮汽车的电源所提供功率。这几块电池翼除了所提供的电力较大之外,它还可以绕连接点转动,这样不管飞船怎样运动,它始终可以保持最佳方向获得最大电力,免去了“翘向太阳”所要进行的大量机动,这样可以在保证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的同时进行飞船对地的不间断观测。
设备舱的尾部是飞船的推进系统。主推进系统由4个大型主发动机组成,它们在推进舱的底部正中。在推进舱侧裙内四周又分别布置了4对纠正姿态用的小推进器,说它们小是和主推进器比,与其他辅助推进器比它们可大很多。另外推进舱侧裙外还有辅助用的小型推进器。
附加段
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对于附加段现阶段的设备没有官方介绍,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如:其中一个半环型装置,据推测是用来安装方形的仪器装置。而三个相互垂直并可伸出的0.4米的探针被推测为可能是导航系统的一部分或对接系统的一部分。因为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曾有类似的装置用来进行对接。神舟飞船轨道舱前端可能装有俄罗斯式的对接系统。但这些装置可能只是一种试验型,在将来执行与太空站对接的任务时肯定会被新型对接系统所替换。
神七研发已正式启动 航天员带电源太空行走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近日公布,神舟七号航天飞船的研发已正式启动。在攻克轨道舱、动力电源、
宇航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后,航天员有望实现太空行走。
按照计划,“神七”升天已初步安排在2007年-2008年,而此次飞天任务需要攻克的最大难题就是太空行走。据了解,要想让航天员走出舱门,首先要把神六所用的轨道舱改造成气阀舱。这之前需要进行非常充分、精密的地面实验;其次在飞船的运行中,电源担负着舰船系统的一切供电任务。专家说,“神七”飞天,航天员的宇航服上将配有一块特制的银蓄电池。当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时,它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出能量,待电时间将比原来提高2到3倍。
有专家透露2008奥运会开幕前夕有望升空,届时航天员将步行太空
有专家告诉本报记者,中国载人飞船试验不断进步,“神七”、“神八”等将相继升空。而“神七”很可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前夕发射。
其实早在去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就表示,“神七”飞天已列入计划。
届时,航天员将在太空行走,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而“神八”“神九”将来实现“鹊桥相会”。
关于“神七”何时升空说法不一,“神五”总设计师戚发韧日前称,“神七”有望在2007年发射。不过,时间虽不同,但“神七”升空几成定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昨天的一席话从侧面证实了这一消息。在谈到“神六”发射时,王永志院士表示:“像前5次飞行一样,‘神六’也具有考核各系统、发现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各系统性能的作用,这是为确保将来神舟七号、八号的成功做准备。”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计划,第二步要实现以下目标: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以此为基础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而此次发射“神六”,将使多人多天飞行的目标付诸实践。而下一个目标就是实现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交会对接,这也正是计划中的“神七”将担负的使命,以便为日后建立空间站做准备。
有权威专家称,中国暂时不会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航天组织,但航天技术的交流与融合是大势所趋,中国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加入尚难预料。
另外,我国女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已经开始,被选中者将进行三四年的训练。下次飞船升空时女航天员能否参与,还要视发射时间和训练进程而定。
“神六”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透露,中国飞船也可能搭载乘客进行太空游。陈善广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目标是使人类进入太空,进入其他星球探索和生存。航天器里会陆续出现四类人:指令长航天员、随船工程师、科学家航天员和太空游客。
■ 相关新闻
“嫦娥”后年有望探月
“嫦娥”探月悬念不大,几位相关负责人都表示,2007年有望正式探月。
“嫦娥”探月工程都是无人的,分“绕”、“落”、“回”三步走。“绕”即绕月球进行科学探测,“落”即探测器落到月球表面,“回”就是取采样返回。国家航天局局长、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去年就透露,按照工程进度安排,2004年9月前,完成详细方案设计;2005年底前,制成初样产品并完成相关试验;2006年12月前,完成正样产品的设计、研制、总装、测试、地面试验;到2007年,“嫦娥一号”打出去,去执行“绕”的任务。至于“落”和“回”,应该是“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的任务。如果进展顺利,有望2020年前完成。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今年5月也称,“嫦娥一号”2007年将携带9种仪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首先进入周期为16小时的轨道。花费16小时绕地球一圈后,地面将发出加速指令,使“嫦娥一号”上升到周期为24小时的轨道。一天之后,回到中国上空的“嫦娥一号”再次加速,并升入周期为48小时的轨道。在两天后,地面发出指令,卫星加速进入奔月轨道,再进行5天的太空之旅。最后,“嫦娥一号”将为月球引力所捕获,逐渐减速后停留在距月球表面200公里的月球极地轨道上。这样,嫦娥奔月的8日之旅也就完成了。
