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涵

简单概括
2024年12月02日 18:46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麻将 浑沌与中华文化

雪峰

  中华文化的根是混沌,或者说,中华文化的主要血脉是混沌文化,而不是儒释道。

  混沌文化完全符合上帝之道,但混沌是无序的,无序是混乱的,所以,用混沌难以表达上帝之道的确切含义,所以,我将中华文化的根脉称为浑沌文化。

  许多中华知识分子著文说要"复兴中华文化",我读了他们的文章后茫然不知所措,我曾撰文问他们,"你们要复兴中国的哪部分文化?"他们没有一个人给我一个明确清晰的答复或者解说。这说明,要"复兴中华文化"的人们只是有这个良好的心愿,但并不知道什么才是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就是浑沌文化。所谓复兴中华文化,应该是复兴浑沌文化。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伏羲氏,伏羲的主要文化贡献是河图洛书和八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源生于此。中医的经络穴位说、易经、风水、阴阳五行、八字、紫微斗数、择日、占卜、巫术的根源也源于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浑沌现象,是伏羲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后所看到的宇宙景象。

  浑沌现象的涵义是宇宙全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每一个现象,每一个事物都与宇宙全息感应,没有独立于事物之外的事物,没有独立于现象之外的现象,形象地说,就是美国阿拉斯加的蝴蝶振动一下翅膀,就能引起南非好望角的一场风暴,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中的某一位咳嗽了一下,澳大利亚的某个人就从楼上掉了下来。

  我在解析人类的思维时发现最深妙的思维是浑沌思维,其次是无相思维,接下来才是太极思维、心像思维、迷幻思维等等,儒家的思维是物质思维,是最低级的思维,道家的思维是太极思维,释迦牟尼佛的思维是无相思维,以科技为主的西方人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当今风行的新时代思维,比如赛斯的思维,《与神对话》、《一的法则》、《告别婆娑》、《奇迹课程》等等,属于迷幻思维。人类最终必须走的路是浑沌思维,或者说,人类要继承、发扬、光大浑沌文化。

  要认识和理解浑沌文化可以从四个现象着手--天启、八卦、壶子、麻将。

  天启就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一句话,就是与上帝直接对话交流。我写的《天启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八卦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乂象,六十四乂象生宇宙万象,只要能演绎六十四乂象,不易变易,就能理解和明白浑沌原。。。

网友(2):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 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 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和”或“和合”的论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时期基本形成。随着“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国的原创文化也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合”形成儒、道两大显学,并且在两汉之际“和合”地接纳了由印度原创的崇尚“因缘和合”“圆融无碍”的佛教文化。因缘和合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和合”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并成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则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