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设备管理的发展

2024-11-08 03:32:46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事后维修阶段

事后维修就是企业的机器设备发生了损坏或事故以后才进行修理。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刚开始时,简陋的设备在直到出现故障停机时才由有经验的操作工人自行修复。

2,预防维修阶段

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机器设备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于是1925年前后美国首先提出“预防维修”的概念,是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故障采取“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3,设备系统管理阶段

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了“生产维修”的概念,强调系统地管理设备,对关键设备采取重点维护政策,以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60年代美国企业界又提出设备管理“后勤学”的观点,设备在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其可靠性、维修性及其必要的后勤支援方案。

4,设备综合管理阶段

设备综合管理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宏观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经济、管理措施,对设备的“一生”进行管理,以保持设备良好状态并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素质,保证设备的有效使用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扩展资料:

设备的使用期管理分设备初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设备的初期管理一般指设备自验收之日起,使用半年或一年时间内,对设备调整,使用,维护,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以及操作,维修人员培训教育。维修技术信息的收集、处理等全部管理工作,建立设备固定资产档案、技术档案和运行维护原始记录。

设备的中期管理是设备过保修期后的管理工作。做好设备的中期管理,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维护费用,得到较好的设备投资效果。设备的后期管理指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报废阶段的管理工作。对性能落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以及设备老化、故障不断,需要大量维修费用的设备,应进行改造更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