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试卷

中国民俗文化试卷
2024-10-30 07:17:00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考研试题(98-07)
  1998年试卷

  民间文艺学(含民俗学)
  一、 填空
  1.北京大学于------年创办《歌谣》周刊,1928年广州中山大学创办-------周刊。
  2.民间传说可分为------传说,史事传说和--------传说。
  3.民间寓言是具有明显-------寓意的故事,民间笑话是具有---------性和幽默意味的故事。
  4.《西游记》的蓝本是宋末元初间写成的话本--------,《水浒传》的蓝本是宋元年间的讲史话本--------------。
  5.《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是-----族英雄史诗,《玛那斯》是-------族的英雄史诗。
  二、判断对错
  1.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的《叶限》属于灰姑娘型故事。
  2. 中国汉族民间叙事诗历史上曾经想讲唱的道路上发展。
  3. 端阳节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与关于屈原的传说相联系。
  4. 在民间传说中一般将李耳视为木匠行业的祖师爷。
  5. 我国广大的农村节日中演出的戏剧,主要是民间小戏,一般很少有大戏。
  三、 名词解释
  1. 口头性
  2. 谚语
  3. 儿歌
  4. 创世史诗
  5. 人生礼仪
  四、 简答题
  1.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2. 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五、 问答题
  1. 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2. 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发生过怎么样的影响?
  1999年试卷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一、 名词解释
  模式性 创世史诗 民间历法
  二、 判断对错
  1. 家族村落的结构要素之一是辈谱。
  2. 坐商招徕顾客的主要标志是商幌。
  3. 刘德培是湖北五家沟一带的著名民间艺人。
  4.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5. 《一千零一夜》在汉、回、哈萨克等民族的民间文学中都有一定影响。
  6. 傩戏表演的主要功能是民间娱乐。
  7. 《妙峰山》是我国现代民俗学史上第一部田野考察著作。
  8. 歌墟是甘肃、青海一带民间的传统歌节。
  9. 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创世史诗最为丰富。
  10. 神话的神都是由历史人物演变而来的。
  11. “打春牛”是我国各省沿袭已久的开耕习俗。
  12. 阿凡提是新疆各地广泛流传的机智人物故事。
  13.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于1930年。
  14. 牌匾的主要特征是一写二画。
  三、 论述题
  1. 分析孟姜女与杞良妻的关系与区别。
  2. 以四合院为例,略谈北方民居的特点。
  3. 民间信仰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对民众发生意义的。

  社会学
  一、 名词解释
  1. 依附理论
  2. 社会角色
  3. 制度
  4. 社会变迁
  5. 阶级
  6. 象征符号
  二、 简答题
  1. 人类对自然界的关系经历哪四个阶段。
  2. 马克斯。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三重标准。
  3. 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区别是什么。
  三、 论述题
  1. 社会学如何看待文化?你怎样看待社会与文化的关系。
  2. 从我国国情出发,如何选择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文化史
  一、名词解释(24分,每题4分)
  1、“三礼”
  2、宋明理学
  3、 纬
  4、五服
  5、诸宫调
  6、干栏式建筑

  二、简答题(24分,每题8分)
  1、简述《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2、简述中国古代的冠礼和笄礼
  3、简述科举制的兴衰历程

  三、论述题(52分,每题26分)
  1、试述宋代以来的家族制度
  2、试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000年试卷

  民俗学
  一、 名词解释
  1. 士昏礼
  2. 女人社
  3. 庙市
  4. 春官歌
  5. 社火
  6. 行话
  7. 祭祖
  8. 干亲
  9. 字辈谱
  10.撒帐
  二、 简答题(二选一)
  1. 以工匠集团为例,简论民间组织的“局内意识”。
  2. 以文人传说为例,简论民间集团的“局外意识”。
  三、 论述题
  1. 论民俗的传承性、现代民俗传承的类型与功能。
  2. 概述在你身边发生的春节民俗的变迁,并谈谈你个人对这种变迁的含义和趋势的认识。

  社会学
  一、 名词解释
  1. 社区
  2. 边界文化
  3. 组织目标
  4. 社会设置(社会制度)
  5. 社会现代化
  二、 简答题
  1. 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
  2. “社会角色”的具体含义包括哪几个方面?
  3. 关于“社会问题”,国外社会学家提出过什么理论?
  4. 社会互动的情境,根据互动目的可分为几种?
  三、 论述题
  1.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前提下,如何借鉴西方社会学的分层论?
  2.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民俗文化为何重新表现出它的作用和价值?

