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百家姓没有姓夷的呢?

为什么百家姓没有姓夷的,而我却姓夷呢?
2024年12月05日 07:01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夷氏  屏山县的夷氏家族,世居现今的古镇中都河谷。
  屏山古代的夷、悦、夏三姓的历史,与鱼凫王关系非浅。据明正德年间曾在夷氏头号人物家中做西席的富顺文人何钟写的《夷氏家祠记略》说,夷氏先祖为蜀王鱼凫支子,因为鱼凫王遇害而避居夷都河谷,隐姓埋名到北宋时期,才敢出头。经过几十代人苦心经营,又恢复老祖宗鱼凫王的几分王者之风,居住在的城廓被称为“夷都”,门前的河沟也叫了“夷都河”这么个名字。这个“都”字,都当都城讲的。
  到了北宋年间,这鱼凫支子的后人终于不想再默默无闻了。便用许许多多边鄙之民用了成千上万回的老办法,写了贡表,带了贡品,跑到大宋京城去纳贡称臣,以期得到中央政府的承认,能名正言顺地称王一方。
  大宋政府授夷氏一个官儿:“进义校尉马湖夷都七村都大使。”这里“都”字,当最大、总的讲,看他管的范围只有“夷都七村”——夷都河谷的七个村庄,大概当得到如今的乡、镇长。那进义校尉为武职,就比个乡、镇要高出不少,大概是个县团级。大宋政府还授予夷氏子孙一个叫“悰”的为“昭信校尉”,一个叫“悦”的为“忠翊校尉”。之后,夷氏家族就与大宋政府的关系密切起来了。鱼凫王的这一支后人,在这时还没有固定的姓氏,在地方史志中,这一支的人,都只有名,而没有姓,比如,叫“腊曲”,叫“悦”……直到明代洪武年间仍有叫“德珉”的,德珉之后,才有了正式的姓:夷。这是因为他们不是中原的华夏民族,而是边地“夷”民,官方在他们名字前面加上个夷字,把他们和汉人区别开来,久而久之,这夷字就变成了他们的姓氏。这便是屏山“夷”姓的来历。
  屏山的夷姓人中,宋明两代都出过有名的人物。这首屈一指的,便是“腊曲”。这腊曲为宋时人,大约生活在宋徽宗年间。据《屏山县志》记载和民间传说,腊曲自小就表现得非同小可,文治武功,没一样不精通,时时处处都展示着他具有领导才干,使得远近的人都倚仗他。那时,北宋政权摇摇欲坠,四面八方都人心惶惶,真是天下大乱,有不规矩的人便想趁火打劫,乱中取利,相中了夷都河谷这富庶的地方,带起人马来占领,腊曲带领乡团,经几番血战,把来犯者打跑了,保护了一方平安。最后,腊曲还为保卫家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们对腊曲感恩戴德,写联名信给大宋朝廷,要给他建立纪念堂——祠。宋徽宗格外加恩,不但同意了立祠祭祀腊曲,还封腊曲为黑龙土主(或黑龙土祖)。黑龙土主祠,即现在中都镇上的“大王庙”。
  元至元二十二年分马湖路总管府地盘,设置的六个长官司中,夷都和沐川两个长官都是腊曲的后人掌管的,其中,沐川长官司长官姓悦,是宋代那个叫“悦”的人的后代。这沐川长官司的长官,便以他的祖宗的名字为姓——悦姓便是这么来的。
  悦姓承职郎这以后便没多少事可述了。
  夷姓一支在以后的历史上,和朝廷的关系显然比悦氏密切得多,朝廷对他也更为关注。
  明永乐年间,修紫禁城,其中一根大梁就出在马湖府夷都河边上的高现山。高现山现在称为神木山,其位置正在夷都镇东一里多,恰是夷氏住宅的背后坡上,这根大梁,从发现、申报到砍伐、运输,没一样离得了夷姓承务郎。腊曲之后,鱼凫王这一支后人中有名人物都出在夷氏一支中。
  夷太平,在沐川长官司承务郎职位上的时间是弘治九年至正德十二年,前后共计二十二年。据《屏山县志》记载,他为豪爽,不拘小节,但却有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正德年间,大明政府曾特简征召,叫他带兵为朝廷效力。
  夷靖,夷太平的儿子。这个人,比他父亲更敢做敢为,他承袭世职之后,首先将自家住宅大大地翻新——几乎重造。翻新扩建的夷氏住宅,也就是衙门。民间传说它正门额挂的匾上写的是“忠孝王府”,《屏山县续志》上称它为“皇城”,这皇城坐东向西,南北宽约二百米,东西长约七百米,可以想见其规模实在不少。可惜咸丰二年中都河发水,河改道,一下子把皇城冲掉十分之九,仅剩后花园的一部份。
  夷靖又出钱在夷都河谷修庙宇。据民间传说有四十八座之多,据中都老人们掰着指头算,却有六十多座。你想,那时的夷都镇,人口绝没有今天中都镇的人口多,规模也不见得就有今天大,却有四五十座画栋雕梁、飞檐翘角、流光溢彩的庙宇,晨钟暮鼓伴着和尚尼姑的吟唱,清磬香烟绕着道士道姑的颂赞,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呀!这就难怪至到今天中都人说起昔日的辉煌,还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骄傲了。
  与夷靖同时的,还有他的两个弟弟,一个中过文举,一个传说中过武举。夷靖的所有事业,都有这两个弟弟的一份力量在里头。
  万历十六年,那年所谓的夷氏三雄(马湖)造大明政府的反,三雄曾派说客到夷都来,说得夷氏有点心动了,于是,夷氏私下加紧操练队伍,打造兵器,待时而动。谁知说得闹热的夷氏三雄,搞的是个短命场合,头年秋天起义,第二年春天就被剿灭了。
  大明政府不但不治夷氏的罪,还做出对夷氏恩赏有加的姿态来——将夷都河改名为“中都河”,将夷都镇改名为“中都镇”,并赐夷氏中掌权的嫡系姓“夏”,那意思是说我朱家没把你们当外人,看做是华夏中的一家,你千万别生外心。其余的夷姓居民当然还是姓夷,不准姓夏。
  自此以后,沐川长官司副长官以夏为姓,和以悦为姓的正长官共同掌握着如今沐川、中都那一大片地方的统治权,至到清雍正年后才先后退出历史舞台。

网友(2):

你想百家姓了嘛,只有百家之姓,中国又岂止哦,不单单是姓夷而且有别的很多也有可能是百姓出现之时并没有这个姓,因为姓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赐姓有转换的。少数民族的可能也有,汉化后的改变总之是很正常的事情

网友(3):

姓夷的人比较少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至少有4000个,倘若算上古代应该有上万吧,这总不能都写上吧

网友(4):

很正常,百家姓没有收集全中国的姓氏

网友(5):

因为祖宗得罪了人,隐姓埋名改了姓夷,我也是姓夷