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李斯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吗?

2024年11月23日 09:49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李斯是一个不务专业的学生,师从儒家荀子却学了一身扎实的法家的技能;李斯是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士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成功实践者;李斯是一个守护自己爵位利禄的糊涂虫,南辕北辙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李斯作为一名游学士子是出类拔萃的,跟着儒家巨匠荀子学了一身法家的治国本领,这非常有力的证明了所有的学问都是相通的,表面不管如何对立,实质都是殊途同归。学成之后,李斯认为应该用自己所学去改变自己的处境,去追求富贵利禄。假装清高,愤世嫉俗不是一个士子原本的性情。儒家讲究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而李斯作为儒门出来的学子,积极入世是为了得到功名利禄,治国平天下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功名利禄的手段。正是李斯的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他后来的人生悲剧,做了政治斗争路上的亡魂。

在改变自己命运,追求功名利禄的路上,李斯是有功的:《谏逐客书》,帮助秦国延揽天下人才;提出离间山东六国君臣的计策,推动秦国统一天下;统一天下后,主持制定法律制度。主张废除分封,采取郡县制;主张愚民、弱民的政策,禁止私学,焚烧百家典籍,建议拆除郡县的城郭,收缴民间的兵器;制定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把秦国打造成一个空前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后世历代王朝君主

整合华夏,统一天下

奠定了坚实指导思想。

为了保有自己的荣禄地位,饮鸩止渴,帮助秦二世胡亥夺位,违心的怂恿二世诛杀王室及功臣,希望通过这些手段得到秦二世的青睐,在秦二世的统治下继续保证自己的爵位利禄。等到国家局势不可收拾,又想通过劝谏秦二世胡亥,来挽回秦王朝的统治,结果被赵高设计陷害,最后落了个被夷三族的可悲下场,算是亲手毁掉了自己用毕生所学缔造的大秦帝国。

网友(2):

李斯人如其名,他的一生为了帝王之术,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断四处游走,终于投靠了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秦 国并且做了秦国的丞相,文采飞扬又兼具政治家的、纵横家的能力,结果却败在了一个奸臣手里,不得不说他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1]。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2],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3]。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3]。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4]。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5],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6]。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7]。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8]。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9]。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10];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11];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12]。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13]。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14]。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15]。

网友(3):

不忠也不奸。李斯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始皇帝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劝二世更为法律,行“督责之术”,加强君权。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网友(4):

我觉得李斯在秦始皇没去世之前,就是一个忠臣,秦始皇去世之后,他就是一个奸臣。

网友(5):

对于历史上的人物,不能单纯的用忠或奸来评判。我们应该以史为鉴,评判一个人在某一个事件中所作出的决定及后果,要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