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馒头蒸出来时像死面?

2024年11月16日 12:37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原因:

如果用酵母发的面,建议在整形前用少许的小苏打加上化开后揉入面团中,稍后片刻在压片包制,面皮的厚度不能太薄,会被里面的油浸透,导致像死面的样子。

也许是锅上汽后的蒸汽遇到锅盖冷却后回流到包子上,把面烫死了。

面团发酵后要用擀面擀把面团擀面片,逼出里面的气体,这样做出来的馒头可以一层一层撕出来吃,而且蒸好的馒头不回缩,馒头蒸好熄火十分钟后再揭锅盖也是防止馒头回缩的一种窍门。

拓展资料:

(1)蒸馒头时,如果面似发非发,可在面团中间挖个小坑,倒进两小杯白酒,停10分钟后,面就发开了。

(2)发面时如果没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面粉加蜂蜜15-20克。面团揉软后,盖湿布4-6小时即可发起。蜂蜜发面蒸出的馒头松软清香,入口回甜。

(3)冬天室内温度低,发面需要的时间较长,如果发酵时在面里放点白糖,就可以缩短发面的时间。

(4)在发酵的面团里,人们常要放入适量碱来除去酸味。检查施碱量是否适中,可将面团用刀切一块,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匀的孔,则说明用碱量适宜。

(5)蒸出的馒头,如因碱放多了变黄,且碱味难闻,可在蒸过馒头的水中加入食醋100-160克,把已蒸过的馒头再放入锅中蒸10-15分钟,馒头即可变白,且无碱味。

(6)蒸馒头时,在面粉里放一点盐水,可以促使发酵,蒸出的馒头又白又宣。

参考资料:

蒸馒头_百度百科

网友(2):

蒸馒头出笼时,个别馒头或几个馒头的局部收缩,本来蓬松的馒头变得很致密。俗称“鬼捏馍”现象。那么“鬼捏馍”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些“鬼捏馍”的表面往往布满了水滴儿滴过的痕迹。原来这是因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冷凝水滴在了馍的生坯上,才使生坯面团不能膨胀,从而变得又小又硬的。也就是说,“鬼捏馍”并非小鬼所为,而是笼中冷凝水惹的祸。
生成冷凝水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水蒸气,二是要使水蒸气冷凝液化。
先说水蒸气。蒸馍时不能没有水蒸气,且蒸馍时一般用旺火,所以还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但蒸馍时如果火力过大,势必造成水蒸气过量,而这些过量的水蒸气冷凝液化后,又会为“鬼捏馍”的生成创造条件。
再说冷凝。在常压下,水蒸气不遇冷是不会凝结成水的。而温度越低,越易凝结,故冬季出现“鬼捏馍”的概率往往大于夏季。特别是如今人们蒸馍时大多使用金属笼(铝笼、不锈钢笼等),而金属笼又极易散热变冷,这就大大增加了水蒸气冷凝的机会。在馍的生坯上笼时,人们往往把笼盖放在一边,这时随着笼盖温度的下降,笼盖内的蒸气又会冷凝液化。而当把笼盖盖上后,随着蒸锅内大量水蒸气的上升,遇到低温的笼盖时,又会形成冷凝水。当这些冷凝水从笼盖滴落到笼中馍的生坯上时,就会使生坯面团膨胀不起来,从而出现前面所说的“鬼捏馍”。
了解了“鬼捏馍”生成的原因以后,预防“鬼捏馍”的出现就不再是难事了,不过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防止蒸馍时冷凝水的形成。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预防办法:
1蒸馍时要用旺火,但又不能火力过大。你可以在馍的生坯上笼前,往蒸锅里加入适量冷水,以避免水蒸气过量。
2在金属笼盖上蒙上笼布或纺织袋等,这样可为笼盖保温,以切断冷凝水形成的来源。
3盖上笼盖时,先用抹布将笼盖内的水抹干。
4笼盖定要盖严,以防漏气而致笼内温度降低,从而导致水蒸气冷凝。
5最好将馍的生坯面团发足以后,再上笼蒸制。
[收起]

网友(3):

一、可能是面发的不够,似发非发的。二、发过头了。三、蒸馒头的火候掌握不好,没有蒸发。

可能主要问题是不能用冷水上锅,要把水烧开后再放入锅,然后大火5分钟,再转成中火15分钟。因为馒头要泡起来靠的是面里的二氧化碳气体受热急剧膨胀,如果面是慢慢加热,气体膨胀效果差,馒头就不泡了。

还有就是发好面揉面时,加一点点小苏打(一斤面加2克左右),会有助于产生更多二氧化碳,还可中和酸味。

网友(4):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锅里加的水太多了,把水减少,这样蒸馒头就不会出现有死馒头的现象了。蒸馒头一次锅里不能加太多的水,每蒸一锅都稍微添加一点水,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干锅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