“嫦娥一号”有四大任务:为月球画一张三维图,绘制月球上14种元素的全球分布图;测量月壤的厚度,了解氦-3资源情况;探测4到40万公里范围内的地月空间环境。
“神舟”历经磨难
“神一” 差点失控
飞到第14圈时,返回控制注入指令多次失败,飞船一度面临失去控制的局面。直到最后时刻,航天人员才排除故障,成功注入返回指令。
“神二” 火箭受撞
发射前的1999年12月31日,由于操作失误火箭受撞,幸不足影响飞行计划。“神二”升空358秒时,北京中心两台计算机同时死机,强行重启计算机,飞船入轨前一刻恢复正常。
“神三” 数据丢失
“神三”发射时,面临前所未有的低温。参试人员用149件保暖物品将火箭关键部位包裹严实,同时不断地吹送热风,直到发射前15分钟才撤掉保暖品。
“神三”绕地球第三圈时,飞行数据出现丢帧、乱码,各测控站相互接收数据不正确,技术人员紧急排除故障。执行留轨舱测控管理任务中,地面数据注入多次失败,技术人员在最后一分钟重新注入,使留轨舱化险为夷。
“神四” 降落有险
“神四”返回舱试验降落时发生意外,最终确认是一氧化碳含量过高,技术人员采用排出方法解决难题。
“神五” 插头插反
“神五”发射前夕,本应插在闭环控制上的插头,不慎插入开环控制里了。实验时,发动机一启动,火箭啪啪爆响,在场人员大惊失色。负责插插头的女同志哭个不停,吓得3天都没吃饭。
■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56.2 钱学森第一次系统建议发展航天技术
1958.5 毛泽东感言“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6.3-4 宇宙飞船规划会议召开
1968.4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
1970.4.24 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1986.10.21 我国开始实施“863”计划,载人航天计划也在其中
1988.10 “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选定方案,首先发射一次性载人飞船,然后再建空间站
1992.9.21 代号为“921”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
1999.11.20 “神一”发射
2001.1.10 “神二”发射
2002.3.25 “神三”发射
2002.12.30 “神四”发射
2003.10.15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五”发射
2005.10.12 “神六”发射
■ 世界航天大事记
1957.10.4 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959.9.12 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
1961.4.12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飞入太空。
1969.7.20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
1970.12.15 前苏联“金星”7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
1971.4.19 前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空间站。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太空。
1971.12.2 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5年后,美国的“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
1981.4.12 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
1993.11.1 美、俄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4月1日顺利返回。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完全处于载人状态的正样无人飞船,表明中国航天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从酒泉起航,十多分钟后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行的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也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九时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起航,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
2005年10月12日九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承载两名航天员从酒泉发射升空.5日后返回.2003年10月15日
神七研发已正式启动 航天员带电源太空行走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近日公布,神舟七号航天飞船的研发已正式启动。在攻克轨道舱、动力电源、
宇航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后,航天员有望实现太空行走。
按照计划,“神七”升天已初步安排在2007年-2008年,而此次飞天任务需要攻克的最大难题就是太空行走。据了解,要想让航天员走出舱门,首先要把神六所用的轨道舱改造成气阀舱。这之前需要进行非常充分、精密的地面实验;其次在飞船的运行中,电源担负着舰船系统的一切供电任务。专家说,“神七”飞天,航天员的宇航服上将配有一块特制的银蓄电池。当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时,它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出能量,待电时间将比原来提高2到3倍。
有专家透露2008奥运会开幕前夕有望升空,届时航天员将步行太空
有专家告诉本报记者,中国载人飞船试验不断进步,“神七”、“神八”等将相继升空。而“神七”很可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前夕发射。
