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

2024年11月23日 08:14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肖邦《升c小调夜曲》小提琴曲谱:

相关介绍:

作品Op.27之一的《升c小调夜曲》,克列金斯基(JeanKleczynski)认为:“那是在描写平静的威尼斯之夜,在恐怖的谋杀景象之后,海水淹没了尸体,但依旧一平如静地反映着月光。”

他在左手波浪般起伏的伴奏,和主题旋律的不和谐音中,发现来了充满悬疑的描写性格,才产生了如此的联想。芬克(HenryT.Finck)则对此曲推崇备至,他说:“在这四页乐谱中所包含的巨大情绪变化,以及天才般的自戏剧精神,比许多400页乐谱的歌剧更丰富而强烈。

扩展资料:

肖邦的c小调夜曲是一首热情奔放的作品。第一部分从断断续续的旋律开始,音调富于语言的表现力,象悲伤的独白。庄重严肃而节奏均匀的伴奏,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

中间部分庄严缓慢的旋律像一首宗教颂歌,最初是温和的,平静的,是对心灵的抚慰和祝福。这股力量逐渐在壮大,半音阶的音群气势蓬勃地展开着,达到了高潮,终于变成了嘹亮的、强劲的、振奋人心的号角之音。

最后,音乐回到第一部分,但已改变了原来的形象,速度加快了一倍,伴随着原来的旋律的,是丰满的分散和弦和急促的节奏型;悲伤的独白变成了焦急不安的、激动人心的语言。在这首夜曲中,音乐形象的发展,是充满着动力的,富于戏剧性的。

网友(2):

感情与句子息息相关,演奏好右手的乐句,既要有每一小句的渐弱,又要有整个大句子的起伏,控制气息与音乐情绪一致。
难点在降D大调的中段,旋律音符有点散,要弹出句子感觉来不容易。
另外最开始的双音旋律要弹得轻巧自然。

网友(3):

肖邦的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表达了肖邦孤独寂寞的苦闷心态。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演奏时,左手远距低音要把握准确,,右手注意装饰音和保持音。中段由#c小调转为降D大调。变得明朗,注意切分节奏和和声的衬托。接下来,乐曲在急速回旋流动过后,反复开始主旋律,最后在焦躁不安中结束。(注意力度符号)

网友(4):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网友(5):

1836年冬天肖邦结识了比他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肖邦,这个纤弱、浮华、儒雅而又温柔的男子,对反传统的多产女作家乔治.桑,第一印象并不太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治桑越来越引起肖邦的注意,肖邦发现和他在一起时,他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
后来,肖邦和乔治桑生活在了一起,他们保持了长达9年的关系,乔治桑给予肖邦的细心照料,有助于焕发 肖邦的才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后来几年,肖邦的作曲生涯达到了他个人生命的最高点,是肖邦鸣唱“天鹅之歌”的岁月。
1846年,肖邦和乔治.桑在诺罕庄园里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残秋,11月,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分开了。
肖邦来到巴黎心情十分忧郁,肺病加重,身体越来越坏,但为了生活,他还要带病教学生弹琴。第二年春天他的身体稍微好一些,想起和乔治桑在一起的这些年,他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一首《升C小调圆舞曲》。
肖邦似乎在说:悲哀吗?怎么?我可是不在乎的,不在乎的,该怎样就怎样吧!……可是,他究竟不是完全不在乎的,真相隐藏在圆舞曲激动的悲哀里,他的心潮在起伏翻滚。
接着出现了一段抒情的慢板,好似是以往和乔治桑在一起的幸福日子的回忆——
肖邦似乎力图忘掉悲惨的现实生活,而沉浸在他自己所创造的虚无缥缈的甜蜜梦幻世界,但是旋律中仍然不由自主地渗透着深刻的忧郁情绪。 就这个是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