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褒义的可笑的意思。
哏拼音gén
部首口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
1、滑稽,可笑,有趣:这话真哏。
2、滑稽有趣的言语或动作:逗哏。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哏儿[gén ér]
有趣;滑稽。
2、哏哏[gén gén]
狠心貌。
3、哏都[gén dōu]
网友对天津一种戏谑的简称。“哏”是滑稽有趣的意思。
4、脏哏[zāng gén]
荤口。
5、哏绝[gén jué]
狠绝。凶恶至极。
指磨磨唧唧。方言词汇,又叫磨叽,口语。形容一个人做事情拖泥带水,手脚不麻利不干脆。还可以形容一个人嘴里叨叨咕咕的说话含混不清楚。
哏,咱东北词,读三声gen。意思为无声的倔强,表示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非常执拗,一根筋。
在我们大东北,说一个人哏,听起来像是贬义,好似在说这个人执拗,不懂得变通。但是如果一个人、一支队伍对待工作“哏”,要求自己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一根筋”的干活,那就是件值得表扬的事儿。
咋整 = 怎么办
咋办 = 怎么办
撂挑子 =不干了
(原意指在用扁担挑东西的路上放弃了)
撂担子 = 不干了
寻思 = 想
瞅 = 看
怪可怜 = 挺可怜
贼好 = 特别好
好使 = 好用,也可以用来表示同意
使劲儿 = 用力
琢磨 = 思考
张罗 = 准备
折腾 =形容忙里忙外的样子(例:这一上午给我折腾的不行了。)
卖呆儿=看热闹
裂(读三声)巴(读轻音)=形容一个人长坏了 例:这小孩儿小时候长挺好看,大了倒裂巴了。
岔(读三声)劈(轻音)=形容一件事做错了或双方互相错过。 例:这事整的,整岔劈了。 例:你怎么从那边来的,咱俩正好走岔劈了。
这句话由于缺少语境,很难确定到底是什么意思。词语的含义往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但一般来说,“哏”这个字根据读音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含义。
1、三声的哏,特别的哏,一般在东北话里指磨磨唧唧,游移不定,慢吞吞地,不反应或者反应慢,或者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2、如果四声,可能是指滑稽,可笑,有趣,比如这话真哏,意思就是这句话真有趣或者是真滑稽。四声的哏主要在京津地区、东北地区都有用。
根据猜测,应该是第一种。
东北话,特别的哏,是什么意思?
哏揪揪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跟“筋头八脑”差不多,形容东西很有嚼头。现在是用来形容某人很有韧性,很个性,很不好管理,很不听话,很特殊的等意思。
这是东北方言读音应该是哏(gen三声)揪(jiu一声)揪(jiu一声)。
哏这个字单独用的话,就是“滚刀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思,形容这个人很死性,很无动于衷。
扩展资料
形成
其简洁、生动、形象、高昂,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 。 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多元性文化现象。东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东北方言的形成,有助于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多元化融合的结晶
多民族间 300 多年的互相融合,东北是一个汉、满、蒙、回、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朝鲜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 逐渐形成东北地区独具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并保管下无数反映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如,东北方言中的“哈喇” (肉和油变质 ) ”,“喇忽”(遇事疏忽 ) 为满语; 松花(白色)江为女真语;吉林为满语,吉林乌拉(“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 简称,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伦(边防哨卡)湖为锡伯语等等。
外来语吸收现象
东北方言中不仅融入了众多的满族等少数民族词汇,还融入了俄语等外国语。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ведро)、称俄罗斯面包为“列巴”(хлеб来自俄语),等等。
东北方言有的来自正字的误读。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开来的,由于发展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的差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成形成方言。
特别的哏:
拼音:tè bié de génr (儿化)
释义:①滑稽,可笑,有趣:这话真~。②滑稽有趣的言语或动作:逗~。捧~
具体解析:特别的哏,即特别有趣;特别滑稽;特别可笑;特别有意思。
“哏”为多音词,拼音还读 hěn (注音:ㄏㄣˇ)
释义:① 古同“狠”,凶恶的样子;② 古同“很”,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