其实早在去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就表示,“神七”飞天已列入计划。
届时,航天员将在太空行走,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而“神八”“神九”将来实现“鹊桥相会”。
关于“神七”何时升空说法不一,“神五”总设计师戚发韧日前称,“神七”有望在2007年发射。不过,时间虽不同,但“神七”升空几成定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昨天的一席话从侧面证实了这一消息。在谈到“神六”发射时,王永志院士表示:“像前5次飞行一样,‘神六’也具有考核各系统、发现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各系统性能的作用,这是为确保将来神舟七号、八号的成功做准备。”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计划,第二步要实现以下目标: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以此为基础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而此次发射“神六”,将使多人多天飞行的目标付诸实践。而下一个目标就是实现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交会对接,这也正是计划中的“神七”将担负的使命,以便为日后建立空间站做准备。
有权威专家称,中国暂时不会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航天组织,但航天技术的交流与融合是大势所趋,中国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加入尚难预料。
另外,我国女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已经开始,被选中者将进行三四年的训练。下次飞船升空时女航天员能否参与,还要视发射时间和训练进程而定。
“神六”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透露,中国飞船也可能搭载乘客进行太空游。陈善广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目标是使人类进入太空,进入其他星球探索和生存。航天器里会陆续出现四类人:指令长航天员、随船工程师、科学家航天员和太空游客。
■ 相关新闻
“嫦娥”后年有望探月
“嫦娥”探月悬念不大,几位相关负责人都表示,2007年有望正式探月。
“嫦娥”探月工程都是无人的,分“绕”、“落”、“回”三步走。“绕”即绕月球进行科学探测,“落”即探测器落到月球表面,“回”就是取采样返回。国家航天局局长、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去年就透露,按照工程进度安排,2004年9月前,完成详细方案设计;2005年底前,制成初样产品并完成相关试验;2006年12月前,完成正样产品的设计、研制、总装、测试、地面试验;到2007年,“嫦娥一号”打出去,去执行“绕”的任务。至于“落”和“回”,应该是“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的任务。如果进展顺利,有望2020年前完成。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今年5月也称,“嫦娥一号”2007年将携带9种仪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首先进入周期为16小时的轨道。花费16小时绕地球一圈后,地面将发出加速指令,使“嫦娥一号”上升到周期为24小时的轨道。一天之后,回到中国上空的“嫦娥一号”再次加速,并升入周期为48小时的轨道。在两天后,地面发出指令,卫星加速进入奔月轨道,再进行5天的太空之旅。最后,“嫦娥一号”将为月球引力所捕获,逐渐减速后停留在距月球表面200公里的月球极地轨道上。这样,嫦娥奔月的8日之旅也就完成了。
“嫦娥一号”有四大任务:为月球画一张三维图,绘制月球上14种元素的全球分布图;测量月壤的厚度,了解氦-3资源情况;探测4到40万公里范围内的地月空间环境。
“神舟”历经磨难
“神一” 差点失控
飞到第14圈时,返回控制注入指令多次失败,飞船一度面临失去控制的局面。直到最后时刻,航天人员才排除故障,成功注入返回指令。
“神二” 火箭受撞
发射前的1999年12月31日,由于操作失误火箭受撞,幸不足影响飞行计划。“神二”升空358秒时,北京中心两台计算机同时死机,强行重启计算机,飞船入轨前一刻恢复正常。
“神三” 数据丢失
“神三”发射时,面临前所未有的低温。参试人员用149件保暖物品将火箭关键部位包裹严实,同时不断地吹送热风,直到发射前15分钟才撤掉保暖品。
“神三”绕地球第三圈时,飞行数据出现丢帧、乱码,各测控站相互接收数据不正确,技术人员紧急排除故障。执行留轨舱测控管理任务中,地面数据注入多次失败,技术人员在最后一分钟重新注入,使留轨舱化险为夷。
“神四” 降落有险
“神四”返回舱试验降落时发生意外,最终确认是一氧化碳含量过高,技术人员采用排出方法解决难题。
“神五” 插头插反
“神五”发射前夕,本应插在闭环控制上的插头,不慎插入开环控制里了。实验时,发动机一启动,火箭啪啪爆响,在场人员大惊失色。负责插插头的女同志哭个不停,吓得3天都没吃饭。
■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56.2 钱学森第一次系统建议发展航天技术
1958.5 毛泽东感言“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6.3-4 宇宙飞船规划会议召开
1968.4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
1970.4.24 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1986.10.21 我国开始实施“863”计划,载人航天计划也在其中
1988.10 “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选定方案,首先发射一次性载人飞船,然后再建空间站
1992.9.21 代号为“921”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
1999.11.20 “神一”发射
2001.1.10 “神二”发射
2002.3.25 “神三”发射
2002.12.30 “神四”发射
2003.10.15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五”发射
