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市耀邦红军小学 汤梅森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总听见一些老师埋怨,说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那个学生回家不写作业,学生爱上音乐、体育、美术课,而不愿意上语文课,数学课,还有学生只求把作业写完,不求把作业写好。最近读了《心理学导论》的五章兴趣、动机、价值观后,了解了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方面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我想学生的以上表现都跟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有关,根据心理学所阐述的理论,学生的需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并能加以运用,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而学生的人格的形成是由一系列的需要得到满足和发展,形成新的需要,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满足,形成更新的需要,就这样不断的向前发展逐步形成的。而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又无时无刻不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无时无刻不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了解并关爱学生。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如有的学生家境贫寒,吃穿受到限制,基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使学习受到影响;有的学生父母离异,个别学生还会嘲笑,没有亲情的庇护,缺乏安全感;有的教师过于严厉,批评指责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对某学科产生厌学情绪等。这些因素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及平时的生活,来排除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例如我班有个学生叫李平辉,本性聪明,但他无父无母,靠七十多岁的爷爷做点杂活养活他。生活困难,习惯不好,缺乏自信。刚开始我了解这些情况后,对他特别关心,每学期他的笔和其他的学习用品,都是我和班上同学送给他的,要求班上的活动都要求他参加,并帮助她加强自理,刚开始有几个同学每周都轮流帮他整理书包,邀他一起作业。过了一个学期后,该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明显提高了,有一次数学测验还考了全班第一名。 二、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气氛 心理学认为: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把教育活动视为他们自己真正乐意的生活。现实中,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要求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只要不是按老师的标准答案回答,教师就一口否定,并命令坐下,另外抽人回答。这样学生以后学习的积极性就受到打击,对课堂缺乏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有宽松、民主的氛围作保障,要敢于让学生把不同的观点暴露出来,哪怕错了,只要有一点闪光的,都要抓住及时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宽松起来。大家的表现欲望也强烈多了,都愿意主动发言了。 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尽量放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会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观察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凡是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说。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只有学生说出来,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灵活、合理,是否具有创新性。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敢说、愿说、有话可说。这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又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总之,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还有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评价学生方面,做的合理,都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