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怎样践行党的宗旨

这是党校专题讨论问题
2024年11月14日 13:43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终生牢记,终身实践。作为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把握好这一宗旨,以自己的亲生体会和实践去更深刻地理解这一宗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实践党的宗旨,关键要解决好理想、宗旨、信念问题;重点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如何又应该怎样去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呢?
一.大学生应该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们的一种追求、向往和奋斗目标。它有理性特点,是比较成熟或比较深沉的一种理念当代大学生,无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都应该有理想,而且是应该树立一个崇高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党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信念是党即党所处的环境对我们的要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信念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了很多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管理经验、先进思想,但打开国门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不利于中国发展的思想。一些反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反对祖国统一的敌对思想也时有出现,还有一些外国的腐朽的文化也侵入我们年轻一代人的思想之中。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又不能再次紧锁国门,逃避外来挑战,所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时刻保持慎独,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历史在前进,但党的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不会改变,工人阶级政党的基本价值导向和目标也不会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胸怀远大理想,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此外,我们还要有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要把远大的理想同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发扬党员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同时,要乐于助人,热心地帮助身边每一位同学,以积极的态度和坚定不移的精神为人民服务。
二.大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是当前大学生最为重要的事情,在任何时候大学生都应该将学习摆在首要的位置,并且坚持终身学习。只有学好了专业知识,有了一身本领,才能在走向社会之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时代在号召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当今社会,要求我们全面学习,终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打牢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论根基,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还要善于在工作实践中学习锻炼,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此,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深刻理解理论,正确指导实践。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指导实践。我们要善于将学到的书本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学到的理论,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明辨是非,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运用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其次,要善于向他人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要谦逊,诚心诚意地向做得好的同学学习,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态度。学习他们的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再次,我们要把自己的专业学好,学扎实,学懂,学透,循序渐进,深入研究,开拓创新,在自己的专业上寻找自己的落脚点与闪光点。
毛泽东通知说过:“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一万年以后,也要奋斗。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大学生,更要学好知识,要有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发扬党员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生产建设的生力军,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应更加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锻炼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大学生应该要密切联系群众
我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因为只有深入到群众,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对于我们周围的同学,要经常给与关爱,用真心去帮助那些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同学。
毛泽东同志说过:“如果不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人民对我们的缺点很自然地就难于原谅了。尽管你过去做过多少好事,职位有多么高,你今天的事情办得不好,解决得不对,对人民有损害,这一点人民就不能原谅”,“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要民众,虽危险也有出路;不要民众,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团”。是的,我们需要做到“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去”,作为一个学生,大的先不说,就我们身边的同学,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我们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在同学当中,有些是生活很困难的,有些又是心理上微有波动,有些却在学习上会存在一些问题等等。这些我们可以帮忙解决的,就应该去做。正所谓人民的事没有小事,同学的事也一样,即使是再小,能帮忙的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其度过难关。从大的方面说,我们要及时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在群众有危难的时候,要同群众同甘共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掌握过硬的为人民服务本领,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知识,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履行“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义务才是对“大学生如何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最好诠释!

网友(2):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层次不一,有的大学生有自我责任、家庭责任,有的有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有的却连最基本的自我责任都没有。但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逐步提升。我们曾比较过香港、台湾和大陆三地的大学生的责任感,香港和台湾的学生对自己的事情关心的多,对国内国际大事关心的少。大陆的学生则刚好相反。也就是说,大陆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强于香港和台湾的学生。从近年来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责任感向着越来越求真务实的方向发展。

李明:责任是任何一个有担当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的角色义务,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所应承受的后果。就社会而言,每个人必须承担责任,责任是不能免除的。每个人是权利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在现代社会,一个有认知能力和理智行为能力的责任主体,必须对自主选择的行为负责任。良知更多地指责任个体不但意识到其责任,而且在更高的道德境界上承担责任,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比如歌手丛飞,在演艺圈绯闻流传、灯红酒绿的声色场中,以其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资助失学儿童数百万元,自己却无钱治病。他感动了中国,也拷问了人们的良知。

就人的责任而言,可分为六个部分,即: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责任与良知是有必然联系的。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一定是缺乏良知的人;良知泯灭的人,不但不会担当道义,还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

大学生应是推动时代进步的精英。从现状看,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对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要求比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庭责任意识不强,爱情、婚姻责任观念比较混乱,职业责任认识比较模糊,他人责任和集体责任观念淡化,合作意识不强等。总体来说,责任意识在提升,但社会责任感还有待增强。

杨俊峰:关于责任和良知,我的理解是,良心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再说责任。一个有良知的人肯定对人负责任。

主持人:一部分年轻人淡漠了责任与良知,是否与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有关?

