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2024年11月15日 00:33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 天宝危机

    唐朝在开元年间富强繁荣的情况下,潜在的社会危机也在发展。到天宝年间(742—755),潜在的社会危机已经成为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开元后期,唐玄宗开始不愿过问政事,只想安逸享乐。天宝二年(743年),他纳杨玉环为妃后,更是专以声色自娱,大肆挥霍,生活糜烂。在玄宗后期,政治腐败,李林甫和杨国忠等奸佞之人相继当权。他们随意发号施令,胡乱处理政事,使唐朝的政治更加昏暗。

    天宝八年因均田制的崩溃停止征发府兵,原来作为补充方式的募兵制多了起来。募集的多是兵油子,镇守京师的长从宿卫、彍骑多为市井无赖,腐化无战斗力;戍边的卫士称长征健儿、长从兵,战斗力强,却掌握在军将手中,不听朝廷调遣。原来府兵制下精兵多集中在关中,"内重外轻";此时精兵集中在外地,"内轻外重",威胁朝廷安全。表面的升平,掩盖不了潜在的危机,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

  2. 安史之乱

    北方生产在大受摧残,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许多州县成为废墟。唐朝从此由强盛转向衰落。

  3. 藩镇割据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唐代藩镇割据与动乱的历史,是从安史之乱以后开始,所谓"安史平而藩镇之祸方始"。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7世纪)、回鹘(7世纪)、西夏(11世纪)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吐蕃甚至与中原汉族政权发生过对立冲突,使得陇西一带丧失大半。淮西久为吴元济所据,是以"蔡人有老死不闻天子恩宥者,故坚为贼用"。唐宪宗初年宰相李吉甫上《元和国计簿》中,有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户口,造成税户比天宝年间减少四分之三,对唐朝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郑白渠在秦汉时共溉田45000顷,唐代宗大历年间仍可达6000余顷,然而到宋初仅灌2000顷。方回《瀛奎律髓》称:"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而藩镇之内,征兵重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自陕以西,民力伤残,人不聊生"。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秦汉六朝以来,有叛将无叛兵。至唐中叶以后,则方镇兵变比比而是。盖藩帅既不守臣节,毋怪乎其下从而效之,逐帅、杀帅视为常事。为之帅者,既虑其变而为肘腋之患,又欲结其心以为爪牙之助,遂不敢制以威令,而徒恃厚其恩施,此骄兵之所以益横也。"

  4. 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时的权阉杨复恭、刘季述等人。这些人个个都是生前显赫无比,死后臭名昭著的大宦官。在唐朝中后期,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有宦官把持。

  5. “黄王起兵,本为百姓”

    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唐末农民战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可以这样说,黄巢起义瓦解了唐朝的统

    治。

网友(2):

安史始衰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载(755年)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但是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自此以后,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唐德宗死后,继位的唐顺宗试图进行改革,威胁了宦官的利益.于是经过了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依靠禁军的兵力令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唐朝,史称元和中兴.此时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与李训和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失败.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

网友(3):

安史始衰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载(755年)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但是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自此以后,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唐德宗死后,继位的唐顺宗试图进行改革,威胁了宦官的利益.于是经过了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依靠禁军的兵力令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唐朝,史称元和中兴.此时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与李训和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失败.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
  残唐而亡
  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唐末农民战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天佑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网友(4):

  1. 李治 武则天时期唐朝还是很强盛的

  2. 武则天称帝晚期 出现武三思等一些不学无术的人做官 靠裙带关系 至此就有些衰落的迹象

  3. 后来唐玄宗李隆基继位 创立开元盛世 是唐朝第二个盛世

  4. 后期李隆基独宠杨贵妃 荒废朝政 此时节度使安禄山发动政变 史称安史之乱 政变之后 赐死杨贵妃 虽然回到都城 但也大不如从前

  5. 唐宪宗李纯是中晚唐皇帝的一个亮点 元和中兴 唐王朝一度回光返照  但和玄宗一样 都是虎头蛇尾 有始无终。

  6. 唐宣宗李忱是李纯的儿子 宣宗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 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史称小太宗

  7. 唐宣宗之后 就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