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是互文吗?

2024-11-08 00:30:57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互文的定义: 在古代汉语中,上下两句话或者同一句话中前后两个词语,看似各说一件事,实际上是互相呼应、互相解释或者互相补充,这种语法现象叫做互文。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句子的意思是“秦汉时候的明月照在秦汉时候的边关上”,而不可能是“秦时候的明月”照在“汉时候的边关上”,也就是说,“秦”与“汉”互相补充。 2、互文的翻译: 例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释义:堂前屋后都栽植了榆柳桃李等树木。 二、互文的两种形式: 1、句内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前后词语的互文。 例3、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释义: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上船(准备饯别)。 例4、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释义:东西船舱里的人们都悄无声息。 例5、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释义:朦胧的烟雾和水气笼罩着秦淮河及其两岸。 例6、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释义:使幽深的树林和高高的山岭都惊惧战栗。 2、句间互文,即前后句子的互文。 例7、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释义:忠诚贤能的人得不到任用。 例8、歧王宅里寻常见,催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释义:我过去在歧王和催九的府里经常看到李龟年,并且听过他的歌。 例9、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释义:将士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十年后终于回到了故乡。 例10、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释义:木兰跑遍所有的集市,备齐了出征所需的行头。 1、从语句结构上看,互文语句的上下句或者前后词语,各说对象的一部分,它们之间词性相同,结构对应,有时形成对偶(如例9),有时形成排比(如例10),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2、从语义关系上看,处于相应位置的句子或者词语互相呼应,它们可以互相解释,或者互相补充。既避免了词语的单调重复,又丰富了语句要表达的内容。掌握了它,有时还可以从已知的词义来推知另一个未知的词义。如例7“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其中的“以”和“用”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 3、语义上的互补或者互释,是互文的最基本特征,因此要抓住语义去判断,而不能仅仅根据语句形式机械地判断。 例1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有人认为此句是互文,解释说“雄兔与雌兔都有脚扑朔和眼迷离的习性,是难以区分雄雌的,以喻木兰已经女扮男装言谈举止与男子无二。”其实,这是误解。 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在成语“扑朔迷离”条下,引用《木兰辞》最后四句并解释说——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雄兔脚乱动,雌兔眼半闭着,但是跑起来的时候就很难辨别哪是雄的,哪是雌的。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很明显,“扑朔迷离”意思来源于四句整体,而不是只来源于前两句。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古诗荟萃》说—— 扑朔,跳远的样子;迷离,眼神朦胧的样子。雄兔和雌兔外形上虽有区别,但当它们一起奔跑的时候,这种细微的差别是很难看出的。用生动的比喻赞美木兰女扮男装的聪明智慧。 很显然,《古诗荟萃》同样认为“扑朔”仅是雄兔的外形特点,“迷离”仅是雌兔的外形特点,上下句之间不能互训的原因,是它们不构成互文。

网友(2):

是互文。不过意思是“雄兔和雌兔都脚步跳跃,目光迷离”,而不是你说的“雄兔和雌兔被提起来的时候既扑朔又迷离”。正因为这句诗是互文,也就是说兔子从脚步和眼神是分辨不出雌雄的,而要看它们的身子,所以下句说,“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