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纳粹德国即将战败,盟军胜利的曙光已经在眼前。蒙哥马利率领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在盟军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诺曼底登陆计划,大军势如破竹,一举收复法国,直逼纳粹德国疆土。 就在大军稳步向德国境内纵深推进的时候,蒙哥马利将军突然收到艾森豪威尔的来电,来电称盟军的作战计划已经变动,现在要立即改变盟军的主攻方向,由原来主攻柏林改为攻击东南方向的慕尼黑和莱比锡,并且主攻任务由原来的蒙哥马利的第二十一集团军改为布莱德雷的第十二集团军。蒙哥马利的第二十一集团军改为向东北,占领位于汉堡正北的波罗的海巨港卢贝克湾,以切断德国军队逃往丹麦和挪威的退路。占领柏林的任务交给前苏联人去完成。 此时,正踌躇满志准备全力攻打柏林的蒙哥马利被这样一份电报内容惊得目瞪口呆。他不禁怒火中烧,故意将这份让其部队做配角的电文向部下作了宣传。顿时,在英军中掀起一股指责美国人的狂潮。参谋部的指挥军官们没有征求首相丘吉尔的意见就给华盛顿的美军联合指挥部发去了一份长长的电报,指责美国人擅自决定改变进攻方向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并对由前苏联人独自攻占柏林不能让人理解...... 美国陆军参谋长五星上将马歇尔面对这份措词激烈的电文,焦急万分,他也感到艾森豪威尔做事有些冲动,于是以私人的名义给艾森豪威尔发去电报,对英国人的指责要求其作出解释。 面对激烈的反对者,艾森豪威尔也有些犹豫了...... 在兰斯郊外的一个别墅里,艾森豪威尔凝视着一张大比例的作战地图出神。自从诺曼底登陆以来,盟军制定了直捣柏林的作战计划,目前他的部队距离柏林有480公里的路程,并且还要越过雄伟的哈尔茨山脉和波涛滚滚的易北河。然而,此时的前苏联红军在朱可夫的带领下,先头部队已经在离德国总理府仅60公里的奥德河上建立起桥头堡。因此,想抢在前苏联红军的前头进入柏林,恐怕已经没有半点可能。而且,柏林本身目前实际上已经成了一座无足轻重的城市,德国的重兵团都已经转移到了南部,如果把主攻方向仍然指向柏林不仅没有丝毫的意义,而且会使美军部队受牵制而动弹不得,因此,现在有改变原来作战计划的必要了。 艾森豪威尔把参谋长史密斯找来,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给这位得力的助手。史密斯初闻也甚感突然,但仔细想想又认为艾森豪威尔的设想有一定的道理,美军放弃柏林将有利于美军在德国的南部大展宏图。 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便讨论制定了放弃柏林,转而攻击德国南部的计划。史密斯对这样的计划给英国的蒙哥马利带来的误解和怒火已经料到,他对艾森豪威尔说:"我担心英国人会反对这个计划。"艾森豪威尔道:"自诺曼底登陆以来,我一直迁就他们,把英国人放在主攻的位置上,美军长期担任配角,现在应该换换位置了。" 史密斯不无担心地说:"如果蒙哥马利不接受这个计划怎么办?" 艾森豪威尔提高了嗓门道:"别忘了,我是最高统帅。" 史密斯无奈,只好按艾森豪威尔的指示,草拟了给蒙哥马利的电文。艾森豪威尔接过电文审查了一遍后,点头表示同意发出。同时跟史密斯商量,觉得既然前苏联肯定先于美军进入柏林,何不做个顺情人情,主动给前苏联方面发个电报,告诉斯大林,美军主动把柏林让给前苏联。史密斯表示同意,于是又草拟了给斯大林的电报。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见到蒙哥马利发来的电报后,也觉得艾森豪威尔干了一件大蠢事,在战争初期,他也曾像罗斯福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一下子就打垮希特勒,因而,他常常放弃一些政治上的考虑,但是,自从雅尔塔会晤后,他越来越坚信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方面临的问题将是西方世界面临的危险。随着胜利的临近,政治问题也就显现出极大的重要意义。因此,丘吉尔认为柏林不仅不能放弃,而且应该作为英美联军的首要目标。 于是,丘吉尔给艾森豪威尔发去了阐明自己观点的电报,并对艾森豪威尔此时此刻忽视柏林的政治问题表示质疑。他在电文中说:"我不明白不越过易北河有什么好处。如果敌人的抵抗就像现实一样削弱下去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跨过易北河,尽可能地向东挺进?当我们把柏林主动让给南部的俄国人,而俄国人一旦进入柏林的时候,就将产生极其严重的政治后果,因为这一切都将使他们产生‘天下是俄国人打下来的'意识。另外,我并不认为柏林现在已经失去了它的军事意义,更不认为它失去了其政治意义。柏林的陷落将对整个德国的抵抗心理上产生巨大的震动,一旦柏林陷落,大多数的德国人就会自动地放弃抵抗。所以,我更倾向于第二十一集团军向易北河挺进,攻占柏林。这同您准备攻打鲁尔以南的攻势并不矛盾,只是把部队的任务向北移动了一些罢了。这样也可以使英国军队免于陷入意外的狭窄地带......" 不久,丘吉尔收到了艾森豪威尔的回电,他重复了自己对于放弃柏林决定的论据,并说让前苏联人去攻打柏林会减少数万人的伤亡。针对丘吉尔说到的使英国军队陷入狭窄地带的说法,艾森豪威尔给予了回击。他在回电中说:"您推测的‘使英国军队陷入意外的狭窄地带'与我的想法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认为我这两年来所做的工作,应该消除这种想法才对。此外,我也没有觉得我的调动就会损害英国军队的作用和威望......" 丘吉尔不明白,美国人的政治眼光怎么会这么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军事利益,而没有看到将来包括军事利益在内的政治利益。丘吉尔见说服不了艾森豪威尔,就专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然而,美国的态度是不会有什么转变的。无奈之下,丘吉尔为了不破坏兄弟友情,给艾森豪威尔发去了通情达理的友好电报,希望盟国军队能在尽可能靠东的地方与俄国人会师,这样是有着超乎一切的重要性的。 就在艾森豪威尔和丘吉尔相互通过电报说服对方的时候,前苏联统帅斯大林也接到了美国人让其攻打柏林的电报。斯大林只是淡淡地一笑,不动声色地说:"艾森豪威尔的计划似乎不错。" 第二天,斯大林的回电传到了艾森豪威尔的办公桌上:"阁下的使贵军与苏军会师从而把德军一分为二的计划甚好,与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想法完全一致。我完全同意贵军同苏军在埃尔伏特、莱比锡和德雷斯顿会师。苏联最高统帅部认为苏联军队的主攻点也应该在这个方向。柏林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战略的重要性,因此苏联最高统帅部准备派次要的部队攻打柏林......" 至此,前苏联红军独自完成了对纳粹德国首都柏林的攻占,并于1945年5月2日占领了柏林。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看到斯大林给艾森豪威尔的电报后,知道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无法更改,不禁痛心疾首。二战后,德国被分成东西两个国家,一个亲西方,一个亲东方。这与当年这项决定也许有某种关系,至少有某些影响。 后来,人们在评论这个事件的时候总是会觉得,论政治远见,丘吉尔似乎要略胜艾森豪威尔一筹。
麻烦采纳,谢谢!
德国战败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同时柏林因为它的特殊政治因素也被四国分区占领。后来美英法占领区成为西德,苏占区变成东德,但是西柏林虽然在东德 即所谓苏占区,但它仍然是西德,也就是英法美三国占区的一部分。
西柏林属于共产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