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叶子上的白点是因为白菜出现了白斑病。
白菜类白斑病(Chinese cabbage Pseudocercosporella leaf spot)的症状表现为病部稍凹陷、变薄,易于破裂,常见发病部位是叶片。然后叶片会出现灰褐色或黄白色圆形小病斑,后逐渐扩大成为圆形或近圆形大斑,直径大概0.3~1.0厘米。
病斑边缘绿色,中央灰白色至黄白色,病部稍凹陷、变薄,易于破裂。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浅灰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病斑融合,致叶片枯死。
它的传播途径主要以分生孢子梗基部的菌丝或菌丝块附着在病叶上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孢子借雨水飞溅传播到叶片上,孢子萌发后从气孔侵入,引起初侵染。病斑形成后又可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扩展资料:
白菜常见病和防止方法:
1,白菜黑腐病
黑腐病在白菜幼苗和成株上皆可发病,幼苗发病时叶片出现水浸状病斑,根部发黑,最后为枯萎死亡。成株发病时叶片出现病斑或叶脉变黑,病斑随着扩散变为v字形的黄褐色枯斑,逐渐扩散整个球茎,最后干燥时干脆易裂,湿度较大时腐烂。
防治方法:在夏季高温高湿气候环境易发病,另外连作、施肥不当也会导致发病。同样种植对土壤和种子消毒处理,科学合理施肥,各种肥力均衡搭配,发病时可用苯醚甲环唑、噻菌铜喷洒防治。
2,白菜猝倒病
猝倒病常见于各种蔬菜上,危害于幼苗期,发病时幼苗根基部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随病情变化逐渐缢缩成线,后折倒伏地,如果土壤的湿度较大,发病位置还会出现白色的棉絮状物。
防治方法:这种病害主要出现在南方高温雨季时期,在育苗期低温高湿环境也易发病。种植前对种子和土壤消毒,发病后用霉威盐酸盐或甲霜恶霉灵喷洒防治。
3,白菜软腐病
白菜软腐病在白菜苗期、莲座期、包心期均可发病,可在不同的部位发病,如根茎部、叶片以及宝心。最后都是导致不同部位腐烂死亡。
防治方法:在雨季、浇水过量以及叶片有裂痕伤口易发病,种植时避免和茄科、瓜类蔬菜连作,忌种植在低洼、黏性较重土壤的地块上。种植前对土壤和种子消毒,发病后及时将病株连根拔除带出田间,然后用噻霉酮、春雷霉素药剂喷洒防治。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白菜白斑病
这是白菜得了白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灰褐色的小斑点,后来扩展成圆形、近圆形或卵圆形的病斑,其大小为6~18毫米,病斑中央部分由灰褐色变为灰白色,在病斑周围有污绿色晕圈。
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有稀疏的淡灰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扩展资料:
此病的药剂防治:
大白菜苗期即应开始田间病情调查,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并喷药防治,在莲座末期要彻底进行防治。
为便于后期防治,可在定苗时,每6~8行菜留1空行,便于防治作业。
药剂可选用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克露、克抗灵、克霜氰)800~1000倍液、每667平米用1.5亿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67g兑水50L喷雾,每5~7天喷1次。
霜霉病的发生与病毒病关系密切,因此防治时应将这两个病害综合起来考虑,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菜霜霉病
这是白菜得了白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灰褐色的小斑点,后来扩展成圆形、近圆形或卵圆形的病斑,其大小为6~18毫米,病斑中央部分由灰褐色变为灰白色,在病斑周围有污绿色晕圈。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有稀疏的淡灰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扩展资料
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 可用50℃温水浸种15分钟,冷却后晾干播种,也可用0.4%的福美双拌种。
2、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
3、药剂防治 参照大白菜黑斑病。也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
发病规律
大白菜白斑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表的病残体或采种株上越冬,或以分生孢子粘附于种子表面越冬。田间借风雨传播,有再侵染。8~10月份气温偏低、连阴雨天气可促进病害的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白菜白斑病
白菜长黑点是缺钙,这些小黑点的产生,其实是一种蔬菜病,名叫“芝麻病”。大白菜得了“芝麻病”,就会在叶柄及叶脉上出现大量黑色或黑褐色芝麻状斑点,斑点上没有霉状物或腐烂状物附着,主要集中在叶柄的表皮细胞。“芝麻病”是一种生理病害,不是病菌,主要是因为光照不足而引起的缺钙,也可能是因为氮肥过多造成生理代谢异常,影响钙的吸收,商品外观性虽然变差了,但不影响食用。
可能是白菜白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