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乐器琵琶属同类的是筝还是扬琴

2024年11月30日 06:04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古筝,弹拨类,都用假指甲。扬琴是用打击的方式演奏的。

网友(2):

考试时是把筝和琵琶放一起 都属弹拨类 琵琶与阮 柳琴 三弦属于同类

网友(3):

当然是筝咯!都是弹拨类!!

网友(4):

  琵琶 拨奏弦鸣乐器。广泛用于中国民族乐队的弹拨乐器。它的历史悠久,积累了高超的演奏技艺及丰富曲目,成为既能独奏,又能伴奏和合奏的重要乐器。琵琶二字,在中国古代是摹拟演奏手法的形声字.右手向前弹出曰"琵",向后弹进曰"琶",是弹奏时的两个基本手法,凡是用这两个手法抱在怀中弹奏的乐器,在早期都称为琵琶。
  形制与源流

  从琵琶音箱形制和来源考察,可以分作两种类型,一类是圆形音箱,另一类是半梨形音箱。
  圆形音箱的琵琶,相传在秦末筑长城时(约公元前 217),人们将锾鼓(即手摇鼓、拨郎鼓)安上弦,改造成为拨弦乐器,后世称秦琵琶。之后,约在公元前 105 年前后,中国工人参考了琴、筝、筑、箜篌等乐器的形制及构造,创造了另一种圆形音箱,有长柄,上架4根弦,有 12个柱(即品),用手按弹的乐器,称为琵琶。 相传汉代解忧公主曾将它带到西域,故又名汉琵琶。 晋代阮咸,以擅长弹奏此器著名,后人称之为阮咸琵琶,简称为阮。如秦琴、月琴、三弦、双清等都属于这一系统。半梨形音箱的琵琶,曲颈,颈上有4个相(柱),4条弦,用拨子弹奏。 约在 350年前后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北方,551 年前又传到南方。 隋唐时代更为广泛流行,成为歌舞音乐的重要乐器。因其头部向后弯曲,以区别于当时直柄圆形的汉琵琶,故名曲颈琵琶;因其经过龟兹传来,又称龟兹琵琶。其它如五弦琵琶、六弦琵琶、忽雷(二弦琵琶)、火不思等都属于这种系统。到宋代以后,曲颈琵琶径称琵琶,而直柄圆形的琶琶,则称阮咸。
  在隋唐时代,琵琶主要用于歌舞的伴奏,节奏鲜明,用拨子弹奏。到了宋元时代,因说唱、戏曲的兴起,原来4个相位,仅能奏1个八度加纯四度,音域狭窄,不能适应声乐伴奏及器乐独奏的要求。经历代人民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吸收了汉琵琶的优点增设品位扩大音域。在明代,琵琶已发展为4相9品;清代19世纪初的琵琶为4相10品;20世纪初又增为12品,音域扩大为 3个八度。 演奏形式由横弹改为竖弹;弃掉拨子,用手指弹奏,大大提高了琵琶的表现力。30年代初,又增为 6相18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琵琶又有更大的发展,品位已培至6相25 品,具备 12个半音,可以转 12个调。
  琵琶由的结构与风格 琵琶独奏.虽在唐、宋时代早已流行,但历代的演奏家很少为人注意,即使在古代诗文中偶尔提及,也略而不详。唐代琵琶名家有裴神符、段善楼、裴兴奴、曹刚等,明代有张雄、钟秀之、李近楼、等。所奏曲调,张雄以擅弹(拿鹅)((海青拿天鹅))著名;李近楼号称"琵琶绝",能弹(将军下校场)及(大猎秋声)等曲;杨应曾能弹(胡笳十八拍)、(塞上)、(洞庭秋思)等曲,尤其擅长(楚汉)一曲。 (楚汉)一曲,根据(汤琵琶传)中所述,颇与现代流行的((十面埋伏)相似。 琵琶曲有大曲、小曲之分。 大曲亦称大套.它的结构形式可分3种。第1种是多段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描写单一的内容,如(十面埋伏)、(月儿高)等。第 2种是由几个小曲联成一套,所联的小曲可多可少。 如((阳春古曲))是由(大十样景)、(小十样景)等 10个小曲加一段(尾声)组成;(塞上曲)是由(思春))、(昭君怨)等 5 个小曲组成。第 3种为(龙船)的曲式,长期流行在民问..为历来琵琶谱所不载。其法先在琵琶上奏一段摹拟锣鼓节奏的音调,然后接奏一曲琵琶化了的民歌;再奏一段锣鼓,再接另一曲民歌。如此交替进行,长短不拘,视演奏者加工民间歌的多少、时间的长短而定。过去弹词艺人中书弹琵琶者,往往在书场中以此为开场,吸引听众。((阿炳曲集))中琵琶独奏曲(龙船),即是一例。小曲亦称小套,通常每曲为68 扳,但亦有例外。如华秋苹谱中的(平沙落雁)一曲,有128板之多;李芳园谱中的大曲(平沙落雁)即以此曲为基础,加以发展而成。