  民间文艺学
  一、 名词解释
  1. 口头性
  2. 幻想故事
  3. 创世史诗
  4. 民间说唱
  5. 民间道具戏
  二、 简答题
  1. 为什么说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它与信史有什么区别?
  2. 举例说明民间歌谣的艺术特色。
  3. 坚持“忠实记录”的原则对民间文艺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 论述题
  1. 神话、传说、故事的主要区别的什么?
  2. 你怎样理解民间文艺学是一门特殊的文艺学?

  北师大历年民俗学考研试题集萃]
  2001年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24分)
  血缘关系 文化丛 初级群体 城市化 社会流动 社会保障

  二、简答题(24分)
  1、简要说明“社会角色”这一概念之所指。
  2、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相比较,文化控制手段有哪些特征?
  3、“社区”概念的基本含义,一般认为是什么?

  三、论述题(52分)
  1、社会学为什么要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现象?
  2、试概述学习社会学理论对研究民俗有哪些帮助作用?

  考试科目:民间文艺学

  一、回答问题(30分)
  (一)指出下列作品的作者(10分)
  述异记 搜神记 黄山谜 古谣谚 中国农谚 粤风 天籁集 山海经 古今谚 吴歌甲集

  (二)指出下列作品中具有变形情节的篇目(6分)
  叶限 白水素女 狗耕田 十兄弟 蛇郎 老鼠嫁女 青蛙骑手
  虎媪 兔子判官 狼外婆

  (三)指出下列史诗或民间叙事诗的族属(10分)
  格萨尔王传 江格尔 鹅并与桑洛 玛纳斯 嘎达梅林 崇阳双合莲
  阿诗玛 孔雀东南飞 马五哥与尕豆妹 创世纪
  (四)指出下列作品中的中国四大传说(4分)
  女娲补天 牛郎织女 巧媳妇 孟姜女 夸父追日 虎媪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大禹治水

  二、简答题(10分)
  (一)你怎样看待谜语的测验、锻炼智慧的功能?
  (二)谈谈仪式歌的特征和你对仪式歌发展趋势的看法?

  三、论述题(30分)
  论传说的历史性特征

  考试科目: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20分)
  历史地理学派 叶限 遗留物说 禁忌 成年礼
  二、论述题
  1、论述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差异。
  2、分析汉魏时期的民俗理论。
  3、试论民俗的社会功能。
  4、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

  2002年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24分)
  初级群体 中性文化(非评比性文化) 社会指标 社会流动 社会化 自致角色

  二、简答题(24分)
  1、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分化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2、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相比较,文化控制手段有哪些特征?
  3、我国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包括哪四组关系的协调?

  三、论述题(52分)
  1、婚姻家庭社会学宏观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是什么?
  2、社会学理论对研究民俗有哪些帮助作用?

  考试科目: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28分)
  母题 墨册 鼓词 故事形态理论 召树屯 异文 《民间文艺周刊》

  二、简答题(42分)
  1、幻想故事与传说在艺术形式方面的区别。
  2、蛇郎故事的主要情节。
  3、史诗与神话的关系。
  4、写出5篇以上钟敬文早期研究民间文学的论文名称。
  5、讲手的作用。
  6、汉族古代寓言的特点。

  三、论述题(30分)
  1、为什么说各种文学体裁大都来自民间?
  2、我国民间小戏的发展与宗教的关系

  考试科目: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24分)
  民俗 图腾 通过仪式 民间熟语 干栏式建筑 民间工艺美术

  二、简答题(36分)
  1、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它具有哪些功能?
  2、工匠民俗有哪些重要特点?
  3、说一说北大时期中国民俗学的创建情况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40分)
  1、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2、你怎样理解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2003年试卷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梅葛》
  2、文人竹枝词
  3、“重出立证法”
  4、安德鲁 郎
  5、高煤(其实应该是衣旁,一下找不到)
  6、“洗三”
  7、《中华全国风俗志》
  8、王少堂
  9、悬棺葬
  10、诀术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家族祭祀的功能
  2、四合院的人文特点
  3、成年礼中考验所具有的意义
  4、为什么钟敬文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民俗学派”?
  5、传说与严格意义 的历史有什么不同?
  6、英雄史诗的特点
  7、忠实记录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民间口传文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社会学:

  一、理论阐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涂尔干(杜尔克姆)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2、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3、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
  4、社区和民俗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每题15分,共30分)
  1、定量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2、如何测量社会态度