林永和:这种感情冷漠、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基本都是属于心理上不正常的,大概占青年总人数的16.5%,还包括有其他一些问题的,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现在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很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学生自杀?心理素质太脆弱,责任意识太淡漠,在各种压力产出轻生。自杀首先是对自己不负责,对父母不负责。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不能负责,又怎么能够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李春玲:1980年我在北京大学读书,那时我们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为那时的社会给我们创造了条件,只要考上了大学,就不会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但现在不一样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找不到工作,连自我责任都担当不了,更不用说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了。所以,当代大学生实用主义倾向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所减弱,应当说和当前社会大环境有关。

就社会大环境的营造上,媒体责任很重。国外的同行经常跟我们说,看了咱们的报纸、电视节目,他们非常吃惊。很多内容宣扬的是高消费,是豪华的物质享受,包括一些生活用品的广告。这些公众媒体给年轻人塑造的楷模,很多是成功人士形象,而这种成功又是那种能赚钱、发大财的人物形象,用物质标准来衡量人的价值,而且还经常有大学请这些成功的人士去宣讲,这对大学生影响很大。一方面,要大学生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尊崇社会名流,去追求高收入。这两方面在大学生身上是非常冲突的,这种冲突,本身就容易造成一种扭曲。当然,现在媒体也在加强宣传友爱、仁爱、道德等,包括对家庭的回报,对爱情、婚姻的责任,以及对贫困人群的帮助等等,这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品格。

李明: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追求高消费,脸不红心不跳地向家长要钱,根本不认为是什么有愧的事情。这个问题和家庭教育有关。看看现在从农村到城市,几乎都是一个理念“再穷不能穷孩子”,倾家荡产也要送学生上大学、出国。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是把培养他的责任心作为成长的一个基本条件,更没有把人格健全作为基本目标。西方讲“再富不能富孩子”,讲求独立,孩子18岁以后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的父母看上去是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实际上害了孩子,让他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

教育大学生树立责任感与良知,不仅是家庭和大学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在没有诚信、缺乏责任和良知的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可能在失去责任和人类良知的国度实现。人类进入新世纪,也面临艰难的选择,全球化问题的出现要求人类以智慧和理智建构新的伦理价值观念系统,而责任和良知仍然是人类新伦理的核心和基础。

吴越:有一个新名词,叫“媒体素养”教育。这项教育目的是教会青少年朋友正确认识电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成长服务。我们在做媒体素养调查时发现,北京重点小学和普通小学的差异特别大,重点小学学生看的信息不一样,他们认为成功只有一条标准,就是要像比尔·盖茨那样成为公司的经理,非常有钱。这和我们的舆论宣传有很大关系。媒体的宣传让孩子们错误地认为,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就是让他们成为富翁,有钱人。于是,孩子们就用这种思想为自己定位,指导自己的行动。

而国外在宣传上不是这样的,有的孩子棒球打得好,这是一种成功;有的孩子为社区、养老院做事,这也是成功。国外培养孩子的理念是,使孩子成为一个服务于社会的人。坚毅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强烈的责任心才是最受家长和老师赏识的。国人认为只有上大学、有好工作,光耀门楣,才是优秀的学生,忽略了最重要的人性的东西—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在这一点上一些媒体要负有相当的责任。

主持人:在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上,应如何看待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失误?应该怎样在育人上发挥好大学应有的功能?

