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教育?

2024年11月04日 19:57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何为教育?教育为何?古今中外的先贤前辈们在一直思考和探索,人类的繁衍不只是生理上的,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传承。一个幼小的婴儿慢慢的长成一个成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作所为,都与其接受的教育和父母有关。 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其次是老师,起关键作用的是孩子本人。


在中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贫穷或富裕,人们对教育的尊崇几乎到了极致。每个人从小就被灌输一种观念:“你只有上了大学,才能在大城市找到好工作,从此过上安稳岁月。”换言之,努力学习考大学,是改变出身阶层的唯一途径。于是,大多数人照做了。

最近看了一则纪录片,纪录片里,20 多岁的万超刚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毕业,一所三本院校,虽比不上数一数二的重点大学,但总算读完 16 年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刚出社会,万超就奔波于人潮拥挤的招聘会,他表示自己什么都愿意做。加班?没问题。工资低点?没关系。后来,有家清算公司录取他,给了当时武汉的最低工资 1500 元 / 月。工作后,他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租房 500,中午伙食费 337.5,话费 100,加起来一共 937.5,工资几乎花光。他说:“刚开始对自己还有期待,但越找工作越觉得,最简单的是你要在生存的城市里活下来。”好景不长,上了 10 天班,公司就把他清退了,理由很简单:Excel 不够熟练,无法满足工作要求。纪录片里还说到,每年都有超过 200 万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这些在城市生存边缘挣扎的年轻人,被称为“蚁族”。当他们找到了工作,那些微薄的收入并不能让他们获得好的生活。

我想起 BBC 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的一句话:“在中国,你必须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



反观美国的高中课程,大洋彼岸的孩子幸福太多。美国高中所有学校课程都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等,选修课非常丰富,涵盖经济、法律、建筑、外语、艺术等,这些内容与社会职业接轨之余,还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令人更挫败的是,在传统教育之下,我们不仅与社会脱轨,还从小就被打压得失去自我。其实,唯独遵循人的兴趣发展,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备赚钱能力,关键在于你是否会利用它。然而,我们的父母总以为那些东西并没用。小时候,你喜欢画画,他们觉得这对你的未来没有帮助,又不能赚钱,于是一味打压你的兴趣,以填鸭式的方式,逼你学各种化学、物理,因为理科生比较好找工作。久而久之,你内心最初的兴趣是什么,你也不知道了。

教育就应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气质和性格,采用不同的方式,陪伴孩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而不是形成整齐划一的工业产品。蔡元培先生说过:“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



教育本身是让我们每个受教者都拥有独立的思考、辩证的处世态度以及能够实现造福社会的自我价值。我真的希望我们的教育可以提倡多元化,尝试摈弃打压这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谁都没有权利用自己世俗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价值,去扼杀他们的天性。就如欧文所说——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最本质的是陪伴一个人成为自己,成为一个人

网友(2):

所谓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本质上应该是通过以往的经验,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去交这个人有关专业知识,以及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这样的话,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让他在这个社会立足,能够让他有自我学习生活的能力,说白了一句话,就是让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人慢慢的懂得如何去学习,去思考,我想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网友(3):

先从字面来解释教育的意思。
一、什么是教育
教育由“教”和”育“构成。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这里的“教”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老师的主要责任。 “育”,《说文》:“养子使作善也。”偏重于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的主要责任。 二者结合是教育的全部,所以说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家长,父母是孩子一生乃至终生的老师。
二、教育的本质
生活就是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他相信生活含有对人的教育作用,他认为:“生活与生活一磨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磨擦者与被磨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也就是说,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三、如何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的,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核心。
家庭教育的责任就是照顾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习惯,辅导孩子的作业,教会孩子处理四种关系: 人与社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人与他人(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与自然(热爱、感知、保护自然) 人与自我(学会说服自己、学会变通)
教育是个大命题,笔者但就教育的涵义和教育的本质加以说明,阐述家庭教育的责任,欢迎大家补充,批评指正。

网友(4):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外国对“教育”也有许多精彩、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亚米契斯:教育是“爱的教育”综合上述,《弟子规》有句话;首孝悌,次谨慎,行有余力则学文。这也是儒家的教育,孝道的教育。

网友(5):

何为教育?教育要从小开始从三岁娃娃抓起。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言行。都是受到教育的,没有教育就不可能成长,成真正的有正能量的人,所以从幼儿园开始从小班到大班,到跟随父母的这一阶段都是受教育的,受到父母的影响,有些儿童,会遗传父母的基因也会随父母的性格而发生变化。所以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不可缺少的每天的作业学习,家长不督促。老师在学校教育发视频发微信,发成绩单,这些都是教育,所以家长在亲身体会到的时候感受到教育现在的儿童非常的难。只要叫他们写作业特别的难,特别的恼火就是不写,可是他们还小,就不懂得怎么样才能把握学习。你要一让他写作业,他就又闹又哭,不愿意写。总是在那儿玩,你没法说他打不得,骂不得,现在的教育孩子真的很难很难。上了初中之后还要补课,而老师的教育在初中阶段是叛逆期,对家长有的又打又骂,所以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而到了高中阶段,那就是一个孩子成长阶段,最好的时光就是高中,所以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初中生基本上很多,所以只能转为三档职业。而且如果能考上好的大学,像清华北大,

所以教育的根本,既有家长的教育,也有老师的教育,既有个人素质。所以国家提倡的这个教育方法实际上就是以全面的教育来了解现在的人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