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小资首先要有个硬件水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称之为小资的。首先大部分小资都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他们一般都受过高度教育,受过一些欧美文化的熏染,英文未必很棒,但口头禅里一定时常夹带几句。其次,小资的经济基础在中资产阶级边缘,高于普通民众,一般工薪阶层。但也没超过中资产阶级的上限,在这个边缘的人最多。小资们未必都有车有房,但也都要住公寓,打出租的。大部分小资有比较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这是小资的硬件水准。当然仅仅有了这两个水准还不能算小资,就像没有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的电脑,即使你有颗奔四的心也只是裸机一台。小资最重要的软件就是小资所特有的品位,情趣,格调,也就是被称之为小资情调的东西。
小资们是喜欢穿休闲服的,在非工作状态和非正式场合,而且是品牌服装,但很少有人会穿Adidas和Nike那样招摇的大众名牌。正像《格调》那本书里所说的,小资们认为,只有贫民才喜欢那样标榜自己,小资们是有格调的,小资不是城市贫民,所有小资不选大众名牌,他们选择的是一流品牌的二线产品,这不仅是他们的服饰标准,也是他们选择一切生活用品的通用标准,既要跃升于大众之上,又俨然与暴富分子划清界限,限于经济基础,又无力追逐超一流品牌。这正是典型的小资情调之一。小资们一般都会有些固定的喜好与习惯,有些人喜欢咖啡,有些人喜欢鸡尾酒。无论是哪一种。他们的喜好固执而与众不同。“我只喝那种有冰块的苦咖啡”,“这种Pisa我只在一家店里才吃”,这是小资常用的句式,典型的小资要么对星巴克,三里屯酒吧街喜爱到依恋与沉溺,要么厌恶到不屑与不齿。都是固执与狂热的心态,不过是两个极端而已。小资们是比较钟情于艺术的。他们喜好珍藏经典的DVD,他们喜欢看美片,而且只看英文原声的,绝不看中文配音的。资深的小资则只愿意谈谈黑泽明,说说《红》,《蓝》,《黑》三部曲,讨论一下法国意大利的艺术片,而不屑谈好莱坞。对畅销书和大众艺术是不屑一顾的,他们只谈村上春树,怀旧的会翻出梅里美和玛雅文化。他们未必懂歌剧,但他们总爱说起《公主彻夜无眠》,他们总是站在主流和大众文化的边缘和角落里。小资不屑与流行为伍,在流行到来的前夜,他们是着力追捧者,在流行的巅峰到来之时,他们又成为流行的唾弃者。小资们也要为生计奔波的,但绝不会把这些挂在嘴边,所以小资们大多是忧郁和含蓄的,他们本质上向往稳定的生活,但又经常把自己装扮成漂泊者和流浪者。概括起来小资情调其实是一种固执与狂热,边缘与非主流,忧郁与含蓄,并以此来标榜他们与众不同。
这就是小资,他可能是月光下一个忧郁的诗人,可能是酒吧里一个狂放的歌者,也可能是写字楼里一边品尝咖啡一边整理文件的职业女性。
原本为“小资产阶级”的简称,特指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小资情调应该是一种追求生活品味的人。是发现我们周围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小资们的生活方式在骨子里还有一种情调上的做作,并且对自身所处的阶层在潜意识中有某种自卑情绪。在没有真正的中产阶级作为模仿对象时,便只能从书籍上,想象中的贵族生活来抽取样本。于是出现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小资们——伪小资。
小资别那么多臭毛病,
做小资真累啊。。。还是喜欢随意点,不要刻意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