李春玲:目前大学生的责任和良知,并不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中小学的教育很重要。但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老师、家长都对孩子们说,要好好读书,否则以后没出息、没饭吃。给他的主要教育就是好好学习,拿个好成绩。而在责任和良知方面的教育则非常缺乏,这造成一个很大的人格缺陷。所以,现在大学的德育教育是在补大学前的那些课。而且,大学的德育教育也并不是很成功,还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上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为了得学分,另一方面,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必须的,但还要有公民教育。

李明: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习、了解和明确社会角色,学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德性、提升境界和完善感情,这是一个人生成长的转折过程,是一个由自我意识萌发到健全人格形成的快速过度的发展时段。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新型公民。“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一个过分张扬个人权利、功利主义泛滥的时代,大学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这是健全人格教育的内容,也是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

不能否认,当前在教育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人文教育存在很多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很多危机。像经济与市场原则对高校的冲击,实用主义和功利倾向对教育的影响等,都对大学生责任教育提出了挑战。蔡元培所言极是:“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教育中出现了问题,社会当然会提出“在大学怎么学不到良心”的问题,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教育工作者,本能地会说“教育不是万能的”,甚至会说:“都是社会惹的祸”。确实,大学生贫困问题、就业问题等都不是高校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越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越应该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否则,教育的意义何在?教育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教育却要立足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面对这些问题中,体认教育的价值,确认学生的责任,担当社会的重托,实现人生的理想。我国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也在变革之中,教育工作者尤其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检讨自身的同时,更多地探索在现实的条件下,坚持大学的理想和精神,担负培养现代公民的历史使命。

主持人:作为大学生,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和问题?

白俊毅:我认为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良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校学生与社会的直接沟通越来越少。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高校的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学生的衣食住行问题都可以在学校里得到解决,所以,学生对校外社会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了。

第二,在校学生与社会的沟通环节不畅。很多学生意识到了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工作,所以,他们希望很早就能融入到社会当中,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但是,由于自身的阅历不足,他们所能参与的社会活动,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参与的时间上,都是十分有限的。只能从事家教、市场营销之类的工作,而这些工作不能使同学们完全地认知这个社会,因而,也就不能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亚文化”在校园内大行其道,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十分盛行,其中有不少都是具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影视作品。诚然,这些艺术作品中自由、民主的部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长期接触,不免也会沾染其中一些不良思想,如过分看重个人得失、个人感受,从而忽略整体利益。而恰恰是这种思想,成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良知的重要原因之一。

吴越:其实我们特别羡慕那些经受过战争洗礼的人。他们有着明确的思想,要爱国,要做热血青年,特别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挺可怜的,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既受传统观念的熏陶,又受国外思潮的影响,在精神上受双重思潮的挤兑,缺乏明确的人生观,没有“精神信仰”,有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我有一位从农村出来的同学就说,我特别想为家庭和社会做点什么,但是到大四毕业的时候工作都找不到,我自我价值都实现不了,又如何实现社会价值。

杨俊峰:我认为,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给大学生补关于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课,还要同时进行纠错。因为,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虽说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很粗浅、很幼稚,但毕竟已经有了,而且很牢固。像现在的高中、初中学生脑子中,钱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谈恋爱。当他们带着这种观念来到大学时,不但要补课,还要纠错。

主持人:如何重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林永和:大学生应该怎样成长?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然后是成功。作为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也必须成为责任主体,因为他已经具备公民权利、公民意识,也必须具备责任意识。要正确认识权利和责任的关系。现在,大学生强调权利的多,强调责任的少。其实,权利和责任是相互的。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责任,你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责任和义务。

杨俊峰: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当前社会评判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是金钱。很多农村的孩子很苦恼,和有钱的同学不在一个相同的平台。他有MP3、笔记本电脑,而我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变得很自卑,还有一种是我要去奋斗、去获得。但有了MP3和笔记本电脑,你就成功了吗?就会幸福吗?要反思我们成功及幸福的标准。什么是幸福?不是你赚了多少钱,现在百万富翁自杀的也不少。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才是幸福。什么是成功呢?并不是要成为总统、成为名人,那毕竟是少数,关键在于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人格,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大学生要增强健全自己人格的观念。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这样做会遇到很多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如何应对风险和困难,这需要有深刻的思想认识,又要有坚强的毅力。

网友(3):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贯穿于党的全部活动之中,是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深厚根基
所有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并最终要运用于实践、我们党向来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所以,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就更应响应党的号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践行党员角色,用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党员不应该是一个只有理论填充而成的
名词。我们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成为巨人,那么首先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将个人青春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放飞青春梦想 ,把担当民族大任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其次我们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要自觉梳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民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要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勇于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挫折考验;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以新的实践创造更大的成就。当然,我们还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所以我们应该自觉地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认真践行党的宗旨,做一名优秀的中国少年。

网友(4):

纯粹放屁
先问问你们自己有什么宗旨吧
上下一样黑说这有P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