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到现在:
状元:便是各个区域范围总成绩第一的人。
举人:高中时参加全省高中会考全部通过、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有资格去高考的,就是举人了;
秀才:高中生、至少初中毕业生才可以算秀才;
进士:高考通过,成了大学生的,都是进士。
拓展资料:
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参考来源:科举--百度百科
------------------------
延展阅读
古代科举不能与现代学历来对标,如果把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来对标现在的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的话,那真是太小瞧古代的科举制度了。古代考上功名是改变命运、提升阶级的大事,而现在学生们,毕业以后拿着微薄的工资,还得为房子背上几十年的贷款,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古代文盲率比如今高多了,以认识几十个字就算过了识字的标准,建国初期统计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多,古代封建王朝的文盲率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一个村也难出一个识字的人。这里笔者以清朝为例对比古代科举士子与现代社会。整个清朝268年(清军入关后开始算起),考中秀才的也不过46万,而今天最高学历的研究生,每年录取人数都有60万~70万。
如今得益于社交软件,我们能够一窥上层社会的生活。但在古代社会,一个农民很可能一辈子没有去过县城,夸张点的连村子附近几十里外的地方也没去过。他们对其他阶层的生活没有概念,认识最厉害的人物可能就是村里的地主,所以经常会有“皇帝用金锄头耕地”这种滑稽的言论。这一类人在古代是最普遍的,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如果生活在古代大概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科举的最低一级考试就是童生试,虽然叫童生,但考到五六十岁也考不上的也大有人在。考场一般在各地县府,由各省学政(相当于教育厅厅长)负责。考试一共三场,县试、府试、院试,考过了前两场就可以被称作童生,整个清朝考上童生的人数也就200多万人。如果又考过了第三场院试,那就是考中了秀才,有了最低级的功名。成为了最低级的士大夫,能够进入县学学习。秀才享有一些特权,比如可以免税免徭役,见到官员你可以不用跪拜,犯了事也不能对你用刑,在一般乡镇里秀才都是数得上的人物了。考上了秀才,就相当是现在镇里的实力人物了,《武林外传》中吕秀才如果真的考上了秀才,结果还能混的那么惨也算是不容易了。
童生试之上就是乡试,乡试可不是在乡里考,而是在各省的省会考试,考中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的考官是由皇帝委派,考中乡试就被称为举人,乡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举人是可以做官的,一旦中举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人生轨迹了。整个清朝举人一共十五万,一个县也难出一个举人,中举后省里会派人到你家通知。在《儒林外史》中,范进知道自己中举之后直接高兴疯了,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之前对范进百般侮辱。等范进中举以后就称范进是“文曲星下凡”,举人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举人一般都在地方任职,一般都能在县里混个官职像县丞、主薄(县局级)运气好点的退休之前能升到县令,与现在县委书记差不多。
科举最高的功名就是进士了,进士对普通百姓来说只存在于传说里。考中举人后先要入京进行会试,会试通过的人被称为贡士,贡士才有机会成为进士。现在电视剧里面的借盘缠进京赶考的故事在古代基本不可能发生,因为进京赶考的士子要是缺钱的话,地方富豪会主动送上大把的银子。成为贡士后参加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殿试每三年一次,整个清朝268年一共录取26000多人,平均每年不到一百人。
进士上任最差的待遇就是去地方当县令,而举人必须努力几十年才能混的到这个位置。进士即使混的再差,退休前在地方当知府(市委书记)也没有任何问题,有点能力的混到布政使(省长)或是巡抚(省委书记)也不难,能力再强一点的还能进入中央当各部尚书、侍郎(副国级)甚至担任首辅、军机大臣(正国级)。
这样一对比,我想大家应该都能看到古代科举制度和现在的学历有多大的区别了,古人说了几千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不是瞎说的。
这个要拿数据来说话,不然空口无凭乱说,就容易误导人。
先来看古代进士的数量吧,这个数字相对准确一些。
清朝112科进士,总共多少人呢?总共是26846人,平均大体上一年100人。科举三年一届,每届取300人左右。道光以后,中国人口四万万,折合下来,平均每年取100个进士,可见科举之难。
明朝最多一科为永乐二年,录取472人;最少一科洪武二十四年,录取31人。明朝89科,共录取24866人(此数字有异说),平均每科276.5人。折合成每年,大约90人左右。
在古代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以状元年数作为科举届数,11万名进士,每届约157人,折合成每年约50来人。显然更少了。
有人拿高考来比,2021年高考人数1078万,而录取率超过90%。显然,拿大学生来比进士、举人、秀才,显然是多想了。现在的大学生,最多也就相当于古代的童生。
那么,拿博士、博士后来比进士,可以吗?
先看一组数据:(来自知乎)
中国: 80.00万人(每年大概新增70000个博士学位)
(2019年中国毕业博士总人数为62578人)
很明显,中国每年新增的博士数近7万,要远远大于每年100的进士数量。
那么,拿教授、研究员来比,可以吗?
这个每年的新增教授数量,网上基本没有现成的数据。因为这是各大学、研究所自己评选的。
那么,再往上,两院院士如何?
中国的两院院士是两年评选一次。每次每院一般为50多人,最多时评出60人。
美国是三院院士,每年每院评选出100来人,总计一年评选出300来人。
再相比清朝每年100的进士数,可看出每年的新增数据:
50(中国院士)<100(清朝进士)<300(美国院士)
也就是说,进士的级别,基本相当于现在国家院士级别。(在同一个数量级)
举人级别,相当于现在正教授、研究员级别,还要再稍稍往上一些。(据统计,每次乡试每个省大约100-200个举人。 据此推断,每次全国举人总数大约3000-4000人。相当于每年1000多人。去除往届落选后的再试举人,实际数据还要更少些。按明朝史料记载,乡试的通过率不足4%,也就是说,25个秀才里面才能诞生一个举人。)
秀才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级别的大学讲师。以清朝的科举为例,每年秀才的录取比例大概在1:15000人,要知道我们现在博士生的录取比例是1:20000人,博士每年招生近10万人。
童生级别,相当于现在清华北大的学子。清朝260年诞生了200~300万个童生,平均每年一万人左右,清华北大现在一年招收人数大概是8000人左右,只比童生略微少了一点。考上童生,你就和现在的清北学子差不多了。
从考试内容和备考复习所需要学习的东西上来讲,秀才举人进士的学历是等同的,因为乡试会试殿试考的东西完全一样。
放在今天,大概就是个高中毕业水平吧。别说你高中根本看不了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那是因为有其他理化生政史地之类的科目给你学,而古代就只学一门语文而已。
秀才、举人、进士对应现代教育中的什么学历?状元相当于院士
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