  三、应用题(20分)
  分析文化分层的理论传统

  2004年试卷

  04年文学院试题

  科目:社会学
  一、名词(5分×10=50分)
  1、非物质文化
  2、谣言
  3、社会角色
  4、核心家庭
  5、大众传播媒介
  6、失范
  7、社区
  8、城市化过程
  9、社会地位
  10、社会整合
  二、简答(10分×6=60分)
  1、全世界范围内社会现代化的三次高潮。
  2、角色确定不当的主要表现。
  3、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论。
  4、社会舆论的作用。
  5、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
  6、为什么说社会学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
  三、论述(20分×2=40分)
  1、举例论述习俗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
  2、为什么说社会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力。

  科目: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5分×6=30分)
  1、民俗
  2、巫术
  3、成年礼
  4、宗族
  5、神话
  6、民间叙事诗
  二、简答(15分×4=60分)
  1、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2、为什么说民间语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
  3、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的作用。
  4、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最重要、最有效的研究方法?
  三、论述(20分×3=60分)
  1、谈谈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2、汉代有哪些重要的民俗著述?体现了何种民俗观?
  3、什么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如何理解它与民间文学书面传承的关系?

  04年哲学系——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民俗
  2、行商
  3、宗族
  4、巫觋
  5、民间歌谣
  6、神话

  二、简答题(任选其中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简述中国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2、请简要说明影响传统节日民俗形态的主要文化因素
  3、民俗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任选其中两题,每题35分,共70分)
  1、何谓成年礼?当代社会是否还需要举行成年仪式?
  2、举例论述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
  3、如何理解田野资料与文献资料在民俗研究中的关系?

  04年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试题(部分)

  社会学
  第一部分(25分×4=100分)

  1 社会精英
  2 职业分层与社会分层
  3 民俗现象与社会现象
  4 财产与收入

  第二部分(20分)

  如何研究集体传播意识(可结合田野作业实践论述)

  第三部分(30分)

  试述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特点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6分×5=30分)

  1 民俗
  2 巫觋
  3 神话
  4 歌谣
  5 宗族

  二、简答(25分×2=50分)(三题中选做两题)
  1 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2 影响节日风俗流变的因素

  三、论述(35分×2=70分)(三题中选做两题)
  1 什么叫成年礼?你认为当代社会是否还需要举行成年礼?为什么?
  2 试述在研究中田野作业收集资料与文献资料的关系。

  05年文学院民俗学试卷

  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50分,每题5分)
  1、失范 2、社会指标 3、马克斯 韦伯 4、美国芝加哥学派 5、“二元”社会结构
  6、宗教 7、性社会学 8、流行 9、符号 10、物质文化

  二、简答题(60分,每题10分)
  1、权威的两种特征
  2、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有哪两大理论传统?
  3、习惯或常规有哪些特征?
  4、民俗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
  5、社会运行机制
  6、社会越轨的类型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民俗在社会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举例阐释文化的功能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小题5分)
  民俗 岁时节日 流行语 宗族 幻想故事 创世史诗

  二、简答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谈谈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2、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起着什么作用?
  3、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吗?为什么?
  4、说说巫的种类及其职能

  三、论述题(共60分,每小题20分)
  1、你怎样认识大众传媒对民间文学的应用?
  2、谈谈五四前后歌谣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意义
  3、田野作业方法对于民俗研究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05年社哲院试题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6*5=30)
  1、 仪式歌
  2、酉阳杂俎
  3、报丁
  4、招幌
  5、驱傩
  二、简答题(三选二25*2=50)
  1、如何理解并实现民间文学搜集过程中的“忠实记录”原则?
  2、何谓“历史地理研究方法”?
  3、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三、论述题(任选二35*2=70)
  1、请举出三部你认为重要的中国古代民俗文献,并予以简要述评?
  2、请以民俗学的知识分析当代民俗信仰问题。
  3、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

  社会学

  一、简答题(8*5)
  1、三农与民俗
  2、马泰效应
  3、传统民俗学
  4、社会流动
  5、公平与效率
  二 、举例说明社会测量的方法。15分
  三、民俗对社会制度的作用。20分
  四、社会学与民俗学研究对象的联系和区别。35分
  五、试从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谈谈多民族一国民俗学的内容、特征、和独具性格。 40分

  06年文学院民俗学试卷

  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50分)
  社会 规范性角色 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工作 权威 家庭 社会化 社会价值观 评比性文化 内群体
  二、简答(60分)
  1、本土方法论 2、举例说明民俗对确定社会角色的作用 3、民俗文化是先进文化吗?
  4、和其他社会控制相比,民俗有何独特之处? 5、民工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三、论述(40分)
  1、运用社会运行理论,举例说明民俗文化的认同功能
  2、民俗学专业为何学社会学?

