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要吃七分饱」这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2024年11月23日 00:32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能量限制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不建议轻易尝试。但平常说的七分饱,并不是把膳食指南中的 2000 千卡改成 1400 千卡。吃饭要吃七分饱,其实是用于防止吃太多的一个直觉。也就是说,别吃成 2800 千卡了。是不是因为“饱”的感觉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觉得七分饱的时候,其实已经吃到了十分的东西了?



简单来说,饱腹感是大脑根据进食时获得的感官信息,消化后获得的能量信息,综合学习以维持内稳态平衡的结果;这一学习过程不是“完美”的,特别是不能适应现代食品工业。所以为了避免代谢疾病,需要通过(在不同程度上)遵从膳食指南、“吃到七分饱” 等方法进行主动的行为干预。
七分饱的另一个说法是慢点吃。(两者达到的效果相同:限制进食量在适量而非过量。注意,这不等同于能量限制。)吃多少食物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习调节的: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在进食时直接探测食物热量的能力,而是通过经验和先天的倾向来判断该吃多少再停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进食时间。



Haber 等人测量了吃 500 克苹果和喝 500 克苹果汁所需的时间,分别为 17 分钟和 1.5 分钟。按照 2000 千卡的每日能量需求计算,假如只吃苹果,需要两个小时;喝果汁的话,18 分钟就够了。这意味着相同的营养含量所带来的感官信息完全不同;特别地,液体食物由于饮用更快,进食过程中获得的总体感官信息少得多。这可能意味着我们的大脑还来不及感觉到饱就喝完了。



的确,有许多研究表明进食相同营养含量的液体食物带来的饱腹感不如固体食物。另一系列实验证据则表明液体食物的能量摄入补偿不如固体食物:能量摄入补偿是指增加一种食物的摄入量往往会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相比于固体食物,通过含糖饮料的方式摄入糖分则不易引起其他饮食的减少。此外,同样是固体食物,减慢进食速度也会导致饱腹感“提前”到来,从而降低总进食量。

网友(2):

平常说的七分饱,并不是把膳食指南中的 2000 千卡改成 1400 千卡。吃饭要吃七分饱,其实是用于防止吃太多的一个直觉

网友(3):

吃太饱的话就会撑着,就会使胃胀大让让人不舒服,所以是有依据的

网友(4):

吃饭要吃七分饱,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如果吃的太饱的话对胃不好

网友(5):

饭吃七分饱的意义在于能使人体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