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的赏析

2024年12月04日 05:16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事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中间!
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家居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时所作。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六十二岁的老人了。
陆游从小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他一生怀着一颗爱国赤心,日夜盼望着驱琢金统治者,收复失地。可是南宋王朝始终以苟且偏安为基本国策,以皇帝为首的整个统治集团久已安心于屈辱的生活,不想再图振作。陆游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底下,就使得他终生无法施展其怀抱,实现其理想。到了六十二岁闲居家乡时,回顾过去的壮志,看看当前的现实,不能不感触万千而见之于此诗。正因为这样,所以诗中一面追述他早岁的豪迈气概和人民抗金的英雄事迹;一面感叹自己报国的壮志为酬,朝中无人能象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为国出力,从而使诗中充满着苍凉沉郁的情调。
诗的开头: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在年青时哪里知道社会上事情的复杂与困难,所以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雄心豪气,有如山涌。这勾勒出作者年青时的英雄气概。上句,虽说自己早岁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但这并非泛指,而是暗指他料想不到投降派会诸多阻饶与破坏抗金。其中饱含着他无限的辛酸,也隐讽着妥协投降的宋王朝。
正因为他不知道“世事艰”---投降派阻饶抗金,所以那时侯他“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一句就是这样承接上句的意思而来的。这两句连起来都有隐讽之意。这一句既表现了他年青时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他对恢复中原的殷切,而这一切都是建基在他的爱国思想上的。句中以“中原北望”来代表他渴望驱琢金统治者,收复失地,措辞含蓄,耐人思索。“气如山”,以具体的山势雄伟来型容抽象的豪气,很具体化,给人印象鲜明。
“中原北望气如山”句,已写出了作者的英雄气概,而下面两句又给它渲染了氛围: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是作者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事迹。它通过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所构成的形象,给人有气势磅礴 军容旺盛的感觉,它有力的烘托出作者“气如山”的气魄。因为它正是作者“中原北望气如山”的现实基础,有了它,作者的雄心壮志既有现实性,又有可能性,因而它给上句加浓了情意和色彩。这两句意思是说,南宋军队曾经两次打败金兵:一次是冬天在瓜洲渡口用兵船作战的;一次是秋天在大散关用马队交锋的。据史载,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曾一度占领了瓜洲,准备由此渡江,后经虞允文部队和广大人民的抗击而溃败,完颜亮为部下所杀。上句就是指此。下句是指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天,金兵侵入大散关,后为吴嶙部队所击退这件事。“楼船”,指高大的兵船。“瓜洲”,即瓜洲镇,在今江苏省扬洲市南长江滨,在镇江斜相对峙,是江防要地。“铁马”,是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是南宋与金交界地方的边防重镇。
就表现手法来看,这两句有些奇特。两句中间不用一动词,不着一虚字,就把地点、景象和人物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生动,形象。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是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不着虚字的。这既能精简文字,使文章更觉精炼,而这种句法结构又使内容显得特别丰富,语言减少了,内容反而增多了。
然而,不管陆游有多么高尚的抱负,有多大的英雄本领,在南宋王朝投降派的统治下,他的一切都会落空,无从实现的,只有使他虚度光阴,消磨岁月而已。这样,到了晚年就不能不使他有迟暮之感了。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就是表达了他这种心情。意思是说,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已,而现在鬓发已经花白了,志愿还是没有实现。“塞上长城”,是暗用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曾以“万里长城”自称的典故。意谓自已象一座万里长城一样。这两句,语调忽转悲凉,叹岁月之蹉跎,嗟壮志之未遂,大有一落千丈之势。早岁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头发都白了,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怎不使他感慨呢?上句着一“空”字很好,表示一切成空,沉痛之极。下句隐约可见他年虽老而壮志犹存之意。自照镜子,衰鬓已斑,又奈之何!不正是表明了这一点吗?这种爱国热情永不衰减,就使他最后又不能不发出愤概之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意思是说,诸葛亮写出那篇著名的《出师表》,表明自已的决心,坚持北伐,这种意志与气概,一千多年来谁能够比得上他呢!“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兵伐魏时写给刘备的儿子,表明自已的决心的。“名世”,即有名于世。“伯仲间”,伯仲原是古代伺辈兄弟的序次,长为伯,次为仲;后引伸为衡量人物的等差之词,意思是差不多,或不相上下。这里,作者赞美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言外之意,就是隐讽当时南宋王朝屈辱投降,按兵不动。他借助于历史事实来说明问题,表达自已的愤慨,明白,自然,含蓄,委婉,富有艺术吸引力。
总的说来,诗中所流露出来的爱国热情,还是相当强烈的。诗的后半篇,虽然情调有些哀伤,但它给人的感觉是沉郁顿挫,并非彷徨失望。不过,在它里面毕竟嫌其缺少鼓舞力量。

网友(2):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网友(3):

1、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街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2、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匈指隆兴元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元年,主张抗金的张俊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计划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兆河马,涉渭夜街枚”(《岁暮风雨的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嗟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
岁月不尽,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仅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展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塞上长城”,典出《南史》,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惆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大有区别的。
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沱胄起兵抗金,他还跃跃欲试。
3、《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