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做企业,经常遇到管理混乱,经常会出现这些问题:怎样才能保证不错货?电话报货速度太慢,浪费电话费?怎样才能节省时间,又能保证报货不出错?电脑、设备坏了,维修吧?哎,找不着档案了,怎么修?档案保存在哪儿?资料全吗?员工月底回厂报账,运费该怎样签?找谁签?谁审核、验收、审批?费用谁承担?
签呈表怎样填?怎样签发?怎样报账?员工拿着表单到处乱跑,最后跑了近8圈才报完账。还一再抱怨,效率低下,浪费时间!
新产品研发出来了,通知市场部、行销部,可要货时缺没货,怎么回事儿?储运部、生产部不知道,没备货?气得一群人上下乱投诉?等等
总结出:
工作到处出错、经常出错-----差错率高;
工作杂乱无章,无头绪,环节太多----效率低下;
老出错、效率低下、无用功;
结果忙了一圈又出错了,不知道怎么对?
所以企业需要标准化管理系统,企业标准化管理获得企业的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制定和实施公司标准,以及贯彻实施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过程。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管理。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办〔2014〕49号)必须的。
一、评审准备工作
(一)接到评审组织单位转发来的企业评审申请和自评报告后,评审秘书应对材料进行初步整理和消化,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工艺流程(企业评审申请和自评报告形式要件不符合的,比如规章制度清单与自评报告不符的、所附文件材料不全的、未加盖公章的等等,在现场评审时要求企业进行规范)。
(二)按照评审程序要求准备评审需要的相关材料(首次会议签到表、末次会议签到表、接受现场评审企业申明、评审人员公正和保密承诺、评审打分表、评审不合格汇总表、评审总结表等)。
(三)与企业联系确定评审时间和评审计划,以及其他与评审有关的问题。
(四)根据与企业沟通情况,拟定评审通知。同时及时告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并将企业的相关评审申请等资料及时复印下发给相关评审人员,以便做好评审准备工作。
二、现场评审工作
(一)程序不可缺。首次会议、末次会议必须按议程进行(会议签到表必须评审人员和企业陪同人员本人签名)。
召开首(末)次会议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必须全部到场,以便进行沟通交流,接受评审人员询问。
(二)评审要严格按标准进行。分组情况要在打分表或者不合格项汇总表中体现出来(谁评审的哪几项,便于分清责任),不论是材料评审还是现场评审,都要抽查企业相关人员。条件许可情况下要组织企业相关人员(至少包括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内的不少于总人员的10%)进行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专业能力笔试。
(三)现场评审结论原则上不当场公布,评审意见和建议在末次会议上当场公布。不合格项必须书面反馈给企业,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将整改情况反馈至评审组,评审组采取现场检查或者书面审查的方式予以确认。
(四)留存现场评审记录。包括签到表、评审打分表、承诺书、小组总结等,现场评审最好留有照相、录像等音像资料。
三、评审后续工作
(一)撰写评审报告,评审报告主要包括评审组组长及其成员姓名、资格,评审日前,申请企业的名称、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评审的目的、范围、依据,文件评审综述、现场评审综述,得分情况说明、扣分点、整改措施、验证方式,现场评审结论及其等级推荐意见,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二)企业不合格项整改情况验证。评审组末次会议将整改意见通报给企业后,约定整改时间(根据评审通知安排,原则上工贸企业不超过半个月,危化企业不超过一个月),企业落实整改后报评审单位邀请评审单位复审,评审单位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向企业通报的整改意见应该包括各个评审小组的全部意见,验证采取现场验证方式的,必须提供书面检查结论。
(三)提交评审报告。在编制完成评审报告,评审单位进行内部审核后,由评审单位向评审组织单位提交现场评审材料(评审报告、现场打分表等),并由评审秘书完成网络系统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