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宗室导致国家灭亡吗?

2024年11月17日 08:41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不是。
宗室是导致封建国家灭亡的重要因素,明王朝恰恰是所有王朝中宗室繁衍最为快速的一个朝代。但即使如此,宗室也不是全部。
灭亡动因如下:
一、经济问题导致的社会动荡

1、宗室俸禄的财政黑洞
明朝帝室登记的共17人(不包括南明),亲王83人,公主80余人,郡王至奉国中尉,数不胜数。洪武年间帝室58人,永乐已达127人。30多年增加1倍,至嘉靖帝室人口近1.8万人。到万历,已超过15万人。帝室俸禄为亲王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公主及驸马2000石,郡主以下逐级递减。由此可见,到了明中后期,巨额的宗禄开支百姓赋役繁重,国家财政危机加剧。如嘉靖三十一年,全国税粮总入2285万石,各王府的岁禄开支就达853万石,占税粮总入的37%。

2、贵族土地兼并加剧民间疾苦
以嘉靖为例,徐阶还在给严嵩当副手时,在其老家松江府垄断了数十万亩土地,农民手中无地,赋税却一年高过一年,民间对国家怨恨逐年加剧,当食不果腹来临时,最终必然导致各地起义。而国家为了评定“乱党”,就会进行武力镇压,由此带来军费暴增,国家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形成恶性循环。

3、海禁
明朝海上走 私是一块巨大的利润,到了嘉靖后期,经济总量远超国库。即便如此,明朝各代皇帝仍然坚持海禁,让原本逐年困难的国家经济丧失了一个巨大的扭转机会。

二、失败的国家治理
1、内阁制削弱了明朝的君权

明朝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可以说低于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因为各种法制的缺失,内阁对君权的掣肘极为强大。最终导致国穷民穷官富。

2、昏君不断
朝廷内因.诸多的内部原因导致明朝民心涣散,众叛亲离,最终灭亡.
天启独爱木匠活、嘉靖好丹道、正德游手好闲、成化春药当饭、万历横征暴敛,且大多宠信奸臣佞臣或以之平衡政治,致使魏忠贤、刘瑾、严嵩之流横行无忌,败光了朱棣建立的泱泱大明,崇祯登基虽有心革命却力有不逮,最终众叛亲离,灭亡可期。

3、大面积腐 败
内阁分权、昏君不穷致贪官横行,民不聊生,形成灭亡的“产业链内因”。

4、军事乏力
军队装备差、纪律差、统帅大多无能,虽在中期有戚继光等名将,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嘉靖时期,明军与倭寇的战损比超过10比1,经常发生数万大军遇上千倭寇不战而逃、一触即溃的战例,就是最好的明证。

至于厂公制、崇祯杀袁崇焕、瘟疫、旱涝天灾、李自成起义、女真入侵等等,都不是主因,只是加速一个腐朽王朝的最终灭亡而已。

网友(2):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朱由校病故,其弟信王朱由检继位,次年改元,是为崇祯。弟代兄位,承接下的是一个烂摊子,朝廷内外都被阉宦魏忠贤及其党羽所控制。崇祯不露声色,即位未久便粉碎了阉党,臣民赞颂不已,誉为“神明自运,宗社再安”。既而又下诏,撤罢各镇内臣,以杜绝宦官乱政之门。在位十七年,他一直勤政理事,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讲励精图治,崇祯是朱元璋以后明代16位君主中最突出、最言行一致的一个。崇祯继位没多久,十七岁的时候,能够以相当的老练和果断铲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十分的不容易,丝毫不比康熙铲除鳌拜逊色。崇祯的勤勉是中国几千年皇帝史上罕见的。虽然皇帝不是只靠勤勉就能当好的。他面对局势严重时,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天下发“罪己诏”,反省错误招纳贤才,哀叹“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自杀殉国是的遗书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以一人。这样一个皇帝是怎样失败的呢?他对面临的问题开展怎样的战略呢? 

  其时崇祯面对三大难题。 

  一为内忧 

  李自成、张献忠屡败屡战,总是无法剿灭。而且贼是愈剿愈多。 

洪承畴抵松山后,因军中乏粮,诸将各怀去志,不待军令,争相率军逃奔,返口宁远就食。清军趁势掩杀,前堵后追。明兵十数万土崩瓦解,先后被斩杀者五万三千多人,自相践踏死者及赴海死者无计其数。最后,总督洪承畴等被围于松山,士卒不过万余,饷援皆绝。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解送沈阳,投降清朝。不久,锦州粮尽援绝,祖大寿也率众出降。塔山、杏山也相继落入清军之手。松山失陷对明朝影响极大,从此明朝在关外已不能再战,完全无力应付辽东局面。崇祯十五年十月,皇太极又命阿巴泰等作皇太极生前最后一次入关攻明,兵分两路入长城,共会于蓟州,直抵山东兖州而还,攻破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杀明宗室鲁王,俘获人民三十六万余口、牲畜五十万头。次年(1643年)四月,阿巴泰等始率军经通州徐徐凯旋。清兵南北往返,明朝诸军皆尾随其后,始终未敢一战。这年八月,皇太极死,庙号太宗,葬昭陵,其子福临继位,由多尔衮辅政。这时关外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均为清朝所有,唯宁远等四城未克。 

  .三是用人 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十四个兵部尚书(那是指正式的兵部尚书,像袁崇焕这样加兵部尚书衔的不算)。他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除袁崇焕外还有十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他责备“臣皆亡国之臣”,难道真的是手下没有忠君爱国的人才吗? 

