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这首诗富有哲理,其中最后一句诗和八字成语‘‘什么的道理有异曲同工?

2024年11月15日 06:19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宋·苏轼《题西林壁》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释义: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唯告湖做敬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纯山慎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文章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网友(2):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意思是: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滑败肆人;清:清楚,明白。
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

出自:《旧唐书》:“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累朝铨定,信轿故是周枯备详,何所为疑,不为申列?”

白话译文:累朝铨定的事物,一定十分周详。先生为何还有疑问,而不为之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