2005.10.12 “神六”发射
■ 世界航天大事记
1957.10.4 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959.9.12 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
1961.4.12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飞入太空。
1969.7.20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
1970.12.15 前苏联“金星”7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
1971.4.19 前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空间站。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太空。
1971.12.2 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5年后,美国的“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
1981.4.12 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
1993.11.1 美、俄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
神舟号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由中国研制的一种卫星式宇宙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总长8.86米,总重7790公斤。神舟号火箭是由长征2F火箭送入低轨道的。
结构
推进舱
飞船的推进舱位于飞船后部,外形为圆筒状,装有4台主发动机和平移发动机,两侧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推进舱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
返回舱
飞船的返回舱位于飞船中部,外形呈大钝头倒锥体,直径2.5米,空间约6立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飞船的返回舱外形按照部分升力体设计,飞船采用升力式再入方式。飞船采用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降落伞面积12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降落伞。
轨道舱
飞船的轨道舱位于飞船前端,外形呈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阵、太阳敏感器、天线和对接机构。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轨道舱具有留轨能力,可继续在轨工作半年以上。上次发射的轨道舱可以同与下一个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这样就节省了交会对接的发射次数,降低了载人航天计划的总体费用。 飞船的附加段主要用于飞船交会对接,一般根据飞行任务内容决定是否需要附加段。
神舟号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由中国研制的一种卫星式宇宙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总长8.86米,总重7790公斤。神舟号火箭是由长征2F火箭送入低轨道的。
结构
推进舱
飞船的推进舱位于飞船后部,外形为圆筒状,装有4台主发动机和平移发动机,两侧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推进舱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
返回舱
飞船的返回舱位于飞船中部,外形呈大钝头倒锥体,直径2.5米,空间约6立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飞船的返回舱外形按照部分升力体设计,飞船采用升力式再入方式。飞船采用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降落伞面积12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降落伞。
轨道舱
飞船的轨道舱位于飞船前端,外形呈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阵、太阳敏感器、天线和对接机构。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轨道舱具有留轨能力,可继续在轨工作半年以上。上次发射的轨道舱可以同与下一个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这样就节省了交会对接的发射次数,降低了载人航天计划的总体费用。 飞船的附加段主要用于飞船交会对接,一般根据飞行任务内容决定是否需要附加段。
回答者: 619857005 - 试用期 一级 3-13 20:36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4月1日顺利返回。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完全处于载人状态的正样无人飞船,表明中国航天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从酒泉起航,十多分钟后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行的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也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九时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起航,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
2005年10月12日九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承载两名航天员从酒泉发射升空.5日后返回.200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