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成书先于《封神演义》。
关于神仙问题,两人都是取材自民间传说,但是民间各种传说之间本来就各有矛盾,并不系统化。《封神演义》结合了《西游记》里哪吒和红孩儿的形象,创造出一个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另外,《封神演义》还借鉴了古代神话之类的故事,比如黄帝战蚩尤等等。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
扩展资料: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
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该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
中国的神仙体系其实是在两部著作中形成的,一是封神演义,一是西游记,
西游记对封神演义既有继承关系,又有很多冲突之处.
封神演义对道家神仙的描述最为全面和完整:
道家鼻祖乃洪钧道人,所谓的道教三清其实并非道教最高权威,他们是洪钧道人的三个弟子而已,"一气化三清"就是三清与洪钧的关系描述;另外,三清的内容也非原始道德灵宝,而是原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他们分别为广义道教下包含的阐教,道教,截教教主.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其实在封神演义里有原形可稽,不过是降了一辈,为原始天尊门下13弟子里的灵宝大法师和道德真君.
封神演义里关于西方教的描述其实是后来佛教主流神仙观点的雏形,两教主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基本上与如来和弥勒二佛祖相吻,无论在西游记还是各种关于佛教众神的传说中,对弥勒佛的身份和地位均无准确定位,人们的印象应该都是这样:法力和如来在伯仲间,称谓也是佛祖,但他在佛教里地位到底如何,却没有答案!来看:准提道人在封神演义里正是西方副教主身份,哈哈,对应上了吧!
再说说菩萨,封神演义里有这样几个人:普贤真人,慈行道人,文殊广法天尊,他们是原始天尊门下弟子,和太乙真人,具留孙,云中子等同出阐教,只因与西方有缘,被西方教主接引道人化过西方,此三人与后来佛教四大菩萨中的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及文殊菩萨对应,只是地藏菩萨在封神演义中无蓝本可寻.
大量传说中的散仙游神更是在封神演义的汇总下成为体系,例如28星宿,五岳神,瘟神,四大天王,风雨雷电神等等都是在封神里汇总或成型,这个体系相当丰富和全面,其功效较之与水浒把大量传说中的绿林原形一股汇总到梁山的手法极为相似.因此说封神演义不单奠定了道,佛两大派的人物体系,更是为人们熟悉和乐道的平民神仙构建了一个框架.
西游记对封神演义的继承基本上在上边都提到过,它和封神的冲突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在定位人物的板块上完全不同,封神基本上以道,佛两教为叙事范围,就是各占地球东西两半,没有第三个板块,所以说封神是已"教"为界的.而西游记则打破了这一格局,它是以世俗权力体系为蓝本构造板块,及神,人,鬼三大体系,神的最高管理机构和人间类似,为天庭玉帝,虽然太上老君等平时好象不受任何规则约束,事实上与玉帝打交道的实际情况证明了以他为领导的道教是受天庭领导的,也反证了西游记里神仙体系的界定原则是"类似朝廷的管理机构"而非"教派",当然对佛教的定位是不受天庭领导的,原因是佛教是"外国"的,非东土所辖,不难看出这一点也是在"朝廷模式"下出炉的,与西游记的群体界定标准相符.
其次,西游记在神仙个体的定位上也大迥与封神,封神里出尽风头,始终把握大局的道教三清在西游记里成了无关紧要的人物,甚至屡次成为孙猴子戏弄的对象,由此可见西游记对"教"的不重视;另一边,对佛教人物的定位上西游记却是大加吹捧和抬高,区区一佛教中层人物--观音,居然能轻松摆平道教领袖所棘手的难题--孙悟空,可见佛教地位之高,其领袖如来更是被饰为十项全能冠军,法力冠绝全仙!对佛教的定位似乎又与前边对"教"的态度矛盾了,为什么?这种定位源自何处?呵呵,还是与板块论有关,在西游记里,佛教的角色其实已经大变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教了,而是很模糊的与天庭并列的权力机构,打个比方,就象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是对等的,因此才有了如来的法力无边及与玉帝的平起平坐,只是如来是能力型的首领,而玉帝是管理型的首领,至于太上老君--已经被贬为权力体系外的社团领袖了.
可见,西游记引入并崇尚天庭以及对教派态度的冷淡表明其完全建立起新的神仙体系和人物关系格局,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神仙们生活在不同的天空下,同样的人物有着不一样的社会地位,享受不同的礼遇.单就神仙个体的描述上看,封神基本上是道家众仙和散仙游神的百科,而西游记则较为完整的归纳了佛教的人物,关系林林总总.所以,就中国古神仙的定位,排列,甚至称谓都应该持探讨之态度,探讨中不断探索和思考,更是其乐无穷,丰富中国"神"学!其善大邪!
《封神演义》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稍晚于《西游记》,《封神演义》因袭或者借鉴了《西游记》是没有疑问的。哪吒的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封神演义》结合了《西游记》里哪吒和红孩儿的形象,创造出一个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另外,《封神演义》还借鉴了古代神话之类的故事,比如黄帝战蚩尤等等。
封神榜与西游记的小说成书与明朝,但故事起源都很早,有文字记载追溯到元朝。元剧《西游记》(明朝的是西游释厄传,开篇就讲),元刊《武王伐纣平话》。大家归根结底想知道西游记要不要参考封神榜,从时间线看必须参考,元剧西游记不具备连续性,武王伐纣却有了整体框架,也就是说完整的封神故事早于西游记
封神演义早 封神演义的人在西游记里面变神仙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