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五戒、八戒、十戒是什么?

2024年10月30日 01:58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佛教中的八戒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佛教中的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扩展资料:

十戒与五戒、八戒的异同:

1.十戒之前五项戒与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大致相同,而其中不邪淫提升为不淫(没有任何性行为)。

2.十戒与八关斋戒仅差在捉金银戒。是以八关斋戒亦称“近住戒”,为在家人近阿罗汉而住(近清净僧侣而住),戒律上亦近于沙弥、沙弥尼十戒。然而在家人之八关斋戒受持仅一日一夜,隔日清晨戒体即自动舍去;在未舍戒的情形下,十戒为出家僧人尽形寿受持(一生持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戒(佛教戒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戒(佛法)

网友(2):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八戒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即不戴花环,不涂香),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即过午不食)。

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扩展资料

佛教中的戒律有很多种,五戒、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菩萨戒受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但都是以五戒为基础,一切戒必须从五戒筑起,五戒若学不好,一切戒都无能着手,五戒持得清净,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了。

看起来杀、盗、淫、妄、酒的五条戒,是最普通最简单的事,但要仔细研究了五戒的内容之后,便知道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和轻松的事了。如果人人受持五戒,那么人类可以和乐相处,一切众生可解除人为的灾祸了。

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佛弟子们能够如法持戒,如法持戒就能够达到净化社会净化人心的目的。守持五戒,实含有无限悲心,这是推已及人而及于一切众生的同情心,因为不忍自己被人杀害,所以知道他人乃至一切众生,都有不忍自己被杀害之心,故有不杀生戒,所以佛陀制戒,都有一定时节因缘,但它的宗佛不离止恶习,行善的慈心。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五戒

百度百科—八戒

百度百科—十戒

网友(3):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八戒
1、无杀意,慈念众生,不得残害蠕动之类;
2、无贪意,思念布施,却悭贪意;
3、无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
4、无妄语,思念至诚,言不为诈,心口相应;
5、不饮酒,不醉迷,去入逸意;
6、无求安,不著华(花)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
7、无求安,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
8、奉法,时过中不食。
十戒
(1)不缺戒︰谓修行之人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无缺损毁犯,并且常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界。若犯净戒,则如器已缺损,无所堪用。
(2)不破戒︰持十三僧残而无破损,若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为用。
(3)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而无毁,若有毁犯,如器穿漏,不堪受物。
(4)不杂戒︰持定共戒,心住禅定,不杂欲念,不念破戒事。
(5)随道戒︰声闻初果之人随顺四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
(6)无著戒︰二乘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着。
(7)智所赞戒︰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所赞叹。
(8)自在戒︰亦是菩萨化他的大戒,谓菩萨化他妙用于诸世间,而得自在无碍。
(9)随定戒︰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利导众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
(10)具足戒︰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
菩萨奉持三世诸佛的十种净戒︰
  (1)普饶益戒︰或称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
  (2)不受戒︰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等净戒。
  (3)不住戒︰菩萨受持戒时,不求于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受生而住。
  (4)无悔恨戒︰又称安住戒。谓菩萨不作重罪,不行谄诈,不破净行,恒安住净戒,心无悔恨。
  (5)无违诤戒︰或称不诤戒。谓菩萨于心常护持佛所制禁戒,无所违犯,亦不斗诤触恼一切众生,但愿常生欢喜,奉持于戒。
  (6)不恼害戒︰菩萨不学邪幻咒术及造作方药恼害众生,但为救护一切而持戒。
  (7)不杂戒︰又称无杂秽戒。指菩萨不着边见,不持杂戒,但观缘起,专持出离戒。
  (8)不贪求戒︰又称离邪命戒。即菩萨不现异相以彰己有德、起贪求心,但为满足出离生死法而持戒。
  (9)无过失戒︰又称离恶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贡高言持戒,见破戒人亦不轻毁令他愧耻。
  (10)无毁犯戒︰又称清净戒。即菩萨受持净戒,无所毁犯,永断十恶,具足十善。

网友(4):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八戒1、无杀意,慈念众生,不得残害蠕动之类;
2、无贪意,思念布施,却悭贪意;
3、无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
4、无妄语,思念至诚,言不为诈,心口相应;
5、不饮酒,不醉迷,去入逸意;
6、无求安,不著华(花)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
7、无求安,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
8、奉法,时过中不食。 十戒(1)不缺戒︰谓修行之人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无缺损毁犯,并且常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界。若犯净戒,则如器已缺损,无所堪用。
(2)不破戒︰持十三僧残而无破损,若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为用。
(3)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而无毁,若有毁犯,如器穿漏,不堪受物。
(4)不杂戒︰持定共戒,心住禅定,不杂欲念,不念破戒事。
(5)随道戒︰声闻初果之人随顺四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
(6)无著戒︰二乘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着。
(7)智所赞戒︰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所赞叹。
(8)自在戒︰亦是菩萨化他的大戒,谓菩萨化他妙用于诸世间,而得自在无碍。
(9)随定戒︰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利导众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
(10)具足戒︰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

网友(5):