  琵琶曲中,大曲有文武之分。文套宜于表现文静细腻、柔和美妙的情趣,如(夕阳萧鼓)、(汉宫秋月)等曲;武套适于表现威武雄健、豪放爽朗的气概,如(十面埋伏)(海青拿天鹅)等曲。华氏(琵琶谱)中的小曲亦有文板、武板之称,文板大都是指慢板,曲调比较文静而秀丽;武板是指快板,曲调流畅而活泼。李芳圆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的凡例中,论述如何表演文曲、武曲两种不同方法时说,"文曲宜静、宜有余音;武曲宜威、宜雄壮,按板传声,宽紧相间,缓急得宜。所谓宜静、宜有余音,实质上是指弹文曲应注重左手指的推拉吟揉的技巧兴表情。所谓宜威、宜雄壮,是指如何逗用右手指力、腕力的力度与速度问题。当然,表情的强弱、,决.慢,关键在于演奏者如何理解曲情,耆于运用技巧、处理好乐曲的不同意境。
  阮 (ruan)
  阮 拨奏弦呜乐器。源于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的琵琶。唐代武则只690-705在位)时改称阮咸,宋代简称为阮,今为中国民族乐队及戏曲乐队的常用乐器。
  形制:阮由琴头、琴杆、音箱组成。琴头呈如意状,4个弦轴分别装在琴头两侧。琴杆修直,背部呈扁圆形,正面平整设指板,面上粘山囗和品位。设24品,依十二平均律排列,每半音一个品位。音域可达3个八度。音箱正圆,面板和背板略成拱形,面板上方左右开音孔,下方中央有拨扶手。下设缚弦的固定弦根。4根金周弦,由细到租称为1、2、3、4弦。阮以尺寸大小分为中阮、大阮两种。中阮音色恬静、醇厚.大阮音色口润、雄厚。各有3种定弦方法;中阮为 G,d、a、e,G,d,g、d,A、d、a、d;大阮为 C,G、d、a,D.G,d,g
  阮的演奏技法通 过演奏者的继承接展和创造右手指法已发展到30多种.常用者有范弹、挑、勾、抹、扣、划、轮、拂、分、摇、扫、剔、滚、摘、伏等。 左手指法有l0 多种,常用的有泛、打、带、滑、推、拉、吟、绞、绰、注等?P>C 历史上汉琵琶是"阮"的前身。在南京西善桥古墓出 土的南朝时期(420~589)(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刻壁画.其中阮咸斜抱一件乐器弹奏的图像.它为今人研究阮的历史、形制、沿革及演奏等提供了确切资料。据(新唐书.元行冲传),武则天在位时.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铜器,身正圆似琵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的乐器相 似。元行冲认为,"此阮咸所作批也.命易以木,弦之,其声亮,雅乐家遂谓之阮咸。"至宋代.宋太宗赵匡义于至道元年(995)把阮改为5弦,称之为"5弦阮"。
  阮既可独奏,也与其它乐器合奏,如故宫博物院所藏三国时代的青袖瓷仓上有阮与其它乐器合奏的陶塑装饰;麦积山北魏壁画上绘有笳与阮的合奏图;敦煌壁画佛座前乐舞的乐队合奏中有阮;宋人仿五代周文矩宫中图卷有阮与古琴合奏等。
  据史料记载,阮的乐谱十分丰富。如,宋代以前有(阮咸谱)20卷,(擘阮指法)1卷,(琴阮二弄谱)l卷等。可惜这些阮谐均已夫失。阮的制作在唐代已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平。现存于日本奈良正仓院的唐嵌螺细紫檀阮,其工艺之精细,造型之秀美已相当完善。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曾仿制过古代阮;1946年前后,无锡华光国乐团按唐代阮的形制,研制出三弦的大阮、中阮各1把。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管弦乐团对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依十二乎均律补齐半音,使转调不受限制;增加品位,使音域扩展到3个八度以上。新改编和创作的独奏曲目有(瑶族长鼓舞)、(引水上山坡)、(调歌)、(火把节之夜)等
  月 琴 Yueqin
  弹弦乐器。唐代己有月琴之名。其形制与阮相 近。 清代,琴颈缩短,演变为现代的样式,音箱呈满圆形,琴颈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 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格一致的 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 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音域为两个八度。本世纪五十年代,改革制成宽颈月琴。长67厘米。十八至二十四品,定弦g、d1、g1、d2,音域:g-c4用尼 龙缠钢丝弦。八十年代制成长杆月琴,长80厘米,缚弦下移,增置弦码,音箱内横音梁间增置两条竖音梁。三十品,定弦g、c1、g1、c2。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弹奏,技巧有弹、拨、撮、滚、扫滚、按、颤、滑、吟等,常用于京剧、楚剧等戏曲伴奏。