  民俗学(含民间文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30分)
  民俗的传承性 社区组织 成年礼 田野作业 民间叙事 史诗
  二、简答(60分)
  1、举例说明民俗的类型性
  2、农业民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
  3、谈谈历史地理学派的主要主张,你认为这一学派的长处与局限体现在哪些地方?
  4、神话对起源的解释与民间传说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论述题(60分)
  1、你怎么认识个人在民俗传承和变迁中的作用?
  2、谈谈五四前后歌谣学运动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意义
  3、为什么民间文学又被称作“口头文学”或“口头传统”?其口头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06年社哲院试卷

  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3个,共30分)
  定性与定量 社会团结 公平与效率
  二、谈谈三农与民俗传承的关系(30分)
  三、社会分层对中餐文化的影响(45分)
  四、人生仪礼的社会化内涵(45分)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7个,共35分)
  民俗传承 社日 歌谣周刊 六礼 民俗主义 百工五法 民间组织
  二、我国四大传说是什么,各属什么类型,分别说明(20分)
  三、民俗学研究方法,试举二三例加,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25分)
  四、传统工艺所包物质民俗内涵,结合具体物品加以说明及其含义??(30分)
  五、民俗与民族文化遗产的关系(40分)

  2007
  五大题

  一、什么是故事类型?什么是故事类型学派?试谈两者的关系?(20分)
  二、民俗与宗教的关系。(25分)
  三、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30分)
  四、五四时期民俗学运动的特点。(35分)

网友(2):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摘 要】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分析了南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胁,从而认识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明白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拓展南宁旅游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SWOT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所谓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爱好、风尚、传统和禁忌。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2003年,广西制定了迈向旅游先进省区的发展规划,横县、上林、马山、隆安、宾阳五县划归南宁,南宁市也提出了“把南宁市建设成富有壮民族特色、南国园林化、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南宁民俗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分析,加快民俗旅游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 旅游开发优势(S)

1.1 南宁的区位优势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南宁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等港口最远的也就204公里;二是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凭祥市不超过230公里。“两沿”:一是沿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澳。据此,南宁成为广西旅游网络体系的重要核心节点,是广西南部旅游的中心,也是中国连接东盟的重要的陆路接合部,客观上具有南联北引、东西辐射的旅游集散地功能。

1.2 资源优势

南宁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顶蛳山贝丘遗址,1997年发掘出一千多件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包括石器、骨器、蚌器和当时人类遗弃的水类动物、牛、鹿、象等动物的骨骸,并且在顶蛳山发现了标志人类文明的石锛和杆栏式建筑,以及奇特的屈姿葬葬俗,被评为全国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人类生活贝丘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大明山地区有着丰富的龙母文化资源,流传着别具特色的壮族文化习俗;宾阳的炮龙节、马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武鸣的壮族三月三歌圩,都是南宁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而且借壮族“三月三”歌圩为原型的南宁民歌艺术节以打造新民歌、弘扬民族文化、扩大中外文化交流的办节宗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南宁市的一个城市品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现有二百多处;黄氏家族民居是南宁市清朝建筑物中保护提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群,从中清朝建筑的特点可见一斑,具有较高的人文景观价值。

1.3 市场优势

随着南宁的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境内旅游热潮的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不断扩大,选择来南宁旅游,体验异质文化的游客与日俱增。南宁作为广西旅游及东南亚跨国旅游集散地的功能地位已逐步显现,以商务、会展、购物为目标的客源市场不断扩大。2006年,南宁市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超1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在广西率先突破百亿。从南宁稳步增长的游客数量可以看出,发展南宁的民俗旅游是有广阔的市场和客源基础的。

2 旅游开发劣势 (W)

2.1 缺乏旅游精品

南宁的旅游资源中并没有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旅游产品很多,但缺乏高品位的旅游精品,从市区到周边地区都缺乏稳定的旅游热线,只有市区的青秀山和动物园、郊区的伊岭岩、周边地区的德天瀑布拥有较稳定的客源,而大量的景点远远达不到其旅游阈值。以体验民风民俗的旅游景点来说,景区、景点级别相对偏低,规模较小,景点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此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鲜明的个性特色。长期以来,南宁旅游建设投入不足,对景区景点建设投入偏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精品景区,已严重影响到南宁旅游的增长后劲,近两年来南宁入境旅游市场增速缓慢是这一影响的表现。

