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下的人物?

名家作品
2024年11月28日 15:46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漫谈武侠名家笔下的经典情节金庸

武侠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犹以金庸为最。在武侠世界里,金庸是一个全才,写故事天衣无缝,造人物栩栩如生,讲武功五彩缤纷,发议论高屋建瓴,举凡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卜星像、天文地理,无一不包,无一不精。金庸写作中正平和、作品大气磅礴,一派大家风范,深厚的文字功底让人如沐春风。他的小说借佛家隐喻善有善报,因果相生的道理,符合我们大多人的审美观,风靡万千读者如饮醇酒心醉不已。昔日曾经拜读一位网友筋斗云写的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分析金庸作品,从儒道佛三种不同的精神文化解构《射雕》、《笑傲》、《天龙》,分析入理,有根有据,让我很是佩服。

值得注意的是,金庸小说描绘的是一个理想中的世界,现实中是不存在。他的作品展现了理想境界,他塑造道德的典范,表现人性的美德。李敖说金庸的信佛是伪善的,即对自己有利的就相信,对自己不利的则予以抛弃,这话的确有一定道理。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慨然宴请刚刚结识的小叫化黄蓉并且将价值万金的汗血宝马赠予她,却在叔父杨铁心义女穆念慈困厄之时不倾资相助反要王道长掏腰包接济,这是很不合情理的。若说郭靖仁侠胸怀怎地如此前后不一?唯有一个道理解释得通,那就是郭靖是个真正大智若愚之人。书中曾说:“那少年高谈阔论,说的都是南方的风物人情,郭靖听他谈吐隽雅,见识渊博,不禁大为倾倒。他二师父是个饱学书生,但郭靖倾力学武,只是闲时才跟朱聪学些粗浅文字,这时听来,这少年的学识似不在二师父之下,不禁暗暗称奇,心想:‘我只道他是个落魄贫儿,哪知学识竟这么高。中土人物,果然与塞外大不相同。’”郭靖既见黄蓉学识高妙自然有攀结之心,因此毫不吝惜金钱曲意奉承,而穆念慈穷困潦落,自然不值得投资。由上可见说金庸的道德观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的。

金庸大多数书中的爱情都令人羡慕不已 ,其爱情是近乎完美柏拉图似的纯精神恋爱。唯一的例外是《鹿鼎记》,韦小宝的爱情是完全物质的纯粹占有。虽然金庸小说很虚幻,但却是惟美的,惟美的爱情和惟美的江湖,连武学都艺术化,所以他仍然是武侠迷的最爱。虽然金庸小说很理想化, 但他的小说满足了我们的心理,使得我们心底的欲望在书中实现,往往我们觉得不合理的地方也会忽略过去,所以仍然觉得金庸小说是无出其右。

经典情节:杨过断肠崖弃药轻生《神雕侠侣》

  杨过抢上前去拉住了她。众人围拢过来慰问。小龙女拔开瓷瓶的瓶塞,倒出半枚丹药,笑吟吟的道:“过儿,这药不假罢?”杨过漫不经意的瞧一眼,道:“不假。龙儿,你觉得怎样?为甚么脸色这样白?你运一口气试试。”小龙女淡淡一笑,她自石梁上奔回之时,已觉丹田气血逆转,烦恶欲呕,试运真气强行压住,竟然气息不调,自知受毒已深,天幸将半枚绝情丹夺来,此外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杨过握住她右手,但觉她手掌冰冷,惊问:“你觉得怎样?”小龙女道:“没甚么,你快把丹药服了。”杨过接过瓷瓶,颤声说道:“半枚丹药难救两人之命,要它何用?难道你死之后,我竟能独生么?”说到此处,伤痛欲绝,左手一扬,竟将这世上仅此半枚能解他体内毒质的丹药,掷入了崖下万丈深谷之中。
  这一下变故人人都大感意料之外,一呆之下,齐声惊呼。
  小龙女知他决意与自己同生共死,心中又是伤痛,又是感激,恶斗之后剧毒发作,再也支持不住,身子微微一晃,晕倒在杨过怀中

举世滔滔,试问深情之人几许?生命于人来说是至为重要,当今之世不因对方家世钱财容貌而心异已可称为深情,但如杨过般放弃生命与对方同生共死,超越生死的爱情却绝无仅有,因而实在感人肺腑。当然金庸小说中的感人情节比比皆是,如萧峰断箭自戗,程灵素舍身救胡斐等等等,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段情节,因为它体现了人对命运的抗争——虽不能同生,却可以共死。

网友(2):

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

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
麦克白(Macbeth)
李尔王(King Lear)
哈姆雷特(Hamlet)
奥赛罗(Othello)
安特斯·安庄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
朱利阿斯·西撒(Julius Caesar)
安东尼与克利欧佩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
考利欧雷诺斯(Coriolanus)
脱爱勒斯与克来西达(Troilus and Cressida)

网友(3):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写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间,最初第一章发表于1921年12月4日北京《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开头讽刺考证家的那些近似滑稽的写法,就是为了切合这一栏的题旨,但鲁迅“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所以第二章起便移载“新文艺”栏,至1922年2月12日登毕,以后收入小说 集《呐喊》。 阿Q与人家打架吃亏时,心里就想道:“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也心满意足俨如得胜地回去了。
  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两个组成部分:对于真正强势的人则口头认输并用“儿子打老子”之类的话来支持自己的面子;而对弱者,则“恃强凌弱”来证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