  古琴Guqin
  弹弦乐器。唐代己有月琴之名。其形制与阮相近。清代,琴颈缩短,演变为现代的样 式,音箱呈满圆形,琴颈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 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 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音域为两个八度。本世纪五十年代,改革制成宽颈月 琴。长67厘米。十八至二十四品,定弦g、d1、g1、d2,音域:g-c4 用尼龙缠钢丝弦。八十年代制成长 杆月琴,长80厘米,缚弦下移,增置弦码,音箱内横音梁间增置两条竖 音梁。三十品,定弦g、c1、g1、c2。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弹奏,技巧有弹、拨、撮、滚、扫滚、按、颤、 滑、吟等,常用于京剧、楚剧等戏曲伴奏。

  扬琴(见下图)

  首先,我们将扬琴二字翻为英文详章,查阅王沛绘编著(音乐辞典)一书。云云; (yang-chin)扬琴俗名蝴蝶琴。坚木为箱,上覆桐板,板上有两长桥,桥上架以金属弦线,每音二弦或三弦不等,以竹片敲之发声,其音铿锵犹如钢琴,此器约于明朝自中东传入中国。 (见Dulclmer )。
  Dulclmer 德西马琴,这是一种三角形的敲弦乐器,起源于中东之亚述与波斯等古国,最先由朝圣者和十字军带返欧洲,后来传入西班牙、土耳其,匈牙利等地( 名曰cimbalon),十八世纪左右又传入中国大陆,名曰扬琴或蝴蝶琴。它与另一类似的乐器萨泰里( psaltery)同为现代钢琴之前身。 王光祈著中国音乐史一书,其中也有扬琴者。欧洲乐器,西历纪元后十七.十八世纪之交( 即康熙时代输入中国之物)。 高子铭编著之现代国乐一书云:原名洋琴,本是外国的一种打弦乐器,在十四世纪的时候,已经流行于欧洲,名叫( Dulcimer),大概是由亚刺伯、波斯一带传过去的。约于明朝(公元后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传入我国,叫做蝴蝶琴;粤曲、粤剧最先采用,后来也用在各地民间戏曲里面,如今在现代国乐队里亦占极重要的地位。 (以木盒为共鸣器,木盒上面张以桐木板,板上设有两条长桥,桥上架以钢丝弦线,一行四根,原仅八行,其后改为九行,十行。来台后约于民国四十一年(公元后一九五二年),为了便于转调,乃由我们设计为十四行。后因体形甚大,携带笨重,才又设计一种十三行半音阶小扬琴。音色美而悠扬,可以打出和声; 能合奏.齐奏,伴奏、及独奏。
  我们今日之扬琴前身,确系西洋之(Duldimer)德西马琴无误。但何以又名洋琴或胡蝶呢?我们知道自民国元年至二十年间,一般从国外进口之东西均加以洋字为头,如洋火(火柴)、洋鹾(肥皂)、洋伞、甚而洋枪、洋炮等等。因此称它为洋琴也就不希奇了; 至于蝴蝶琴并非甚俗名,而是依其形状像蝴蝶而得名矣!因此,我觉得称它为扬琴较为正确,依照中国文字来讲,此乃悠扬之琴也,其与前面所云之洋琴同音,乃是年其发音而取之名,至于蝴蝶琴一说,我当然亦不反对,但照一般情形讲都是去繁而从简的.到底是称它为扬琴比较方便得多。
  扬琴的译音为:(yang-chin),乃德西马琴 (Dulcimer)之前身,于明末清初时传入我国沿海。首先是采用在粤剧(广东戏)里,其后渐渐用于各地方民间戏曲中,直到民国廿四年编组于中央广播电台国剧组,乃在国乐队中充任西乐钢琴之职位,正如高子铭先生所云:它可以齐奏、合奏、伴奏、及独奏。诚然如此,它与目前我们所用之钢琴,却仍是无法同日而语的,所以,今后尚待各位先生与专家的改良再造耳。
  琴竹是扬琴的主要附件,扬琴之能发音,全靠琴竹周弦之振动。二台扬琴声音的大小除了扬琴本身共鸣之外,琴竹击弦之轻重也有关系。击弦之轻重,那是看某一曲中之需要,一般我们可以用扬琴的技术来克服它。至于扬琴音色的柔美、圆润,那就是您手握两根琴竹的问题了。
  琴竹的好坏,对演奏扬琴的音色,有决定性的关系,所以您绝不能小看它而忽略它。目前巿面有几种的琴竹,当您去选购时您最少,要选购两种以上,那就是,一付柔软的,一付较硬性的,不但如此,这两种还需要适合您自己的扬琴敲击才行哩 !
  不错,从前的琴竹,头是用橡皮或胶布,那已经是跟不上时代了。不错从前的扬琴演奏者,跟本就没有去注意琴竹的头,它到底是什么东西。一般人除非将琴竹敲断,否则决不去换第二付琴竹。这些都可说是时代的淘汰者了。如今我们一一漫谈之:
  橡皮的琴竹:橡皮又可分厚薄两种,橡皮太厚声音发闷,有如一个人捏著鼻子讲话一般的难听,橡皮薄者,音声太坚硬,有如打铁一般,何来美感?
  胶布琴竹,因为胶布的厚薄不同,如果敲击在厚者,音还比较纯正,假如敲击上薄者,则又突发生的锵然有声。如此不断的敲击,扬琴上的同一音高,被您敲出许多不同音高出来了。您说,一个演奏者,敲击得再好,扬琴敲出音来不好听,也是枉然。
  现在要选购扬琴竹,第一要它弹性良好,第二,手握琴竹要轻重适中,第三,才谈到琴竹头上所用的材料。老实讲,它所用的材料,经过试用了两三年,没有此保丽龙的材料最好的。它也分两三种,其中有最柔的,适中的,较硬的,它的缺点就是没有橡皮耐久,不可能敲上十年八年,但它敲出的音色是独一无二的。
  如今琴竹的性质,有如其他乐器弦线一样,要列入消耗品,当您将保丽龙的竹头敲得发黑而敲滥以后,您是非换一付不可了。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考证,筝在春秋、战果时期及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筝,通常又被人们叫做古筝,和琴之被称为古琴一样。这恐怕与它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传统筝曲给人们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有关。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