  事实上我们知道的明朝可用之才还是有很多的。军事才能极高的有袁崇焕、孙承宗、洪承畴、乃至后期的吴三桂,这些都是难得的将才,如果能够给他们必要的信任和权力,足以抵挡住满清的进攻。政治上更不用说,大批的明朝降臣为满清效力时,能够提出正确的国策。尤其是洪承畴,他的政治才能很高,满清的进驻中原,稳定江山和他的战略有很大的关系。只不过是崇祯缺乏用人的才能而已,这个倒不是崇祯的错。 

  崇祯个性上的缺点,加上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这一堆烂摊子任谁也难以处理。崇祯这个亡国之君有点儿冤。但是既然身为大明皇帝,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既然崇祯为自己的江山付出了自己的代价,也没必要苛求。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取教训,至少能够做到用制度的完善来避免因为个性、劣根性犯下大错。 
崇祯十五年,明朝局势已糜烂不可收拾。洪承畴于所统大军全军覆没后投降满清。松山、锦州失 守。崇祯便想和满清议和,以便专心对付李自成、张献忠军。兵部尚书陈新甲更明白无力两线作战,暗中与皇帝筹划对满清讲和。崇祯和陈新甲不断商议,朝中其他大臣听到了风声,便纷纷上奏,反对和议。崇祯矢口不认,说根本没有议和的事,你们反对甚么?崇祯每次亲笔写手诏给陈新甲,总是郑重警诫:这是天大机密,千万不可泄漏而让群臣知道了。该年八月,崇祯派亲信又送一道亲笔诏书去给陈新甲,催他尽快设法和满清议和。陈新甲出外办事去了,不在家,那人便将皇帝的密诏留在他书房中的几上而去。陈新甲的家童误以为是普通的《塘报》(各省派员在京所抄录的一般性上谕与奏章,称为《塘报》),拿出去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这样一来,皇帝暗中在主持和议的事就公开了出来,群臣拿到了证据,登时哗然,立刻上奏章反对。皇帝再也无法抵赖,恼怒之极,下诏要陈新甲解释,责问他为甚么主张议和,罪大恶极之至。陈新甲的声辩书中引述了不少皇帝手诏中的句子,证明这是出于皇上的圣意。崇祯更失面子,老羞成怒,下旨:陈新甲着即斩决。理由是流寇破城,害死皇帝的亲藩,兵部尚书应负全责。那时距明朝之亡已不过一年半,局面的恶劣可想而知,但群臣还是坚决反对议和,连皇帝也不得不偷偷和

网友(3):

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按原因重要程度排序
1.土地兼并带来税收的锐减,财税体制崩溃以及大量自耕农破产造成的起义。
洪武后期、永乐中后期全国收入五千到六千万两,弘治期间也有三千多万两,而天启年间(倒数第二位皇帝)才250万两。而建国初期赋税近半来自东南地区,中期后湖广(湖南湖北)大开发,也就是说可以耕种的土地大幅增加,但税收反而大量减少。原因何在?
中国古代王朝的士绅是不纳粮的(除了唯一一个强迫士绅纳粮的雍正,当然,他儿子又改回去了),大量土地从需要纳粮的自耕农手中转到不需要纳粮的士绅手中,结果有三个:
士绅、官僚、权贵拥有巨额土地及财产,为所欲为(李自成清理洛阳福王的财产发现他光土地就有800万亩);
自耕农基本消失,都变成了佃农(给地主打工),生活极度困难,活不下去,造反此起彼伏;
政府税收锐减,没钱啥也做不成。
2.宗室对财政的巨额消耗
万历年间宗室消耗财政大约五六百万两,占近四分之一。
不过古代王朝宗室都是大量花钱但没有卵用的存在。比如清朝八旗到了鸦片战争前就是废物了,打仗还得靠绿营。
第一点是根本原因。即使明末政治清明、没有外敌,只要土地兼并不改善,也是要完蛋,无非是1644还是1744。
因为土地兼并极其严重,财税大幅减少,一旦有没有土地的农民造反,就要多收税。而士绅不纳税,那么负担全部加在自耕农身,上而自耕农本来就没多少土地,结果就是更多的自耕农造反,后又加税,又造反,类似于控制理论中的正反馈,而正反馈的系统是不稳定的,结果都是崩溃。

处理这个问题当时的有识之士提出搞海贸,因为当时正值航海大发现,西班牙葡萄牙人殖民得到了很多金银,而中国的丝绸瓷器在欧洲都是高价值的商品。组织海贸卖商品到欧洲换回来大量金银,用来作为财税,可以大幅减轻对自耕农的压迫。
这种方法前中期可行,后期就不可行了。因为历朝历代的末期,走私情况都极其严重,他们希望维持自己的垄断走私的地位而不是全面放开,因为在海禁下走私的都是什么人?如同问一个现代人,敢无视法律的都是什么人?大家都懂的。
因此海禁在明末可行但做不到。

网友(4):

我觉得不是。我觉得是君主为加强统治而设立东西厂,监视国民行动,人心惶惶,自然国家就不安定;还有,明朝中后期很多皇帝都昏庸无比,不理政事,导致宦官夺权。还有很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