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助人者应该帮助同性恋者改变自己的性取向吗?“咨询会谈”有效吗? 虽然美国精神疾病学会已经做出了评判,但是一些人——其中包括一些同性恋者——仍然认为同性恋性取向是一种疾病。既然“有病”,就不能“讳疾忌医”,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都可以试一试。尽管如此,大部分同性恋者并不会请求专业人员帮助他们改变性取向,他们认为自己的性取向是对自己整体认同的一部分。贝尔和韦恩伯格的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同性恋者想要改变自己的性取向——尽管市面上已经有某种“神奇药丸”能够使这些人梦想成真。贝尔和韦恩伯格研究中只有小部分人曾考虑过终止男—男或女—女性行为。 不过,确实有少部分同性恋者因为宗教信仰、或者想过传统的家庭生活而希望改变自己的性取向。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所以,许多专业助人者往往认为,如果没有社会压力和偏见,同性恋者不愿改变自己的性取向。哈德曼在2002年的研究中发现,正是因为社会上到处都是这样的“治疗”,所以人们往往对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比较蔑视。所谓中性的态度应该是:一些同性恋者为了“合理的”理由想要改变自己的性取向,治疗时就应该帮助他们。但是,格林于2003年提出,大部分想要改变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心里是相当矛盾的,而那些纯粹的同性恋者不太可能改变自己性迷恋的方式。争论还在继续。 尽管如此,还是有少数几个治疗师报告自己成功地帮助了一些同性恋者改变性取向。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马斯特斯和约翰逊在1979年借鉴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将同性恋病人的性取向成功地“乾坤大逆转”。他们让男同性恋者以渐进的方式体验与女性做爱的快乐,例如按摩以及刺激阴茎。马斯特斯和约翰逊报告,男同性恋者治疗失败率为20%,女同性恋者的失败率为23%。治愈后5年中,超过70%的患者继续保持着男—女性行为模式。 但是,由于下列种种原因,这些患者的结果不能推广到所有同性恋中: 患者中大部分是双性恋者;只有1/5是彻底、纯粹的同性恋者。患者中超过半数已婚。所有患者改变性取向的动机都很高。 不管这些人在性行为上有多大的改变,还记得吗,性行为并不等于性取向。因此,没有证据表明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确实改变了来访者的性取向。也就是说,这些同性恋者和异性发生性行为,但是,他们很有可能同时与同性维持性关系。 但是,精神病学家斯比茨于2001年在美国精神病学会演讲时谈到,他访谈了200位同性恋者,这些人已经成功地将性取向转变为异性恋并坚持了5年。那么,一个纯粹的同性恋者到底可不可以改变性取向,而不仅仅是改变性行为呢?科学家们还在热烈地争论着。
同性恋不是病,不需治疗。但是如果你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望寻求治疗改变性取向,那么你就治疗“苦恼”的心理疾病了。你可以去查询《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治疗与分类标准》第三版,那里就是这么写的。
有些同性恋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影响形成的,现在大家的观念逐步提高,也越来越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了,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疾病才需要治疗,不管怎样,让自己开心一点,不开心才会导致真正的心理问题。
首先,应该纠正你的这个想法,因为Gay不是心理障碍,而且,欧洲多国是承认的,
其次就是,不只是人类,其他动物也有,比如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