  一、筝的渊流和形制的沿革
  

关于筝的渊流,史料记载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说法:


  1、分瑟为筝说
  

在古代文献中确实有分瑟为筝的说法。唐赵磷《因话录》中记述:“筝,秦乐也,乃琴之流(一作琴)。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宋代的丁度在他的《集韵》中也载有类似的说法:“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二人争瑟,由争夺而产生了“筝”,这种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只是传说而已,不说把争的人说的多么无情无义,单就一种乐器来说,都是由无数个部件组成的,缺一不可,争一而破为二,必然破碎或残缺不全,怎末会成为两件单独的乐器呢。


  2、筝筑同源说
  

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中记载:“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


  

我国的乐器发展史是现有打击乐器,后有弹拨乐器的。筑的右手奏法,以竹尺击之,沿用了打击乐器的奏法,这与筝相比用指弹奏简单的多。综上所述,筝与筑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西,筝是由筑发展而来的,筑之源即筝之源,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姜,筝筑是同源的。


  3、蒙恬造筝说
  

据《隋书·音乐志》载:“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造。”但刘朐在《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筝,秦声也,相传蒙恬所造,非也!”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他对客卿们下的逐客令的《谏逐客书》中说:“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声也。”这在时间上比蒙恬发迹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筝的说法是靠不住不的。


  

至于蒙恬改革筝的说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朝著名的训诂学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记载:“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为十三弦。"这一段文字记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筝。


  

从历史材料看,早期筝与筑更为类似:都是筑身,都是竹制,棒状、细颈、都是五弦。


  

总之,筝很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代。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五弦竹制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


  所以说 筝和琵琶都是弹拨乐器 应该是一类

网友(5):

都是,因为都是弹拨乐,我是学扬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