 佛教原来只有不准饮酒、不准杀生的戒律,没有禁止吃肉的戒条,只要不是自己杀生、不叫他人杀生和未亲眼看见杀生的肉都可以吃,即“三净肉”可食。在佛教戒律中,不令有“五戒”、“八戒”、“十戒”、“俱中戒”等差别,而且有小乘戒和大乘戒的差别。“五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们制定的戒条,既可全受,也可只受一两条、三国条。“五戒”是“终身”制。“八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们制定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戒条(加上第九条“斋”,实际为九条)。受此“八戒”者,一秀要住在庙里,暂时过一过出家的僧侣生活,时间短者一昼夜,长者七天、半月。“八戒”是临时性的。“比丘戒”是和尚未们所受的戒条,按照汉地佛教的传统,“比丘戒”共有二百五十条。“经丘尼戒”是尼姑们所受的戒条,按照汉地佛教的传统,共有三百四十八条。一般说来,以上属“小乘戒”。“大乘戒”,按照《梵纲经》的说法,有所谓“十重”、“四十八轻”戒。
  虽然戒律颇为复杂,但因佛教戒律原本只有不准饮酒、不许杀生,没有不许吃肉的规定,所以,现在各国的大多数佛教徒,包括中国的藏、蒙、傣等少数民族的佛教徒在内,仍然是吃肉的。只有中国的汉族佛教徒(包括出家僧尼和在家信徒)是吃素的,而这一习惯的形成,是由于梁武帝的提倡并采取中迫合令的手段,强制佛教徒不许吃荤,一律吃素。从那以后,就形成了中国汉民族佛教徒吃素的习惯和制度。然而,在南朝以后,尽管佛教中素食的戒律已逐步形成,但还是有僧徒不履行这一戒律。唐代们徒不守戒律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至唐朝政府不得不发布诏书以整饬规矩。《全唐文·禁僧道不守戒律诏》卷二十九云:“迩闻道僧,不守戒律,或公讼私竞,或饮酒食肉……宜令州县官,严加捉搦禁止。”《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就是一个饮酒食肉的“花和尚”。
  僧人的饮食方式也是独特的。在佛教徒看来饮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智度论》云:“食为行道,不为益身,”得到饮食即可,不择粗精,但能支济身体,得以修道,便合佛意。至于饮食的来源,在印度主要靠托钵乞讨,所谓“外乞食以养色身”。佛教初入中国也是如此,僧侣主要靠施主供养,傣族地区的小乘佛教徒仍沿此习俗。唐中叶禅宗怀海在洪州百丈山创立禅院,制定《百丈清规》,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此,僧人才有了自食其力的意识。
  关于佛教的食制,《毗罗三昧经》说:“食有四时:旦,天食时;午,法食时;暮,畜生食时;夜,鬼神食时。”即中午是僧侣吃饭之时。这种过午不食的制度,在中国很难实行,特别是对于参加加劳动的僧人。于是又产生了通融之法,正、五、九三个月中自朔至晦持每日过午不食之戒,谓之“三长斋月”。一般情况下,佛寺僧人早餐食粥,时间是晨光初露,以能看见掌中之纹时为准。午餐大多为饭,时间为正午之前。晚餐大多食粥,称“药食”。为何叫“药食”呢?因为按佛教戒律规定,午后不可吃食秀,只有病号可以午后加一餐,称为“药食”。后多数寺庙中开了过午不人良之戒,但名称仍为“药食”。本来,“药食”要取回自己房内吃,但因大家都吃,所以也在斋堂进行。
  佛寺饮食为分食制,吃同样的饭菜,每人一份。只有病呈或特别事条者可以另开小灶。食用前均要按规定念供,以所食供养诸佛菩萨,为施主回报,为众生发愿,然后方可进食。唐人顾少连《少林寺库厨记》对佛寺中们人进食情景作了生动的描绘:
  每至花钟大鸣,旭日三舍,缁徒总集,就食于堂。莫不咏叹表诚,肃客膜拜,先推尊像,次及有情。洎蒲牢之吼余,海潮之音毕,五盐七菜,重秬香秔,来自中厨,列于广榭,咸造物艺。
  佛教讲究“食时五观”,僧人食前要作“五观想念之”,《行事钞》中讲:
  今故约食时立观以开心道,略作五门,明了论如此分之。初,计功多少,量他来处;二,自忖已身德行;三,防心离过;四,正事良药;五,为成业道。 其主要精神是进食时要思考饮食的目的,使之为进德修业服务。《优婆塞戒经》云:吃饭时“复须作念,初下一匙饭时,愿断一切恶尽;下第二匙时,愿修一切善满;下第三题时,愿所修善根,回施众生,判断共成佛”。唐中叶以后,禅法要解宗对僧侣进食又作了许多具体规定,寺庙中设有专供僧人吃饭的斋堂,吃饭时以击磬或击钟来召集僧徒。钟声呐后,从方丈到小沙弥,齐集斋堂用膳。《百丈清规·日用轨范》中廛:
  吃食之法,不得将口就食,不得将食就口。取钵放钵,并匙箸不得有声。不得咳喇,不得搐鼻喷嚏;若自喷嚏,当以衣袖掩鼻。不得抓头,恐风屑落邻单钵中。不得以手挑牙,不得嚼饭啜羹作声,不得钵中央挑饭,不得大搏食,不得张口待食,不得遗落饮食,不得手把散饭,食如菜滓,安钵后屏处。……不得将头钵盛湿食,不得将羹汗放头钵内淘饭吃,不得挑菜头钵内和饭吃。食时须看上下肓,不得太缓。
  这些规定或为进食清洁,或为食相雅观,或为考虑他人的关系,总的说来在于保持进食时的肃穆气氛,并在这种气氛中加深宗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