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言谈、举止。它为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方方面面都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现在甚至以后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不夸张得说,正是儒家思想才使中国这一文明古国的传承没有中断。
但从辩证的角度来说,它也确实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谓“吃人”的礼教。讲礼没有错,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儒家把“礼”繁索化、程序化、复杂化,把礼推到无以复加的地位,到了泯灭人性的地步。
儒家讲“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本身就是一个秩序的概念。
而“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仁。而仁的定义是:“克已复礼曰仁”。这句话有两重含义:一是“克已”,说好听就是“有意见保留”,说难听就是压制个性,不民主。二是“复礼”,说好听就是尊守秩序,说难听就是“无条件服从”。这里“仁”也是一个秩序的概念。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儒家思想核心就是一个秩序的概念,历代统治者推崇儒家与这一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统治阶级比老百姓更需要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而儒家思想正好顺应了这一意愿,儒家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统治者统治的文化思想工具。
儒家核心思想中“礼”是最优先的,但其重视程度已经偏离了儒家中庸思想的轨道,进入了一个误区。礼变得繁琐使人虚伪和做作,礼变得程序化使人往往重形式而轻实质,礼变得复杂化也使人到了头痛的地步。今天“三纲五常”是不讲了,但“礼”的流毒依然存在,谁没有送过不愿意送的礼?谁没有说过不愿意说的话?认没有做过不愿意做的事?
中国有句俗话:礼多人不怪。实际上这句话透露出更多的是一种虚伪,即使这种种虚伪是善意的。有个故事,说一个外国人初来中国,不知道当时的中国人一见面问“您吃了吗?”是客套话,就直接回答“没吃,你想请我吗?”这虽然是文化差异,但不可否认中国的礼数属实让初来中国的老外摸不着头脑。
很多中国人,只知道“常回家看看”,不知道看的时候该做些什么;只知道给同事、同学、朋友随礼,但不知道结婚的另一方长得什么模样?各种各样繁琐纷杂的礼早让人失去了耐心,只好花钱了事。可许多人本来境况就不是十分宽裕,为了送礼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实属可怜,也属无奈。
儒家思想重视礼仪的初衷没有错,可在千百年间已经被异化、被另类化了,已经走到了背道而驰的地步,这可能也是圣人不愿意看到的事吧?
有人要说:今天哪里还有礼教的影子呀?有,依我来看,礼教只是消失了一部分,相当一部分还仍然存在。什么时候中国人不说两套话、办两套事了,这礼教就真正消失了,中国人就会过得更好。
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
成为封建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个性思想。
限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