2.2 整体开发层次低

目前南宁市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利用流于表面化和随大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旅游业是以特色取胜的产业。根据旅游资源的普查,南宁市拥有众多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壮民族风情、顶蛳山贝丘遗址、大明山、扬美古镇等。但这些体现南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而且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至今仍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南宁的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处于自然状态,局限于原有的物质载体范围,并且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很多旅游产品都是一日或半日游,可参与性的活动不多见。而缺乏可参与性无疑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

顶蛳山贝丘遗址,南宁市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和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馆相媲美。建立起以顶蛳山贝丘遗址为轴心的文化旅游点,对提升南宁市历史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南宁,促进南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至今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仍未出台,影响了这一旅游景点的深入开发。

又如中山路位于南宁新城区外滩附近,是一条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最热闹的老街,这里有许多清末、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每一个到南宁来的人要品尝南宁美食,首选就是中山路。命名已有81年的中山路是历史沿袭下来的美食夜市街,不仅南宁人都懂,在全区甚至全国也小有名气。目前中山路夜市依然红火,但骑楼老化、电线线路复杂、食品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却困扰着它。

2.3 部分旅游资源可开发性不高

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不仅要体现壮乡的民族特色,还应在开发中关注南宁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南宁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名人故居也不少。如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原为清朝右江镇总兵马盛治的祠堂“回春阁”)、中共广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雷沛鸿故居、梁烈亚故居、孔庙、邕江防洪古堤、新会书院、粤东会馆、安徽会馆等等。它们是南宁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也是南宁市城市亮点的一个潜在优势。但作为旅游资源它们分散在南宁的各大街小巷,规模也小,从民俗资源旅游开发可行性来说,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它已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方向已基本形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成为社会生活,旅游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国际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升温,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假日不断增多,人们出游去体验异质文化、放松身心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都将为南宁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机遇。

3.2 政策的重视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力度。为保证“十一五”期间南宁市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南宁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南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三个配套文件,在人、财、物和政策上配套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发展大旅游,要把南宁建设成为旅游强市。

为突出“壮乡首府、绿城生态、会展商务”三大旅游主题,重点打造旅游吸引物及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依托的旅游景区点,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拳头旅游产品,南宁市政府提出要深度开发壮乡文化风情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刘三姐剧场、东南亚美食街、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突出地域的文化、饮食、旅游商品特色、展示壮乡民俗风情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3.3 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

随着“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的推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逐步构建,为南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尤其是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秋天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伴随着中国大力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成果,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关系的一座桥梁,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交往的一个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南宁的知名度,更带动了南宁与东盟区域旅游的发展。2005年南宁入境旅游前10名的客源国中,有4个是东盟国家,越南排在第一位。作为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南宁市,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的作用,有条件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国家、西南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的区域性国际化的旅游基地。

4 旅游开发威胁(T)

4.1 周边省市旅游业蓬勃发展,造成南宁客源市场分流

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确立以后,各地纷纷出台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和创造旅游产品。南宁周边省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市场广阔,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的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对旅游业发展普遍看好,旅游开发的热情高涨,这就导致了旅游业竞争加剧、旅游业投资风险增大和发展成本提高。尽管南宁的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总体来讲知名度、产品的规模、质量都有一定的欠缺,在区内外竞争力都不算很强。例如省内的桂林,这几年不仅继续大打“山水甲天下”这张王牌,还大力开发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拓深桂林的文化内涵,对于南宁在同类资源产品开发方面就形成一种竞争态势。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石林以及贵州等地的旅游资源与广西又形成省与省之间的竞争。

4.2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目前南宁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发展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广西的历史文化以及南宁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旅游人才是十分匮乏的,它极大地阻碍了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战略性旅游策划经营人才,特别是旅游营销行家,使南宁市的旅游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质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通过SWOT模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保存较好,对南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劣势主要表现在如何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方面,面临的机会有人们强烈出游的愿望和要求,政府的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和引导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给南宁旅游带来的机遇等;存在的威胁主要有来自省内省外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以及旅游人才匮乏等。通过比较分析,在大环境下,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竞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南宁拓展旅游业的一种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邓永进,薛群慧,赵伯乐.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南宁统计年鉴2006[G].南宁:南宁市统计局,2006年9月.

【作者简介】陈瑶(1979-),女,瑶族,广西融安人,民俗学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民俗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