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最周密的理财计划也有可能失败,因为理财计划成功与否极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环境因素。我们都是经济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总要受经济环境的制约。个人无法改变环境,只能学会去适应环境。我们不能改变通货膨胀率、利率和经济增长率,而这些因素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入的影响。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制定计划来尽量减少其不利影响。
1.通货膨胀率。过去人们认为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后,通货膨胀一度也成为中国百姓的热点话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通货膨胀的准确定义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余年的时间里,物价水平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社会需求大于供给有逐步增强的趋势。“一五”期间,矛盾较小。50年代末的大跃进期间,由于人为地扩大社会需求,一度造成商品极度短缺、黑市和国家牌价之间价差悬殊。60年代和70年代出现了典型的隐蔽性通货膨胀过程:供给极度匮乏,供需矛盾靠票证控制。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遇到令人困扰的通货膨胀问题。特别是1988年,通货膨胀率接近20%,全国大中城市出现几次大的抢购风潮。
人们很难承受自己辛辛苦苦象蚂蚁搬家一样积攒下来的钱每年缩水五分之一,人民币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降低了。人们纷纷将存款从银行取出,或是到黑市兑换美元,或是到商店去抢购实物。有一个时期,商店里的家用电器被抢购一空,甚至包括样品和残次品。
近几年,我国经济成功地进行了软着陆,治理整顿取得了成效,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物价总水平的负增长。许多商品价格特别是家电大幅度下降,人们的消费心理渐趋成熟。银行居民个人储蓄存款总额连创新高。
可见,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通货膨胀率可以影响人们的收入在近期消费和远期消费之间的分配,或者说在当前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通货膨胀率高,人们会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因为人们有这样的预期,如果我有可以购买一台彩电的2000元钱,今年不买,明年就可能只够买个黑白的。
其次,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会影响人们对于投资工具的选择。通货膨胀率低,人们会偏向选择安全性高的投资方式,如储蓄、国库券等;反之,人们会偏向选择有较强保值增值性能的投资工具,如股票、房地产、珠宝等。
2.利率。利率,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现实生活中的利率都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的。如3个月期贷款利率、1年期储蓄存款利率、6个月期公债利率等。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我国利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利率决定了你为了投资而延迟当前消费所能得到的报偿,它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方向趋于一致。
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同样的物品在将来会比现在贵很多。如果你现在不消费,以后就必须花比现在多许多的钱去购买。因此,就要求你拿去投资的钱能得到较高的收益,以弥补通货膨胀的损失。否则,你就宁愿现在消费而不愿去投资。
既然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息息相关,而未来的通货膨胀率是不确定的,则利率的变化也很难准确预测。但是,通常人们认为利率至少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延迟消费的报偿、弥补通货膨胀收益和承担风险收益。长期投资的利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其中的风险补偿部分较高,期限越长风险越大。
在理财计划过程中应采用多高的利率呢?这个问题也很难回答。通常计划利率应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一致。如果你预期通货膨胀率是5%,那么较安全的短期投资的计划利率应为8—10%,较安全的长期投资的利率应为10—12%。
现在人们对利率的变化越来越敏感。利率的升降对于人们对投资工具的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较高的利率,有利于储蓄的扩大;过低的利率,甚而会使储蓄余额下降。所谓利率的高低,主要是与物价上涨预期比较而言的。1988年我国社会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8.5%,上半年人们已能预期到这种形势,而那时1年的定期储蓄利率仅为7.2%,人们挤提存款抢购商品,存款余额大幅下降。当政府很快采取按物价指数保值的储蓄办法后,抢兑储蓄的状况很快扭转。
1996年来共有7次降息,每一次降息都使人们的资金流向发生较大变化。人们的金融资产中,活期储蓄的比例逐渐降低,股票、债券、保险、房地产等的比例逐渐上升。特别是去年10月份降息后,由于储蓄性寿险的收益率未及时下降,许多精明的投资者争相投保,使得始终温吞吞的中国保险业着实火了一把。
3.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很少是持续均匀的,总要有上下波动,经历高涨、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在高涨阶段,经济满负荷运转,失业率极低;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时,失业率上升,交易额减少,人们悲观情绪增加;如果衰退进一步加深,就进入萧条阶段,经济达到谷底。物极必反,从此,经济又进入新一轮的扩张期,产量和就业都大大增加,同时伴随着物价上涨。经济再一次达到顶峰,完成这一个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理论告诉我们,在制定理财计划时要考虑到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总是有高峰有低谷。繁荣时不能盲目乐观,要为未来可能到来的衰退做准备;萧条时也不要过于悲观。
为了使大家能对家庭理财有更好的感性认识,介绍大家结识一个美国家庭。通过对这个家庭理财实践的介绍,使大家将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之所以选择一个美国家庭,是因为国外家庭理财活动开展时间较长,有很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并且国外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方便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